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按言-象-意审美逻辑赏析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
——以余光中《乡愁》诗为个案

2017-07-13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200093

大众文艺 2017年14期
关键词:文学语言文学作品赏析

冉 彬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200093)

杜月婷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200093)

按言-象-意审美逻辑赏析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
——以余光中《乡愁》诗为个案

冉 彬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200093)

杜月婷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200093)

对文学作品本质特征的认识决定着文学作品教学方法的选择。文学作品是由言-象-意审美逻辑构成的整体结构,文学作品赏析按照言-象-意的审美秩序逐层进行,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敏锐感知力、独特想像力、丰富情感力和深刻理解力。

言;象;意;文学作品;审美逻辑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老师带领学生按言-象-意审美逻辑赏析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语言美、意象美和意境美的审美领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在一些语文教师的观念里,文艺作品是内容和形式两大部分构成的整体,因此,讲授文学作品的步骤是:第一步,阅读全文,划分出全文的段落层次;第二、概括段落大意和归纳全文的中心思想;第三,分析作品艺术表现方式上的特色。以上教学步骤沿袭多年,但效果并不好,一篇读起来富有美感魅力的文学作品,经老师剖析,立即变得枯燥无味,美感尽失,原因何在?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自身对文学作品审美逻辑层次的认识有欠缺。

黑格尔认为,文艺作品由内容和形式两大部分组成,以后一百多年来文论家们努力深化对文学作品本质特征的认识。1931年波兰美学家英伽登(Roman Ingarden)出版了专著《文学的艺术作品》,被看成是超越黑格尔对文学作品本质特征认识的代表作。英伽登在专著中指出,文学作品至少有四个层次:由字音构成的语音层次、由句子关系构成的意义系列层次、再现的客体层次(即被表现的客观对象)、图式化的观相层次(主体感知客体的方式),这四个基本层次相互间存在紧密联系,伟大的文学作品存在“形而上质”,即作品具有“崇高、悲剧、恐惧、动人、丑恶、神圣、悲悯”性质,它弥漫在作品中的人和物之上,以其光芒穿透万物而使之显现。对作品的“形而上质”,不可能用纯理智的方式去把握它,只能在生活情景中去体验和感悟。

当代中国的文论家也将文学作品看成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组成的浑然整体,但他们普遍将英伽登的文学作品四层次结构论改造成三层次结构论,这三层结构分别是文学语言层次、文学意象层次和文学意境层次,简称为文学作品的言-象-意层次结构。

对文学作品言-象-意三层次之间的关系,王岳川教授在其专著《艺术本体论》中指出,文学作品是一个由表层(言)、中层(象)、高层(意)逐层发展逐渐指向深层的结构整体。构成艺术品第一层的“作品存在方式”,主要可归结为艺术语言问题,如声音、文字、色彩、线条等物质材料构成的层次。艺术语言是艺术体验和审美意象具有生命气韵和生活感性的关键。艺术意象层是艺术作品的第二层,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再现对象层,包括人物、景物、题材、情节及其结构。二是表现主体情思层,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借助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创造出不同于现实的、但却是可能存在、或应该存在的艺术世界。艺术意象层次中再现和表现在作品中达到统一:再现,归根到底是为了表现,是由于表现,并由表现而成为审美意象。艺术作品的第三层是艺术意蕴,是优秀艺术作品必须具备的灵魂。意蕴是藏在具体的观念和形象后面的更具有普遍性永恒性的意义,是对生命本体存在和人类历史的感悟。在艺术美学逻辑链上,言-象-意三者互相呈现,层层递进,缺一不可。读者往往可以因言取象,由象悟意,从而由语言透过形象而抵达作品哲思层面。

董学文教授与张永刚合著的《文学原理》中认为,文学作品以语言为物质存在形态,语言在文学作品中从事的主要工作就是建立一个“象”体系,并通过这个“象”体系来表达“意”——作家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语言的艺术化效果制约着作品的生命力,因此,真正的文学语言必须同时具有两个不同的取向:其一,是语表的具体性,即它所显示的是某种曾经或者可能以物象状态存在的具体现象。因此,它能在一瞬间唤起接受者对具象的视听触嗅等感官印象。其二,语里的多义性,即在语表的具体性中潜藏着抽象思维难以穷尽的多种意义。语表的具体性和语里的多义性综合而为文学语言的意象性。意象性是文学语言的根本特点,显示了文学语言和非文学语言的区别。作家以语言为物质媒介,依据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对生活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创造出来的具有情感因素和审美感染力的生活图画和具体情景,就是文学的“象”,又称之为“文学形象”。文学以语言造象,文学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概括力和审美感染力,是包孕着丰富内涵的意义体系。文学作品的“意”一般被定位为文学的目的所在。“意”最理想的存在方式就是潜藏于形象,任何浅显直白的“意”都将毁掉文本的艺术价值。“意”来自作家对现实世界、社会生活、文化传统等的思考、理解与判断,也可以说来自人的本质深处,“意”的优劣深浅,往往会从根本上影响文学的优劣深浅。

