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彩画作品中笔墨构成语言研究

2017-07-13大庆师范学院163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4期
关键词:水彩画笔墨线条

魏 丹 (大庆师范学院 163000)

水彩画作品中笔墨构成语言研究

魏 丹 (大庆师范学院 163000)

水彩画以其特有的笔墨语言特色被大多数中国艺术家所喜爱,独特的点、线、面的画面构成使得水彩画更加显现其独特的魅力。本文着重从笔墨情趣与造型两方面浅谈水彩画笔墨的构成语言。

水彩画;构成笔墨;语言

一、笔墨情趣

笔墨情趣是笔墨在画家情感作用下的物化形式。笔墨既表现了画家对真实事物的真实表达,也包含思想感情的传达;集状物与传情于一身,在创作作品时,内心的真情实感显现在笔墨上,笔墨情趣随之显露,笔墨中的点、线、面通过曲直、粗细、轻重、厚薄来表现种种不同的情绪变化,到处是创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

笔墨是传统的中国画最注意考究的地方,也就是笔墨的使用最终所产生的都是笔触。但是笔墨和笔触是不一样的概念,笔墨有其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笔墨的语言形式有很多种,而且每种形式都有它自己的张力语言。

笔墨是中国绘画的技法,是中国传统绘画精神所在。《笔法记》是五代时期北方山水画大师荆浩所著的,他在这里就已经提出了中国画的“六要”,即:一气、二韵、三思、四景、五笔、六墨,这其中的“笔墨”则是荆浩所倡“六要”中最为强调的技法要素。笔墨经由施法自然、创作的构思等过程而达到“气韵生动”的精神表现效果,在中国画中笔墨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中国画的画家们也都特别强调用笔、用墨,并视笔墨画作传情所在。笔墨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形而下的一种工具和绘画形式,它所表现出的画面构成美却是形而上的。

西方水彩画与中国水墨画由于工具使用上和用水等表现出的相同点和东方民族所特有的含蓄委婉、抒情达意的审美心理不约而合,深得中国艺术家所喜爱。水彩画传入中国的百年间,中国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水彩画作品,并与我国的民族特色相融合,形成独树一帜的中国水彩画的特点与风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的影响,水彩画家们在创作水彩画时会自然的注重笔墨的表现,他们像中国画一样挥洒笔墨技巧,形成了清新、淡雅、水色淋漓、巧笔墨趣的艺术效果。中国绘画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而水彩画也是通过物体的具体形象表达一种视觉感受,艺术形象的表现不管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都能代表一定事物的本质特征。顾恺之讲“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绘画有形似、神似之分,形似是神似的基础,神似是形似的提高。因此,中国绘画不仅讲究“形神兼备“,更是讲究笔墨情趣,笔有笔用,墨有墨用,笔墨相互发生,相互依存,可谓将形神与墨色的结合,正是中国画对水彩画很好的借鉴。教育家吴琬先生20世纪上半叶就预言:“以中国绘画技法——笔墨做养料,去配置水彩的新技法,而兼以西洋现代造型,其成就总会有可观的。”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空前活跃的今天,这种融会、创新则更显自由。

然而,现在有一种传达为把笔墨当做一种被边缘化的媒介,很多人认为笔墨仅仅是一种工具、材料或是技法。事实上,笔墨赋予给传统中国画内涵不止包含了技能,还承担了艺术精神载体作用,它是提炼自身艺术境界的途径重要方面。关于讨论水彩画笔墨这个问题,首先应该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也应该考虑笔墨背后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并用传统哲学的相关知识作为支撑。意象美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精神的伟大特色,也是独树世界之林的重要根基。笔墨本身就具有抽象性的审美倾向和独特精神内涵。东方哲学、艺术精神的博大精深无处不在笔墨中侵染着。画家们用笔墨传达着对民族深厚的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水彩画笔墨精神。例如王维新的作品《途》,技法娴熟,色彩丰富而不失淡雅透明,用笔洒脱而不失结构准确。王维新老师的在画面中用笔墨所表达的意境成为他作品的特色所在,笔墨在他作品中所传达的精神是独特的和个性的。王维新老师的作品是对墨色的大胆运用并以独特的速写性的写意笔法来构建他作品画面的精神世界,他的作品具有写意的意境,却又不停留表明的艺理技法表现,透过一气呵成的速写和笔墨表现,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画家的审美情趣和诗化气质的思想内涵。

笔墨存在于任何一种画种,只是在中国画和水彩画中它有更明确的凸显,而笔墨的挥洒从始至终始终离不开自然界的营养。笔墨当随时代,按照这种理想要求水彩画家们在继承中国绘画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又尽情发挥笔墨特长,以庄重和虔诚之心态既深入领悟古人笔墨之法,探索和革新水彩画的笔墨语言,在风格迥异的艺术创作中,凝神酣畅地表达了中国水彩画强烈的笔墨个性语言。笔墨是一种绘画的表现语言,笔墨在画面上的挥洒也就是画家作品个性语言的形成,是作品形式表达的重要因素,画家们的作品因笔墨的不同形式感表达而区别于其它画家作品形成个性风格,由此,笔墨的个性语言成为每一位画家毕生的探索和追求。画家的独特笔墨语言风格是依据画家们的艺术和生活阅而自然诞生的,因为特殊的阅历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形式,而对于一个画家个性语言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成为画家的必经之路。真正的中国水彩画家们要真诚的去探索、去创作,在笔墨上体现精神,紧跟新时代步伐的精神。

