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图类插画的视觉信息传达

2017-07-13彭翠琳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430070

大众文艺 2017年14期
关键词:插画区域创作

彭翠琳 张 苇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430070)

浅析地图类插画的视觉信息传达

彭翠琳 张 苇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430070)

本文通过对地图类插画视觉信息传达的分析,结合创作过程及效果呈现的阐述,探讨了地图类插画信息传递的形式载体、表现因素,以及信息传达与艺术表现之间的平衡。

地图类插画;视觉信息传达

地图类插画,以地理信息为基础,辅以根据创作主题进行筛选加工的相关图形信息,可以准确明晰的将交通、景观、地理方位等信息以直观和引人入胜的方式传达给读者。作为插画家族的分支,地图类插画用清晰的视觉语言,对复杂的空间和逻辑位置关系进行可视性描述,相对于文字描述更为直观。地图类插画以其别出心裁的构思、新奇的创作手法和生动的艺术感染力,成为插画艺术中独特的创作类型。

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其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插画也称插图,《中国美术大辞典》中对其定义为“附在书刊中的图画,对正文内容起形象的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以地图信息传达为基础,以绘画为表现形式的地图类插画,在旅游、出版、信息推广和文化创意等诸多产业被广泛运用。

在地图类插画的创作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能通过视觉元素有效传达相关的地图信息,又能保证插画艺术的美感,以生动的视觉语言打动受众,找到其中的平衡点。

一、地图类插画创作中对基本地理信息的传达

在地图类插画创作中,地域特征往往决定了插画的构图。山川、河流、丘陵、湖泊、海洋等构筑起基本地理形态,基于这些地理要素绘制的地图插画,需还原出该区域的基本地理特征。例如以武汉为绘画区域的相关地图插画,长江和汉水成为画面上最明显的地理特征,划分出武昌、汉口、汉阳这三个区域。无论选取怎样的绘画形式,在创作中对城市结构进行怎样的变形与夸张,这两江三镇的位置关系,已决定了整个画面的构图与布局。

地理空间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定地图插画的表达范围。在功能性的专业城市地图中,不同功能的街区、多层次交通路网,地下和地上立体的建筑元素等,构成了地图的视觉信息元素。地图类插画往往以真实比例地图为基础进行创作,但很多时候,为了在有限地理区域内表达更多的信息内容,会对实际的地理信息进行变形和删减,这在插画地图的绘制中相当常见。例如,在武汉迎新地图的创作中,珞瑜南路周边是迎新地图要重点表现的区域,这附近集中了几所必须要描述的大学,但相较于武汉的庞大体量,珞瑜南路在真实比例地图中的面积非常小。要在有限的地理区域将这么多信息元素一一描绘,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减少绘画内容,另一个是将重点表现的区域变形,以扩大表现空间。为了保持画面的紧凑美观,在最后定稿中,夸大了珞狮南路与卓刀泉路间的距离,而压缩了珞狮南路与中山路间的距离,这样,在保持正确地理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变形手法,使主题内容信息元素的展示获得了足够的画面空间。

二、根据主题立意选择信息传递的形式载体

地图类插画因其表述主题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审美表现。相对于数据库般的功能地图,插画地图显得松散而概括,会根据表达的主题,选择性的描绘出有限的地理信息,并进行有意的变形和夸张,以突出特定主题,满足信息传达的需要。

常见的主题性插画地图有:表现一定区域旅游信息的旅游插画地图,如目前各城市较热门的城市手绘地图;为特定区域服务的指引性地图,如上海世博园手绘地图;再如表现特定客户信息的区域分布性图,如为必胜客绘制的地图插画。在必胜客门店地图插画的创作中,提炼了披萨这个点睛元素,充分彰显必胜客的商业主题。在地理信息的表述上,弱化了武汉三镇的绝大多数地理地貌,仅用嫩黄的芝士铺陈出两江三镇的格局,并在其中完成基本道路的表达,再辅以辣椒、火腿、番茄、人群等作为增色元素。这几类素材元素的组合,自然而不突兀,取舍间即突出主题,又在有限的画面空间清楚传达出各门店的地理位置信息。

根据主题需要,插画地图在创作的初期,会根据主题内容和预期效果,寻找相应的素材。现代网络使素材信息的搜集途径和方式不再单一,创作者除了通过实地考察来获取第一手直观信息外,可以从网络上多角度的获得相关的图文素材,经过创作者的选择和过滤,提取有价值的素材,使这些特定的、有针对性的视觉信息元素构成地图类插画的基本形式载体。地图类插画只能有限的、指定性的反映主题相关信息,对这种指定性信息传达形式载体的不同选择,赋予了地图类插画创作更为个性化的创作空间,对形式载体的选择与表现,使创作者能够给读者呈现出更具个性魅力的艺术作品。

三、影响地图类插画信息传达的表现因素

作为具有服务性质的地图类插画,其形式、风格和载体的不同选择,会对最终信息的传达产生影响。如地图明信片比之大开本的纸版手绘地图,承载的信息量会小很多,但也可以选择多页的系列式明信片来扩大信息量的传递。

对于文字排版,字体使用,色彩搭配,形象设定,风格选择,以及布局的亲和力和合理性等等,也会影响地图类插画的信息传递。例如“武汉东湖景观赏”地图插画的创作中,受制于画面的表达需要,删减了相当多的景点信息,选择以水墨山水为画面风格,将道路弱化处理,只保留东湖三块主要区域的基本特征,传递出东湖疏朗大气、烟波渺茫的景观特点,凸显了自然野趣的景区定位,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

现代传媒的多样性发展,带来了动图、交互、立体表现等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各种新型的表现方式不断刷新地图类插画的表达形式,网络带来的读图时代和快餐式文化消费等特点,使地图类插画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和需求。地图类插画创作者应适应现代传媒表现形式的发展,抓住创作本质和受众的需要,在创作中,将复杂枯燥的地理信息进行提炼,赋予其更多的趣味个性和人文内涵。

四、结语

地图类插画受到地理信息的制约,会因为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表达带来不同的效果。无论如何变化,地图类插画终究要围绕一定的地理区域和一定的主题,以一定的艺术形式进行设计。过多的内容会影响信息的有效传达,但是基础信息的缺失又会带来辨识上的障碍。所以,在地图类插画创作过程中,掌握好地域特征、表现主旨以及艺术形式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提炼有效而有趣的信息,将生活中的灵动和人文内涵赋予到繁复的地图中,在有效传递信息的同时,让人们有亲身探索的冲动,这便是地图插画最大的魅力。

[1]毛赞猷,周良,周占鳌,韩雪培.新编地图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中国美术大词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彭翠琳(1979-),女,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插画。

张苇(1974-),女,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导。

猜你喜欢

插画区域创作
就要紧紧粘住你
分割区域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一墙之隔》创作谈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区域发展篇
无脸小插画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