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人版阿拉丁愁坏迪士尼

2017-07-13董铭张雪

环球时报 2017-07-13
关键词:真人版阿拉丁异域

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董铭 本报记者 张雪婷

迪士尼公司近些年似乎在“动画真人化”这条路上越走越疯狂。据美国媒体《好莱坞报道者》11日报道,目前迪士尼正为真人版《阿拉丁》电影的选角大费周章。根据公司的公开招募海报显示,海选的条件相当苛刻:演员需是20岁左右的中东裔或印度裔,还需要又会唱歌跳舞又会演戏,目前2000多名候选人无人胜选,导致新片的拍摄进度很可能延期。从《灰姑娘》《美女与野兽》《奇幻森林》到未来计划中的《阿拉丁》《花木兰》《小美人鱼》甚至没有“人”出演的《狮子王》,以迪士尼为代表的好莱坞工作室对经典动画翻拍成真人电影已经“走火入魔”,哪怕被批评黔驴技穷还是叫座不叫好,商业利益仍驱动着“真人化”层出不穷。

异域风情下的好莱坞故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为迎合更广泛的全球市场,迪士尼开始开拓传统“金发碧眼公主”以外的民族故事,《阿拉丁》《花木兰》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1992年的动画版《阿拉丁》获得巨大的成功,全球5亿美元的票房和奥斯卡奖项,让迪士尼公司信心倍增,在创作和选题上更加注重特效技术和异域情调。

为了吸引观众,阿拉丁的卡通形象在设计时参考了好莱坞明星汤姆·克鲁斯,茉莉公主则是以珍妮弗·康纳利为原型,为精灵配音的是老牌笑星罗宾·威廉姆斯,他在片中模仿了包括施瓦辛格、罗伯特·德尼罗等名人。由此可见,虽然《阿拉丁》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古代中东,内核却依然是好莱坞的套路。同样,《花木兰》也带有“老外看中国”的气息,富有美式幽默的“叛逆少女”和黑人喜剧演员艾迪·墨菲配音的“木须龙”,将这则中国传统故事改成美国大片一样的设定。

追求“本土化”选角

然而在重启这些异域题材的真人版电影时,迪士尼面临更多动画片时代没有的考验:由谁来饰演这些异域形象?《灰姑娘》和《美女与野兽》这种本就发生在西方的童话无需担心肤色问题,但《阿拉丁》《花木兰》就不得不面对外界对好莱坞“洗白”的质疑。

纵观近些年来好莱坞的多民族题材电影,“洗白”问题频频发生。《长城》因选用马特·达蒙等白人演员来拯救中国,曾引发华裔电影人的抵制。再早些的《波斯王子:时间之刃》里,杰克·吉伦哈尔也被批评“完全不像波斯人”。《美女与野兽》真人版里多了不少黑人角色,《星球大战:侠盗一号》里亚裔、阿裔演员统统有份。

目前,《阿拉丁》真人电影里的精灵已决定由非裔巨星威尔·史密斯配音,正在筹拍的《花木兰》更是大张旗鼓地选拔中国演员来主演,同时原动画中木兰的配音演员、出身澳门的华裔女星温明娜也可能有角色担当。这些努力,都是好莱坞谋求更大海外市场,平衡舆论导向之举。

只会“复制”的真人版

《美女与野兽》真人电影全球票房12.6亿美元,《奇幻森林》也有近10亿收入,如此卖座的前景,推动迪士尼把宝库里的动画片都拿出来改头换面。连没有人类出演的经典巨作《狮子王》也将经历一拨翻新,电影中的动物角色将使用类似《奇幻森林》的电脑特效技术制作。

长久以来,迪士尼在原创动画电影方面一直是业界楷模,无论是高端精细的视觉效果、过目不忘的角色设定,还是引人入胜的故事内容。然而在“真人化”方面,虽然电影凭借公司的名望十分叫座,但很少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惊喜感。对于评论界的苛刻,迪士尼这种好莱坞老手却并不介意。凭借顶尖的技术团队,这些真人电影都能保证基本水准,甚至能在奥斯卡拿到最佳音乐(歌曲)、特效、服装、美工等技术奖项提名。因此像《美女与野兽》这样基本照着动画版场景“复制”一遍,照样能赚得盆满钵满。

近20年来,好莱坞对于经典翻拍的制作愈加保守。因投资巨大不容闪失,颠覆性的新意通常留给独立电影和新锐导演。像2015年的《麦克白》、2011年的《呼啸山庄》一样颠覆经典的文艺片,就很难再兼顾票房了。▲

猜你喜欢

真人版阿拉丁异域
第二章 不知走向何处
第一章 一个富人的帮助
游戏《最终幻想》 将拍真人版剧集
阿拉丁
幸福
异域寻踪
异域寻踪⑦
异域寻踪⑧
真人版《花木兰》敲定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