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7-07-13舒永兰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6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习作小学生

舒永兰

小学语文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其中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环节。多年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研实践,谈几点看法,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语言

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如果平时不注意积累优美的词句,就会造成词汇量少、语言贫乏、文思枯竭,等到写作时感觉无话可说,不知道该说什么,表达显得苍白无力。因此,需要平时勤于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语言的储备量,丰富自己的语言,做到胸有成竹,到写作时总会有滔滔不绝的话语。要积累写作素材,就要多观察,多思考,多体验,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出来。要通过各种途径,养成收集优美句子的良好习惯,并加以背诵,为写作打下铺垫,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遇到相同类型的作文,只要将这素材稍加改动,也就不至于无话可說了。要引导学生平时多注意观察,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观察美好世界中五彩缤纷的景物,发表自己的感想,开启自己的思维。通过日积月累,写作时也就不怕没有素材,而且,也逐渐能养成从众多素材中挑选颇具价值的题材来写的能力了。要有计划地开展读书交流会、习作竞赛、成语接龙、猜谜语等有趣有益的活动,由此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和积累语言的积极性,并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运用的印象。只有经过长期慢慢的积累和内化,这样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就会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孩子们在写作时就会有词可用、有话可说了,从而学生的语言储备量也将大大提升。到写作时,总觉得有写不完的东西。

二、培养写作兴趣,激发表达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最直接因素。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能使孩子们学习起来乐而忘倦,欣而忘食。作文是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作业,必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要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首要条件。要经常设计一些别开生面的活动和游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如出《老师,我想对你说》、《二十年后的我》、《我的理想》等作文题目,让学生先在班上口头说,畅所欲言,口无遮拦,学生的感觉不是为了完成一篇作文而写作文,而是在和老师说知心话。当学生不知该如何下手时,要精选范文引路,比如教材中一些好的篇目,交给习作方法。每次下笔之前,注意选择一些充满富有特色并符合教学要求的习作,力求激发学生的悟性,从中得到启发,逐步培养写作兴趣。

三、学会观察生活,提高表达能力

让学生写好作文,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然而,由于小学生受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观察不细致,认识不深刻,写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因此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去认识事物、积累经验,通过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平时要多下功夫,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提高其洞察能力。要教给学生仔细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人物的衣着、神情以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等方面的特点进行细致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善于思考,勤于积累,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及时记录下来,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而且也提高了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倾听自然界鸟语虫鸣,欣赏乡村的田园风光等。又如开展表演、歌唱、音乐、绘画、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经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长此以往,表达能力逐渐得到提高。

四、强化阅读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前提,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实践证明,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要强化课外读物的收集能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如读一些成语故事、儿歌、童话、寓言等,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做好笔记,摘抄好词佳句,并且熟读成诵,定期对他们教学检查。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逐步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由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善始善终,才能有所收获。

五、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创新精神

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小学生思维,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探索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为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或结合课文及生活实例,让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联想思考。这样长期注重思维训练,学生认识水平明显提高,并学会运用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外向思维等多种方法作文,写出的作文就会别出心裁、意想不到、耳目一新,不会千篇一律了。要利用各种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作文教学应当把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并渗透到活动中去,如欣赏音乐作文,利用学生在音乐课中学到的节奏、旋律等知识,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体味乐曲的情感和意境,产生共鸣,再进行形象思维,在头脑中构建创造出符合本曲主题的连续画面,最后引导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六、养成日记习惯,强化写作训练

坚持写日记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习惯,是有效提高习作水平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写日记,可以记录自己成长的喜怒哀乐,积累习作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丰富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开始指导学生写日记的时候,帮助他们养成坚持的习惯,每天按时检查批阅,多采用鼓励性的话语,提高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或者说所感受到的人、事、物、景、理等,只要是自己觉得有必要诉诸笔端就可以把它记下来。因为要记,学生必须对每日所见所闻,“知之尽量详,识之尽量真,思之尽量明。”天天动笔就会开阔学生的思路,积累大量词汇和语言素材,作文时选择使用,“活期储蓄”,随用随取,“存”、“取”两便。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写作水平便会得到提高。

总之,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其培养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小学生写的兴趣,如何教给学生创作文章的方法,如何寻找写作的素材和写作灵感等等。教师应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探索视角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多样化,应重视作文过程的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便能逐渐提高读写效率,不断夯实写作基础,逐步形成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习作小学生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