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意义

2017-07-13龙剑英松桃苗族自治县文物局554100

大众文艺 2017年14期
关键词:松桃普查文物

龙剑英 (松桃苗族自治县文物局 554100)

简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意义

龙剑英 (松桃苗族自治县文物局 554100)

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后,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是一项旨在全面掌握我国文物资源、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国家工程,也是对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国情国力资源的调查,意义深远。本文以松桃苗族自治县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为例,简析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重要意义。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意义

一、松桃苗族自治县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概述

自2013年启动以来, 松桃苗族自治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在国家、省普查办的统一安排部署和县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圆满结束。根据省普查办《关于做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验收工作的通知》(黔文物普查发〔2016〕6号)精神和要求,全县共发放国有单位可移动文物情况调查表96张,调查表回收96张,普查区域内单位96家,其中:行政机关58个,事业单位31个,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1个。普查有文物收藏的单位4个,做到了国有单位调查全覆盖,覆盖率100%。调查问卷回收率100%。

统计显示全县有文物的单位有4个,其中按单位类型统计,陈列馆1个,图书馆1个,其他单位2个。完成可移动文物信息采集录入495件(套),并通过评审,验收结论均为合格。

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重要意义

我国历史悠久,在历史进程中沉淀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给我们遗留下了形式多样、文化底蕴厚重的文化遗产。文物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遗迹、遗物,是国家的重要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有价值的文物作为历史的产物,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用实物见证了中华文明。

(一)摸清家底,掌握文物资源

文物普查不仅是一次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各收藏单位藏品管理的大检查和大清理。通过普查,全县文博和非文博单位均对藏品进行了清理、编号、建帐。摸底调查阶段反馈有文物的收藏单位共4家,即:松桃苗族自治县文物局、欧百川故居陈列馆、县民宗局和县图书馆。将普查的620件可疑文物进行建档登记,并请市、县两级文物专家进行鉴定,对其中495件有一定文物价值的可移动文物进行录入。普查统一的信息采集规范及登录平台,使馆藏文物收藏实现了信息化,为今后文物藏品管理、保护、修复及研究提供了全面、真实、准确的信息资料,做好铺垫。

(二)增强国家软实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社会在不断的发展,随之人民群众精神文明意识逐渐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文物作为历史的产物,不光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更是一个地域的历史发展进程的实物见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职责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为适应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精神文明社会的需要,文化公共服务机构充当主力军,充分发挥其职能,博物馆则首当其冲。例如,我县的欧百川故居陈列馆、苗族文化陈列馆等免费工作开展以来,文化遗产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充分发挥。欧百川故居陈列馆是铜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松桃苗族自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县廉政教育基地、县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文化公共服务机构成为广大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及学生学习历史和文化知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接受审美教育与文明洗礼的生动实践课堂。而文物是博物馆的核心价值所在;博物馆是陈列展览、收藏保护文物的场所。博物馆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有其自身价值和时代背景,从这些文物呈现出的文化中,做进一步研究探索,就可以了解这件文物所在的时代所呈现出的文化内涵,了解这个时代广大民众的生活状况,及其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因此,每一件文物不仅仅是一件文物这么纯粹,每件文物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文物只有陈列在博物馆的展厅里,让广大观众进行欣赏才能够展现出它的价值。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下中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遗存,是人类文明在传承中积淀的精华,是民族和国家记忆的实证,是民族和国家身份的名片,也是民族和国家特色的彰显。在松桃苗族自治县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有:民国瓷板肖像画(欧百川画像)、清晚期苗绣帐檐、清中期木雕傩面、清晚期双面木雕屯军圆形印版、民国松桃县民众课本、建国初期松桃县农业税通知单、清晚期地契(杨老晚卖地地契)、道光杨芳著《平平录》印刷版、杨芳字画等文物无不是一张张记载着松桃历史的名片,是松桃民族记忆的实物见证。

(三)履行法律责任,加强文物的保护管理

文物事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迅速发展,许多单位及个人开始注重文物收集,已经发展为国有文物收藏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然而,非文博国有单位大多未依法对所藏文物登记备案,将文物与一般物品混杂存放,不分类管理,致使大量文物无帐可循,文物安全存在极大隐患,甚至流失。保护文物是社会发展必然的一个选择,文物作为贯彻并严格执行《文物法》的重要主体,要做好依法保护文物的工作,是保障《文物法》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由于文物的珍贵性与不可再生性加大了文物保护工作的难度。要加强文物保护措施和力度提供全面政策依据,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让文物世代传承,历史文明无限延伸。

[1]《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手册》,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办公室编,文物出版社,2014.01.

[2]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2012.10.

[3]《贵州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2013.7.25.

龙剑英(1984- ),女,苗族,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本科学历,松桃苗族自治县文物局助理馆员,主要从事研究方向:文物保护管理。

猜你喜欢

松桃普查文物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发现非遗之美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铜仁市委离退局组织退休干部外出参观考察
铜仁市委离退局调研员罗用娉一行到松桃调研指导工作
文物失窃
松桃县委离退局看望易地安置离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