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有效语文课堂

2017-07-13沈梅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6期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

沈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浩浩荡荡开展,新旧教育理念激烈地冲突着,教育界专家和第一线教师在曲曲折折中总结不少有效课堂的教学经验。但难免也会在人云亦云中,把握不好平衡点,走入“失度”课堂的误区。如何在课堂中建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如何合理运用教育工具达到有效教学效果?围绕这三个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思考中避免教学误区,打造现代教育有效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失度”;有效

一、中国自古崇尚儒家中庸之道。为人处事不偏不倚,但论现实又有多少人能掌握好这把标尺,“失度”现象普遍存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十年。课程改革在目标、内容、结构、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冲击传统课程理念,树立起新的教育精神,呈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局面。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走进改革潮流,不断学习,不断地摸索,将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论付诸实践。他们取得的丰硕成果却也是喜中渗忧。忧的是一些教育者养成教学惰性,没有抓住教学本质内涵,偏于形式化。呈现了“失度”课堂的现象。

二、教学本质上说是师生关系构造的制度。而新型的师生在双方教育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都具有完整的个性。谁也不控制谁,不是强行把自己意愿强加给对方,而是建立平等、自由、宽容、鼓励合作的关系。课堂上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现在很多老师开始重新为自己树立角色意识,但也有不少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案例。记得一次去听一位年轻女教师的语文课,上课前表情严肃,冷言呵斥学生,让学生一一坐好。铃声一响,笑容满面,言语温柔。变脸之快,让人惊叹。试想平时,又呈现怎样面目。一节课下来,教师的“亲切”,让学生回馈的是胆战心惊,课堂氛围压抑得很。

如果说这位老师假平等,那还有老师过度平等了。课堂上学生在他眼中都是天才了,不吝惜夸赞语言。大面积夸赞学生,不停地对学生说“你真聪明”;“哇,你读得比老师还好”;“老师太欣赏你了,我都不会啊”。教育家窦桂梅也反省在课堂上将外貌和学生回答问题联系起来,出现了言过其实评价语。不少老师学生回答错了,也不忍心打击。在课堂上很少给予促进孩子课堂发展的建议。孩子都飘在天上,以后怎么经得起摔呢?又怎么脚踏实地呢?

我认为每位老师都应该明确师生角色意识。以转换角色,假如我是学生的心态,理解尊重学生,以我是老师,我能帮住学生什么的心态,促进发展他们。从自己思想上觉悟,从平日与学生相处的言行中,真正的爱着他们。课堂上你的一颦一笑,你的一言一语,不会让人有虚情假意的作秀感觉,而似如沐春风,又似无声细雨。有效课堂需要构建这样的师生关系。

三、“失度”课堂不仅体现了教师错误定位师生关系,还表现在中国教师对课堂这两个字的误解。德国博士说过:“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能考的,老师是最能讲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能考的。”中國教育弊病中,课堂只属于教师,学生的表现在考试卷中。教师们拼命地灌输知识,而不着力思考如何激发学生课堂的表现欲。可曾知课堂不是一个时空的概念,而是师生表演的舞台,表演既有技术含量也有有艺术感。我听过不少老师的公开课,课堂上老师都没有教学兴趣和热情,教态平淡如水,课堂氛围凝滞呆板。试问老师没有教的热情,学生哪有学的热情?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欲。为什么学习英语愿意去学疯狂英语?我想更吸引人眼球的是,它突破了中国课堂规规矩矩的含蓄场面,而是极大刺激学生,让他们热血澎湃,疯狂起来,学好了英语,也练出了大胆子。

我们也常会看到这样的课堂,教师自己进行激情表演,却无法感染学生,无法与学生对接,引不起学生共鸣。我自己刚任教时缺乏教学经验,忽视教学方法,没有联系学生切身体会,急切传达感情,情绪激昂,却得不到学生热切回应。似乎舞台只是我的舞台了。特级教师王绪信提到“如果能激情满怀地投入到教学和研究之中,时时想着法子改进教学,不走重复路,多多思考尝试,人生必然发现非常的风景。”现今我在教学中钻研教材,找准方法,让自己的激情,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还记得南京一小学副校长上每次上作文课,都花样百出,一次还穿起厨师服,煎牛排给学生吃,学生快乐地把这一过程生动描述出来,伴随音乐写出佳作。如果课堂上师生共同快乐地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受快乐,那才是充满活力的有效课堂。

四、新课程改革,提倡现代教学技术应用。认为多媒体课件运用会促成有效课堂。不可否认课件优点很多,精美课件能带来视觉享受,导入情绪,拓展想象。但一些老师滥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不在只是师生教学辅导手段,反而成了师生沟通的桥梁。对话交流变成了视觉,教师离不开电脑桌前的三尺讲台,而不能走进学生。不仅拉远了与学生的距离,教师也忽视了文本。我听了很多语文课的感受,普遍看到教师都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文本,并用多媒体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以为这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殊不知这种教学是把自己的意思和理解硬塞到到学生的思维当中。众所周知,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让多媒体课件解构了文本的模糊性与想象空间,那语文还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呢?我们必须意识到多媒体课件不是万能的,要清醒认识到它自身的局限性。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语文的美不是美在课件,而是美在文本。有效的语文课堂是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文本中的语文味。

怎样远离“失度”课堂?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众多教育者积极投入课改浪潮中,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屈原说的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为有效课堂奋然前行吧!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刘玉.让课堂如此美丽[J].语文世界,2010(5).7

[2]王绪信,陈维贤.本色的语文教育行者[J].语文世界,2010(4).7

猜你喜欢

新课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嘻游课堂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