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白杜甫诗歌的比较教学

2017-07-13张良惠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6期
关键词:风格比较语言

张良惠

【摘 要】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进行了比较教学,一是李白乐府诗与杜甫格律诗的比较;二是李白豪放与杜甫沉郁风格的比较;三是李白清新与杜甫深沉语言的比较;四是李白杜甫艺术成就的学习掌握。

【关键词】比较;风格;语言

职业中学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古代诗词欣赏第13课安排了《李白诗二首》,第14课安排了《杜甫诗二首》,通过这两课的学习,目的是了解李白的诗歌特点。把李白杜甫放在一起比较教学,我的老师没做过,教材没有安排,我在教学李白和杜甫诗后专门进行比较是认为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了解李白杜甫的特点,掌握他们的特點,提高同学们文学鉴赏能力。

《李白诗二首》选的是《将进酒》,(752年),《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是宴饮游乐,一是饯别抒怀,表现了李白豪放性格,语言清新自然,极尽夸张之词,写出了他与众不同之处;《杜甫诗二首》选的是《登高》(767年)和《客至》(761年),一是感受年老失意,一是宴请朋友,一悲一喜,反映了作者两种环境下的不同感受,下面是我给学生的一个李白杜甫对照表:

根据这个表,我进行了比较教学,让同学们从诗的形式,诗的语言,诗的风格这些方面,掌握李白和杜甫的特点,从而学习他们的人格,学习他们的思考。

一、李白乐府诗和杜甫格律诗的比较

李白很重视向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学习,《将进酒》就是最好的证明,这首诗的“句子长短参差”,有十字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有七字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有三字的“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出现了四字句“弃我去者”,“乱我心者”,纵观李白的诗,他把乐府旧题所有的都写了一遍,足见他对乐府诗体的喜爱或研究的深度,我认为李白之所以喜欢乐府诗的原因是为了更好的抒情;杜甫诗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为主,他的诗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是唐朝律诗的标志,从《客至》和《登高》来看,句子整齐,对仗工整,平仄严谨,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叙事,非常清晰。从抒情看,乐府诗为李白提供好了很好的方式,他的“悲”用“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他的“愁”用“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他的“忧”用“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杜甫的诗在于生活写实,他也有“愁”“万里悲秋常作客”,他的“贫穷”,“潦倒新停浊酒杯”,“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李白杜甫选择不同的诗歌形式与他们的心境与处境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他们的诗成功之处。在文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的原因。

二、李白的豪放风格与杜甫沉郁风格的比较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杜甫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杜甫“没饭不忘君”,艺术风格沉郁顿挫。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

李白被称为“诗仙”,就表现了他的风格,他的诗“洋溢者豪情逸兴,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飞扬”,“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起伏张落,韵味深长”(摘自课文导读),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既有重阳登高孑然一身的孤寂之悲,又有哀颓失意、愁苦潦倒的不幸之叹,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流露出一种闲适恬淡的情怀”(摘自课文导读),对李白诗我要同学们抄录“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复还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对杜甫的诗我要同学们抄录“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李白的直抒胸臆与杜甫的借景抒情很好的表现了他们豪放与沉郁的风格,这要反复诵读加以体会才行。

三、李白清新的语言与杜甫深沉语言的比较

李白的诗我们读后感到色彩明快,语言清新,感情抒发一泄到底,杜甫的诗我读后心情沉重,如亲临其境,语意未竟。写“吃”,李白是“烹羊宰牛且为乐”,“钟鼓馔玉不足贵”,杜甫是“潦倒新停浊酒杯”,“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写“悲”,李白是“悲白发”,杜甫是“悲秋”;写“愁”,李白是“与尔同销万古愁”,“举杯消愁愁更愁”,杜甫是“艰难苦恨繁霜鬓”,“花径不曾缘客扫”。从语气上看,李白慷慨激扬“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杜甫是沉重忧伤,“百年多病独登台”“潦倒新停浊酒杯”“樽酒家贫只旧醅”,通过这些比较,让学生体会李白杜甫的语言特色和他们的内外有别的表现。

四、李白杜甫的艺术成就的学习掌握

李白杜甫是唐朝最伟大的两个作家,他们的艺术成就已被历史所公认,我们职业中学选了他俩的诗,主要是从古代诗词欣赏这个角度进行的,如果就以《李白诗二首》和《杜甫诗二首》来评他们的艺术成就有以点带面之嫌,因而我们在进行他们的比较教学时既要让同学们了解他们的特点,又要在比较中认识他们的不同之处,李白诗能让人联想让人振奋,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朝如青丝暮成雪”,如“会须一饮三百杯”,如“天生我材必有用”,“举杯消愁愁更愁”等。杜甫的诗让人沉思,让人伤感,如“无边落木萧萧下”,如“万里悲秋常作客”,如“樽酒家贫只旧醅”等。他们把所见写得如此生动,把所感写得如此深刻,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典范,提供了学习的样式,什么是艺术,让人过目不忘,让人心中有感,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比较李白杜甫的诗,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启迪心灵,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诗性智慧”(单元提示)。比较李白杜甫的诗,不是要争一争李白杜甫的优劣,没有作者只有优点没有不足,但要防止出现以评作者不足来否定作者现象(如李白消极思想,杜甫过分的家贫真不真实等),我们要有一个共同点:李白杜甫是伟大的,李白杜甫的作品是中国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职业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M].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6)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职业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M].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6)

猜你喜欢

风格比较语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同曲异调共流芳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