(一)线条的形式感

线条是笔墨中的重要语言之一,中国水彩画家们在继承了西方传统的同时,也将中国绘画中的线条美借鉴来,以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运用于作品中。20世纪英国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其著作《艺术》中对艺术的理解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说。他认为:“这些线条和色彩构成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贝尔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不同于再现现实的形式,不是一般人心目中的美,也不同于现象的实在,而是一种源于人们内心独特的审美情感。

蒙德里安的水彩画作品《森林》弯曲的线条、钝角和锐角都消失在他的构图里,留下的只有水平和垂直线;形式的角度仍重于颜色。《森林》画面中的竖线给画面以结构平稳,气氛安宁的景象,画面的形式感极强,给画面一种秩序美感。画面中的线条是视觉感性与分析理性相统一的形式表现,这时的线条是抽象与形象结合在一起的产物。线条赋予画面一种特殊的思维,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改造而不断发展,这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直觉到抽象的过程。线条是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摹写客观事物的轮廓、体面与质地,表现有形的具象事物,其重要的功能在于它还可以表现无形的意象世界、抽象的精神、观念与情感。当然,线的功能并不局限于“塑造形象”,在水彩画作品及其他画种作品中它是表达思想、画面内容、独特精神内容的重要手段,画家的情感和心境以及客观反映的视觉表现都通过线条这种有意味的形式在画面中传达着。

线的构成使得画面更为简洁、干净又不失丰富、多变,散发着无尽的艺术语言与艺术张力。不同的线有着不同的性格,线的组合使得作品内容更为丰富、多变,也更具可观性。线在水彩画中早已超越出了简单的造型的功能,是情、境、意三者的有机结合。线条这种有意味的形式能发掘出心灵的共鸣,它好比一种抽象的艺术语言掌控画面“美”的构成,它不再是客观现实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超越,达到了抽象精神的内涵。

(二) 线的节奏美感

米开朗基罗说过:“一幅画所可能具有的最大魅力和生命,就是表现运动。”水彩画正是这样,以它轻快的笔触与自由流淌的色彩表现出它的审美价值。王维新老师的作品带给我们的是这种享受,在其看似随意的线条中,我们感到了“艺高人胆大”的精神,在他的画中我们看到的是奔放流动的线条,我们从中领受了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带给我们一种意境,这远非呆板机械的“准确线条”的再现所能比拟的。

二十一世纪艺术发展的表达中,线的造型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又被注入了更多的含义。无论是哪种绘画门类,以线为主的画面总是给人更多的意境感和构成感。正如荷兰著名风格派画家蒙德里安所说:“我们要求一个新的美学,建筑在纯粹的线之间和色之间的关系上,因为只有纯粹的过程元素之间的纯粹关系,才能达到纯粹的美。”他认为这样的美是超世俗的,神性的。此外,“现代艺术思想要求线条理性向非理性延伸,以营造更进一步的神秘与力度”(石虎语)。不同的形态的线在绘画中以其体现出委婉深沉、雄浑挺阔的画面语言,营造出一幅幅画面层次丰富、优美生动的艺术作品,散发出隽永恒久的艺术魅力。

二、水彩画造型的严谨性

水彩画的造型语言是宽泛的形式多样的。比如历史上的许多水彩画家,像水彩画家威廉、波宁顿、透纳,他们作品的画面都是气势恢宏,场景庞大,造型特别的严谨。进入二十世纪后,水彩画在造型语言方面,艺术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欧美,水彩画写实、造型严谨的风范仍在盛行。像安德鲁•怀斯、弗林特,他们的水彩画作品都是具有刻画及其精到、画面内容感人至深,并且以造型的严谨与生动打动着人们的心灵。

水彩画传入到中国百年间,其中早期的水彩艺术家作品大多主要表现手法是以写实的形式完成。如水彩画家徐永清、李铁夫、张充仁、潘思同、王肇民等人。水彩画是以水为主要媒介的一种画种,在西方水彩画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它的艺术观念和语言技巧等方面都已形成体系,传入我国以后通过几代水彩画前辈的不懈努力,在继承写实传统的基础上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不断的对这种画种进行各种形式的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画艺术。虽然现在水彩画还是一种小画种,但是在画面的构成上,无论从画面的色调、构图、笔墨还是对作品意境的传达都大胆的借鉴和吸收了中国画的表现方式。中国画家崇尚对思想与意境的表达和西画崇尚如实再现客观现实的表现方式完美结合,中国早期的水彩艺术家作品中就是最好的印证和完美的诠释。近些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青年画家爱上水彩画,并在水彩画的道路上勇于探索,纷纷投入创作之中,这些青年水彩画家对水彩有着特殊的热爱,他们不断的实验,在水彩画本体语言认识基础上不断拓宽其他语言形式,艺术观念得到了巨大的突破,水彩的造型语言也更加多样性。水彩画家赵云龙先生的风景画系列是造型严谨风格的典范作品,画家赋予客观再现另一种表现形式,赵云龙先生的作品是写意与造型严谨的完美阐释。作品直达人的心灵,是对生命的深度挖掘,拓展了水彩画写实风格的表现力。这种画面深厚功底的表现力,充分体现了画家深度的写实功力与高超的写意技艺,打破了传统水彩画表现技法的“模式”,将中西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风格。

[1]唐波,曾文.笔法记[J].河西美术出版社,2009.

[2][鲁道夫•阿恩海姆].朱疆源[M].成都:四川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3.

魏丹,性别:女,出生年月:1982年7月,籍贯:黑龙江,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大庆师范学院,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色彩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水彩画笔墨线条
笔墨童年
线条之美
精致线条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烧脑的线条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