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簧管基本功训练漫谈

2017-07-13张贯宇青岛艺术学校266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4期
关键词:吐音横膈膜单簧管

张贯宇 (青岛艺术学校 266000)

单簧管基本功训练漫谈

张贯宇 (青岛艺术学校 266000)

单簧管虽然是西洋乐器家族中较为年轻的一员,但其凭借着优美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无论作为独奏还是在交响乐、室内乐、爵士乐以及各地民间音乐中都有它独特的身影。如今单簧管已经成为普及最广,运用最多的管乐器之一。学习单簧管是掌握一项技能,演奏者需要身体力行的参与其中,本文我将从单簧管吹奏的口型、气息、运指、吐音(运舌)四个方面探讨关于单簧管基本功训练的一些经验与心得。

一、口型

嘴部作为身体与乐器的衔接部分,在发音、音色音质、气息调节的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习者在初期掌握正确的口型是首要任务。谈到口型事实上每个人的具体条件不同,有的嘴唇薄,有的嘴唇厚,牙齿的整齐程度也不一样,所以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生理条件灵活运用。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共同点:

1.口型预备

我们的上下嘴唇四周的环形肌肉群称之为“口环肌”,在吹奏时要求上唇以上肌肉向上提呈微笑状态,下唇以下肌肉向下拉呈发“哎”音状态,口环肌的肌肉群始终保持向四周伸展的拉紧状态;上下嘴唇中间出气口称之为“口风”则始终保持松弛状态包裹住笛头和哨片不漏气即可,保持气流通畅让哨片充分振动发音,因此在吹奏时口型是亦松亦紧的状态就像古代的车轮。

2.笛头的包含

当吹嘴含在口中时,上牙放在笛头坡面的三分之一处(自吹口部分起)上唇自然下落;下唇包下牙,放在哨片坡面的二分之一处,上下齿应垂直对齐避免下齿突前咬合或超咬合。注意笛头含少了哨片参与振动的少声音小,含太多则声音粗糙难控制,最好自己边吹边试,找到最好听的发音位置,逐渐把它固定下来。

3.内腔的构建

脸型、面部肌肉的力量、唇的厚度,口腔的尺寸与形状、牙齿的结构以及整个呼吸器官的能力是根据个人不同情况须分别调整的几个因素。效果是最终的答案,以上所列的诸因素的正确结合需要运用智慧进行反复的试验、调整和选择,相信你一定能找到最好的声音。

二、气息

呼吸对单簧管吹奏者来说,除了满足生理上身体的气息交换需要外,还是单簧管发音的动力。单簧管的发音是依赖哨片的振动引起管内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出声音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向管内不断的吹气,吹进的气流使哨片和空气柱振动,这时气流的作用就似弦乐器上弓子的作用。

自然呼吸—吸气和呼气时间基本相等;呼吸主要用鼻腔;呼吸是下意识的;不使用最大呼吸容量,每次呼吸容量约500毫升;呼气时膈肌和肋间肌很快就放松,恢复原状过程快。

吹奏呼吸—吸气时间短,呼气时间长,做到快吸慢呼;呼吸主要用口腔;呼吸是有意识、有控制的,吸气要快而多,呼气要长而有力,特别要克服想快速将气呼出的自然倾向;使用较大呼吸容量,有时甚至使用最大肺活量,每次呼吸容量可达3000-4000毫升;呼吸时膈肌和肋问肌很有控制的慢慢放松,恢复原状过程慢。

由此我们看出吹奏单簧管的呼吸与生活中的自然呼吸(胸式呼吸)截然不同,我们通常运用“胸腹式呼吸法”,具体方法如下:

1.吸气

吸气时,用两嘴角和鼻自然、平静、快速而无杂声地将气吸入肺的下部,同时,胸腔、两肋、腰部四周、腹部都要自然扩张。当胸腔扩张至横膈膜(位于胸、腹之间能伸缩的薄膜),腹部受到横膈膜下降的压力,腹部内脏组织向腹壁移动,就会使肚子隆起,这并不是说要把气吸到肚子里。因腹部没有呼吸器官,而是由于吸气时胸腔扩张,横膈膜下降,腹部组织移动,才使肚子隆起。这样就扩大了胸腔的空间,肺越扩张,吸入的气也就越多。横膈膜下降1厘米,可使肺部容气体积扩大250-300立方厘米。如作强吸气时,一般横膈膜可下降3厘米左右。

