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党校实施“名师工程”的对策建议

2017-07-13吕周林

资治文摘 2016年10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

吕周林

【摘要】党校教师不同于中小学教师,甚至不同于大学教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分析了党校教师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八项对策。

【关键词】党校教师;名师工程;对策建议

2015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党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实施党校系统“名师工程”,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知名教师,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一批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在学科领域有影响的知名专家。”要实施党校系统“名师工程”,必须了解党校教师自身的特殊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问题

1身份特殊。党校既是机关也是学校,但不同于一般的机关和一般的学校。它既是党委的工作部门,也是培养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学校。因此,党校教师不同于中小学教师,甚至不同于大学教师。其身份又主要分为参公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两类。各自的薪酬激励机制也有显著的差别。管理有难度。

2工作实践经验少。很多教师从高校一毕业就到了党校,从大学校门走到党校校门。既不存在基层教学岗位的历练,也没有行政管理的实践经验。部分教师毕业于非师范专业,对于教育教学没有经过系统科学的研究,对教法知识一知半解,较少从教师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缺乏上课的基本功。多数教师拘囿于党校范围内,缺少到行政管理與行政执法部门锻炼的机会,因此,也就是缺乏操作知识。

3潜心治学的人少。受到市场经济巨大利益的诱惑,部分教师急功近利,身兼第二职业,身在曹营心在汉,忙于赚钱创收,疏于严谨治学。部分教师成天想着怎样通过投机钻营走上仕途,捞取一官半职离开党校。

4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既呆板单一,枯燥乏味,又不能与时俱进,常讲常新。不仅缺乏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跟不上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脱离时代。讲课容易“空对空”、“人云亦云”等,使学员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

二、对策建议

一是成长有“帮带”。建立新老教师结对帮带制度,开展教师结对帮带活动。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优秀导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给予具体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的敬业精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导师应全面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指导拟定学习计划,精心审阅指导教案,深入青年教师的课堂听课并给出指导意见,指导青年教师撰写学术论文、咨政报告等。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活动。导师能率先垂范,树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言行;青年教师能虚心学习,主动求教。共筑师生传帮带平台。

二是根基能“夯实”。规范制定备课和听课检查制度和教法知识考试制度。定期对教师的备课本、听课本进行严格检查,按照相关等次评定等级。对获得优秀等次的予以通报表彰,没有达到规定等次的教师进行诫勉谈话,扣除基本工作量。对教师开展教法基本知识闭卷考试,根据考试成绩评奖,给予一定政策激励。从抓最基本的备课、听课和教法做起,以此不断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将教师培养模式科学化、系统化,为教师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专题有“试讲”。严格把控主体班新专题“入口关”,针对主体班授课新专题,制定相关制度,规定任何教师授新专题都必须提前申报。成立专业评审组,坚持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新专题授课内容实行百分制评分,划定合格分数线;由评审组按照评分标准严格评分,现场公布评分结果。凡达到合格分数线者,由学校安排到具体的主体班次授课。

四是专题有“磨课”。由教法专业点评人对授课人开展全面的教法点评、教法剖析、教法视导。重点从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时间是否恰当、教学重难点是否突出、课堂结构是否严谨、知识传授是否准确、语言表述是否流畅、教学方法是否多样、是否有知识小结与作业布置(思辩设问)、教仪教态是否自然得体、课件语言是否富创意且简炼等10个方面剖析,着力突出课堂教学基本功的视导。之后由执教者剖析教法得失,重塑课堂教法。以此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提高授课能力,少走弯路,多出精品。调动了青年教师“从教、重教”积极性。

五是成长有“阶梯”。按照教师成长规律,为青年教师搭建“三级阶梯成长课”成长阶梯。“三级阶梯课”以“合格课”、“良好课”和“优质课”三个等级为基础台阶,每个阶梯课又有ABC三个标准。要求青年教师均需由“合格课”向“良好课”、“优质课”逐级申报考核,每学期申报一次,三年一个周期,所有人员必须达到优质课的要求。对获得“优质课”的教师,优先安排外出培训、进修学习,对未获得“合格课”的教师,进行诫勉谈话直至调整教师岗位。

六是名师有“示范”。定期开展名师示范课与教法反思活动。执教者由富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担当,开展30分钟授课。教师授课结束后进行分组评价、异构教法,提出小组异构教法思路。再由每组推荐一人代表小组作五分钟内交流发言,触碰智慧。最后由执教者介绍授课构思,剖析授课得失,重构授课教法。

七是师资有“交流”。积极推动校际优秀师资互派授课,并组织教师跟班听课学习并撰写听课体会。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共享,交流提高。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
县级电力财务稽核管理研究
关于师范类高校植物景观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
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文献综述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