陈传才教授在主编的《文艺理论新编》中,总结了我国古人早就论述过的文学作品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层进关系:言明象(以言造象),象表意(象蕴含意),意率言与象;意由言与象载荷,言与象有形有影,意则无形无影,需通过言与象去把握意,意虽然通过言与象传达,由于它缺乏形影,所以是暗含于言与象之中的。言与象都有局限性,它们难以尽意,意处于最深层次,也是根本,所以求意不能只在言中、象中,还要在言外、象外。特别是优秀的文艺作品,其中所蕴涵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其言、象本身,欣赏者必须与作品的这一特性相适应,因此,文艺欣赏应该“超象(形象)越文(语言)以求不尽之意”。

将文学作品看成是由言-象-意三层次结构构成的审美整体,提供了对文学作品赏析具体思路和方法。如分析余光中《乡愁》诗,就可以有如下步骤。

首先,带领学生品味诗的语言。这种品味可在指导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过程中进行。品味的内容有语言中所蕴涵的形象、色彩、情感、意蕴等,《乡愁》诗重点品味有两点:第一是语言的画面感。文学语言都是一种意象性语言,让学生品味语言的画面感就是要让他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将死的文字转化为立体的活的画面,从而在想象中感受文学语言的气象万千和生动气韵。第二是语言的音乐美。该诗语言在构成形态上模拟了《诗经》的古拙单纯,语言句式少变化,多用简单质朴的口语,全诗四节十六行,是按照“小时侯”、“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的时空顺序来写的。诗中“乡愁”与“在这头……在那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叠词在同一位置上的巧妙运用,使全诗显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恰是一支哀婉的乐曲,格外撩人情思,《乡愁》诗语言的音乐性使该诗被谱曲入乐,制成唱片,广为传唱。

其次,带领学生领悟《乡愁》诗的意象美。文学意象是客观物象和作家主观心象的契合物,用意象感动读者,比用说教的方式感动读者的方式更为有力。比如,周敦颐的《爱莲说》,短短的文字却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周敦颐抓住了“莲”这“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的意象来象征中国儒家思想中一直追求的理想人格。余光中说,对于一个诗人来说,终其一生,苦心经营的也就是找到几个能恰如其分的意象而已。余光中为表现“乡愁”找到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节诗中只出现了这样四个简单的意象,但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意象里却深蕴着贯穿人生的深沉情感:“邮票”蕴涵着小时侯的母子情,外地求学的孩子思念母亲的时候,会买上一张邮票,将装满思念的信封寄出去;“船票”蕴涵着年轻时的夫妻情,两地分居的夫妻买上一张船票,就可以见到日夜思念的爱人;“坟墓”蕴涵着中年后的生死情,随着人年龄的老去,进入坟墓的亲人永远与活人生离死别;而“海峡”意象蕴涵的就是被海峡阻隔的海峡两岸千千万万的同胞已经或正在经历的母子别、夫妻别、生死别。随着四个简单意象的先后依次出现,诗人传达的乡愁层层加深。

第三、带领学生探究《乡愁》诗的意境美。文学意象是某种孤立的、有限的物象,而文学意境确是大自然或人生的整幅图景,意境不仅包含文学意象,而且包含文学意象以外的虚空,文学意境是虚实相生,从有限到无限,从瞬间到永恒的艺术境界。靠着生动的形象以及形象中包含的艺术家强烈的情感,也靠着精湛的技巧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文学艺术意境能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因此,中国古典诗歌将意境的有无作为评价诗歌作品艺术价值高下的重要尺度。《乡愁》的意境美在何处?“愁”的主题原本是古往今来的文学家艺术家乐于表现的主题,从《诗经》中的《蒹葭》开始,江淹、李白、李煜、李商隐、李清照、柳永、辛弃疾、纳兰性德……都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经典。余光中写“愁”,其独特处和动人处在哪里?他在苦心经营中找到了四个简单而内涵丰富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简单而生动的意象逐层变换,包含的情感却不简单也不轻薄,语短情长地将一人一时的乡愁扩展到多人一生之愁,获得了跨越时空的“形而上质”,凝定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和民族悲剧,艺术地表达了海峡两岸被迫分离的骨肉同胞渴望祖国统一的文化乡愁。

从以上分析看出,用言-象-意理论有利于理清文学作品分析思路和层次,同时也尊重了作品本质的构成规律:文学作品是由言-象-意层次结构相互紧密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按言-象-意审美逻辑赏析文学作品,不仅运用在诗歌赏析中,在其他文体如小说、散文的赏析中同样有效。教师带领学生感悟和领会文学作品艺术美生成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敏锐的感知力、独特的想像力、丰富的情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的过程。而这四种能力正是构成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四大基本要素。

冉彬(1969— ),汉,女,重庆人, 文学博士,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文学语言文学作品赏析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新旧时期文学语言探索的方式对比研究
新经济时代文学语言与自然语言理解研究
浅谈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文学作品与数学
步辇图赏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