2.呼气

呼气(发音)时,利用胸肌、横膈膜和腹肌联合控制,在保持吸满气,腹部鼓起的状态下,腹壁逐渐收缩回复原状。同时,借助于腹肌的压力和横膈膜的支撑力,使吸气时下降的横膈膜逐渐抬起回复原位,将气流控制成如同一根非常自然、平稳、均匀、有节制、通畅的“气柱”呼出。

练习方法:

①仰面平躺在床上如同睡觉,自然进行呼吸,双手分别按在腰腹或在腹部放一本字典,体会胸腹式呼吸的动作过程。

②用闻鲜花和做深呼吸的感觉,体会呼吸的正确部位。

③想象一下当你在受委屈时哽咽抽泣的状态,把抽泣的动作夸大一点,放慢一点。

④长音练习是很好的练习方法,感受气息对声音的支撑,需要持之以恒不断练习来逐渐提升呼吸技巧。

在实际运用上,气息是单簧管发音的源泉,出于对吹奏的要求呼气时需保证气流的集中、均匀、节约、通畅,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利用的靠嘴部或身体挤压来将气“吹”出而是利用气压差来发音,这样才能吹出自然放松的声音;吸气时的时机要准确合理不应破坏乐句,快速(占用时间但不耽误拍子),根据乐句的长短、力度来吸入适量的气,不宜过多或过少。

三、运指

演奏者的运指速度对乐曲的节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一开始练习时,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手指在键子上活动时,应当松驰有弹力,不要紧张或过分用力,避免手指僵硬而影响其灵活性。

第二,演奏时手指不要抬得过高,否则在换指演奏时会影响演奏速度,一般抬起一个指头厚的高度即可。

第三,关于手腕的力度问题,初学者一般在左、右手大拇指托住手托后,手腕会感到很吃力,生怕托不住乐器,这样就使右手四个指头紧张,影响动作的灵活性。所以,手腕的力度要适当,不要过分紧张。

第四,在十个指头中,无名指的灵活性是最差的,反应比较迟钝,除加强练习外,还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练习无名指的灵活性,即在使用无名指时,将手指按指的力量集中到大、中、食指上,并用力捏住管身,这样无名指就有轻松灵活的感觉,速度自然能快了。

四、吐音

吐音是吹奏乐器的一种重要演奏技巧,吐音虽然以舌头的运动为主但优质的吐音效果依赖舌头与口型、气息、运指的综合配合和运用。吐音通常有以下两种使用情况:

1.音头的处理

音头用于单个音的开始或一个乐句的起音。音头的吹奏实际上并不是用舌去触及哨片,而是将舌从哨片的顶端移开。舌尤如是气流进入笛头管嘴的阀门,发音前吸气做好口型,舌前缘先触哨,送气口腔内部形成气压支撑,舌尖轻轻缩回,气流准确、顺利的进入管嘴。舌尖若回缩慢了,气流受阻,发音笨重而迟钝,有憋气感觉。舌尖若回缩太早,就是通常讲的“气吹音”,舌等于不起作用,音头模糊而不准确。舌和气若配合不好,常常要耗费很多的气息,浪费极大,效果不好。另外,在发“音头”时,腹肌有将气“顶住”的感觉是对的,但紧接着腹肌就要慢慢地回缩。

2.旋律中的吐音运用

包括连奏吐音(Legato)与断奏吐音(Staccato),与连绵歌唱的“圆滑音”恰恰相反,要求音与音之间要有明显的分隔彼此断开,要求声音结实、干净、有弹性,节奏要均匀平稳,适于演奏热情欢快、激昂活泼的曲调。具体方法是吹奏单簧管时是在气流不断的情况下通过舌头碰撞哨片瞬间阻断哨片的振动将音断开来取得长短、强弱不同的吐音效果。

以上讲解的关于口型、气息、运指、吐音(运舌)的概念及相关训练方法是单簧管乃至任何吹奏乐器的四大基本功,它们要求学习者既要单独训练也要学会整合统一。相信学习者通过科学和持久的练习不断增强对乐器的驾驭能力,来得到更加完美的演奏效果。

猜你喜欢

吐音横膈膜单簧管
高音单簧管的发展历史及在管弦乐作品中的运用
浅谈铜冶炼渣中横膈膜形成机理与消除实践
单簧管的革新对其音乐及学派发展的影响
20世纪末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浅谈小号吐音的吹奏技巧
中医的“气沉丹田”有什么用
人为什么会笑得肚子痛
腹式呼吸可给脏器按摩
笙的吐音演奏技巧研究
笙的吐音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