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公共音乐教学形式与课程设置的构想

2017-07-13曾维菁重庆科技学院400050

大众文艺 2017年14期
关键词:艺术团形式大学

曾维菁 (重庆科技学院 400050)

大学公共音乐教学形式与课程设置的构想

曾维菁 (重庆科技学院 400050)

大学音乐课程一直是在大学学习阶段担任美育教育的重要学科。学生从高中阶段进入大学阶段。大学生在面对知识,能力,思想更趋于成熟,对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选择知识的能力增强的大学生而言,多样性的艺术教育操作形式无疑对他们有更大的吸引力更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完善的课程设置及评价体系的构建,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

公共音乐课程;课程设置;评价体系;大学生心理

一、大学公共音乐课的普遍现状

在国内的一般高校中普遍采取的是公共选修的形式,公共选修课的概念就是针对全校学生的公选课,目的是选择性的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而在一些办学条件较好,又比较重视艺术课程的学校,会采用限定性选修课的形式。所谓限定性选修课,就是在大学四年中,要求学生必须修满几个要求的艺术课程学分,其中可以选择音乐、美术或者舞蹈等艺术课程,最终的目的是要求所有学生必须选择艺术类课程以达到艺术审美修养的提升。美国高校对于艺术课程是十分重视的,在优秀的高校中将艺术课程作为基础核心类课程编入教学计划。所谓基础核心类课程,就要求艺术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在学校开展。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美术,文学,舞蹈,音乐等类别的人文艺术类课程。那么能够得到艺术教育熏陶的学生的面积自然增加。

二、教学形式的延展

(一)笔者设想,公共音乐教育可以一定程度上的走出教室离开板凳。比如艺术团的形式,大部分高校的艺术团是校级的形式,部分学校参加艺术团是有学分的,一般是2个学分。据笔者了解,艺术团形式参与艺术教学效果比教室的选修课更好,因此,如果能落实艺术团的归属于上教务网的课程,并确认好学分的落实,那么为公共音乐课程开辟了一个效果更好的领域。

(二)校园艺术周的形式,展开的频率肯定是以每周的形式展开的,这不仅需要音乐学科的配合还有其他各种姊妹艺术的参与,在每一周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艺术活动展示艺术之美。参与此活动的可以是艺术团或者是选择音乐课程的学生以班级形式进行表演。增加了参与学生的面,并且可以达到激起身边未参与同学的兴趣,总之这样的形式就成为了一个良性循环。

(三)艺术讲座的形式,由教师或外聘不定期的向学生传授与音乐艺术相关的知识或者新鲜的见闻,提供宝贵的影音材料供大家观看,讨论。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的一种教学形式,形式相对自由随意容纳的人数比较多,并且透过这样的平台可以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知识。

(四)音乐竞赛形式,主要表现为学校里举办的歌手比赛等形式,可以举办以公共音乐课为单位的合唱比赛、独唱比赛,由学生自己组织编排,请教师指导或者协助。这样的比赛不仅增加了班级的集体主义精神,锻炼学生主动探究美的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也为学校创造了更多的艺术氛围。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大学是由青少年向成年人过度的关键时期,从心理发展上来看,是走向成熟而又并没完全成熟的时期,认知水平发展很快,思维也从过去的经验型转向理论型,情感从过去的激情体验过度到充满热情,行为上从冲动型发展到有一定自动能力等。所以在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上,不能继续沿用中学的模式,我们需要针对学生的学情,调整采用更好的教学方式及手段参与教学。

(一)大学生已经是一个半成熟的成年人,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都早已被抛弃。在音乐教学中早已经将学生的主动性作为学习的根本动力,在大学这样的课堂更是如此。教师的语言要尽量的减少,多把话语权交到学生的手上去,在创设教学问题的时候应该尽量提出一些能诱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去探索。无形之中就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使其渐渐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在教学环境创设的时候,一定要把整个课堂营造成为平等交流的平台。从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创设出平等的平台,放松学生顽固的教师与学生有距离的心理想法。还可以在课程中期,把课堂教给学生。分成小组,给出问题的关键,由学生自己去分配去查找相关资料,整合资料,最后拿出来与其他组的同学交流。最后将整个班负责的每个部分串联,成为一堂课。这样的过程,锻炼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筛选知识的能力,形成一个良好的追求知识真理的习惯。

四、评价体系

首先按照基础教育对评价体系的构建,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第二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第三是对课程管理者的评价。下面笔者将着力谈谈对学生的评价。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由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形式,过去单一的终结性的评价方式被淘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元评价方式开始兴起。一个良好而全面的评价体系能监控到整个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学习的欲望。

(一)评价内容

评价的内容应该根据学生具体选择的课程类型,来制定评价的标准和依据。笔者认为,在高校阶段不能将评价学习的基础知识的机械记忆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应该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思维,拓展的能力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

(二)评价形式

评价的形式的多样化,比如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比如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的形式。笔者认为可以采取更丰富多样的集体实践活动形式或者个人关于音乐文化的课题论文形式。还可以用比赛的形式,比如演唱与合唱编排的班级,就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自主编排合唱,内容可以自选也可限定。对学生仅仅使用终结性评价其实就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对于感知,体验音乐美的能力及方式都是有区别的。如果忽视过程的终结性评价就会导致学生无故被否定,失去学习积极性。过程性评价指的是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之中,对学生学习的动态进行及时的反馈,并对反馈进行及时的调整。多样的评价形式,不仅是对教学的评价,亦是对教学兴趣的再激发,教学内容的再巩固。

综上所述,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在高校美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现状却不容乐观,期待从课程形式体系上作出更多的完善。笔者在文章中对高校音乐课程形式及评价方式,操作形式上做了粗浅的设想,以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本,希望能为公共音乐课程提供一些新的想法。

[1]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周彤彤.素质教育下的大学音乐教育作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6).

[3]王珊.大学音乐教育现状及其发展[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

[4]武慧.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公共平台建设构想[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

猜你喜欢

艺术团形式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无愧于时代的少儿文艺创作——以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创作实践为例
《大学》
艺术为媒“侨之缘”云端献礼贺“双节”——兴化“侨之缘艺术团”精心编排中秋国庆在美云端演出节目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