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声乐作品在演唱中的咬字

2017-07-13四川音乐学院610021

大众文艺 2017年14期
关键词:咬字声母演唱者

杨 俊 (四川音乐学院 610021)

论中国声乐作品在演唱中的咬字

杨 俊 (四川音乐学院 610021)

声乐艺术是由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相结合形成的一种艺术。而文学语言主要是用字音来表述,是声乐艺术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演唱者在表演的时候,需要正确的意识到语言在演唱中的基础作用。一首成功的作品,尤为重要的就是发音的技巧和咬字完美的结合,尤其在中国声乐作品中,如果无法正确的掌握咬字的技巧,那么将无法完美演绎作品的意义。因此,在中国声乐作品演唱的时候,首先要了解汉字构造,要熟练的知道各字的咬字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将发音表达出来,还能形象的传达歌曲的意义。

中国声乐作品;咬字

目前,歌唱语言有很多种,每一种的语言都有其独特的发音技巧和旋律,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语言来演绎都需要有清晰的咬字,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传达歌曲的意义和灵魂。分析一首歌的情感和意义,歌词是最好的解析,这也是影响观众感官的直接因素。在中国声乐作品表演中,语言和运用得到的关注越来越大,如何清晰的将歌词和情感传达下去尤为关键,要知道优秀的咬字可以提升歌曲情感的表达,这也是歌曲内涵的主要表达途径。因此,想要演绎一首中国声乐作品,就需要演唱者掌握声乐技巧和咬字发音,只有字声相结合,才能更好的用音乐和观众产生共鸣。

一、中国声乐作品中咬字吐字的重要性

1.咬文在歌唱中的关系

声乐学习者在演唱的时候都希望可以真切、完美的演绎歌曲的内涵,因此,在表演的时候需要正确的将每一句歌词清晰的传达到每一位观众耳中。在演唱的时候需要确保字和字之间的连贯,还要确保字音之间转换的时候腔体的稳定,此外,在咬字的时候还需要保证每一个字位置的高度统一,这样的作用是确保所有的音色都得以发挥。总的来说,字是情感的直接传达,因此咬字在歌曲中极为重要,只有这正确的解决和处理好字与字、字与气之间的转换,才能确保字里传情,才能展现音乐的风格。

2.咬文在歌唱中遇到的问题和表现

所谓的咬字就是在汉字声母发声的时候确保咬字的清晰,也就是说字头声母位置的发音一定要着力到位。一般情况下,声母发音的时候会受到一定的气流阻碍,这时候不能随便的延长发音,需要轻轻的飘过。声母发音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歌词的清晰。中国声乐作品中咬字问题主要表现在声母发音的位置和着力点上,比方说,在发“娘(niang)”的时候发成“粮(liang)”,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口腔开合着力点不到位,导致字头发音的混乱。

3.咬文在歌唱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声乐作品中咬字问题和演唱者的普通话水平直接的相关,大多数的演唱者由于长期的习惯或者受到方言的影响,在演唱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将自己的习惯带进去,尤其是在演唱投入的时候,会下意识的运用自己熟悉的发音,这就造成咬字上的不清晰。很多的时候,出现咬字问题都是因为不恰当的发声器官,比方说,嘴唇、牙齿、舌头和喉头等技巧运用不到位。

4.咬文在歌唱中的必要性

中国声乐作品表演和咬字有密切的联系,正确的咬字容易和观众产生共鸣。歌唱语言是以生活语言为基础的,在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然后赋予形象生动的表演,因此,就需要演唱者在表演之前深刻的理解文字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巧妙的和音乐联系在一起。在表演的时候要保证气息的流畅和发音的稳定,此外,还要最大程度的保证每一个字的韵腹,尽可能饱满的传达每一个字。一首富有内涵的歌曲,首要的条件就是歌词的咬字,如果不能,那么情感将无法饱满的表达出来,即使你有高超的技能也无法打动观众。

二、解决声乐作品中咬文的方法

1.增强理论上学习,了解咬字的基本原理

演唱者需要增强理论上的学习,才能确保咬字的清晰。此外,还需要了解咬字的基本原理,以及每一个器官的构造,只有这样才能根据自身的特色和实际的需要有意识的去控制自己,以方便正确的演绎。

2.演唱之前要透彻的了解作品

在声乐作品表演之前,演唱者需要详细的了解歌曲创造的背景、歌曲自身的风格和歌词表达的意义,再将咬字的着重力延伸到歌曲上。比方说在表演雄壮的歌曲的时候,在字头的时候就需要有力的演唱,不需要有过度夸张的表演;在表演悲伤的歌曲的时候,字头要确保清晰平稳的演唱。

3.确保做到归韵收音

要解决表演中咬字问题,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归韵收音,特别是字尾的收音工作一定要保证咬字到位,确保词义的精确传达。在演唱过程中,确保每一个字都精准的做到归韵收音工作,在字结尾的时候要做好强音和弱音的工作。比方说,在“芳(fang)”字收尾的时候不到位就会变成“帆(fan)”,或者如“床(chuang)”,在收尾的时候忘记就会发成“穿(chuan)”。

4.要以说带唱,夸张说话的练习原则

在中国声乐表演中,演唱者在歌词的表达上面应该确保和说话一样的放松,就好比声音需要从喇叭里面发散出来一样,要确保每一个字的着力点都清晰精确,还需要保持字和字之间的顺畅,比方说前一个字的结尾要自然的过渡到后一个字的开头,确保每一个字的声母韵母的着力点都能清晰的表达出来,以便观众能够听到。

5.咬文要和气息产生共鸣

声乐上的共鸣和咬字的正确有直接的关系,声音如果太紧,那么共鸣就会低。在实际的表演中,有的人只注重共鸣,而忽视字和共鸣之间的关系;或者刻意的模仿美声唱法,那么将会导致喉咙的增大,声音的表达也不会流畅,反而导致自己的气息下不来。所以,在表演中国声乐作品的时候,要正确的咬字,还需要保持共鸣的规律,在平常训练的时候,要注意气息不能下沉,还需要保持喉咙不能太过打开,确保气息的稳定。

三、结束语

不管是那一部声乐作品都是需要用语言来表达自身的情感的,演唱的目的也是通过演唱者来表达歌曲创造者的思想和情感。只有正确的发出每一个字的咬字,才能解决好歌曲中的咬字问题,才能完整的将声乐作品中心思想和情感完美的传达出来。声乐学习者在练习的时候要确保所有的发音都纯正、咬字清晰和明亮,这些都可以通过练习得到的,还需要有意识的控制自身的发音器官,必须做到收放自如的发音。演唱者在表演之前还需要对作品详细的了解,掌握好歌曲的风格,尤其是在归韵的时候,做好收音工作,从而提高声乐的表演水平。

[1]李月华. 中国声乐作品演唱中的咬字吐字问题探究[J]. 黄河之声,2017(04):81-82.

[2]张天慧,李巧伟. 探究美声唱法在中国声乐作品教学与演唱中的咬字问题[J]. 音乐时空,2015(15):61.

[3]王艳竹. 浅谈中国近现代声乐作品演唱技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以《玫瑰三愿》为例[J]. 戏剧之家,2015(24):183.

猜你喜欢

咬字声母演唱者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声母韵母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问题剖析与正确运用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声母顺口溜
声母歌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歌唱的咬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