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文化惠民阵地建设新路
——以岳西县为例浅论民间艺人到乡镇综合文化站兼职

2017-07-13黄亚明安徽省岳西县文化馆246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4期
关键词:高腔民间艺人文化站

黄亚明 (安徽省岳西县文化馆 246000)

探索文化惠民阵地建设新路
——以岳西县为例浅论民间艺人到乡镇综合文化站兼职

黄亚明 (安徽省岳西县文化馆 246000)

山区县基层文化站怎么发展?怎么出实效?文化怎么做到“三贴近”?近几年,岳西县着力探索新思路、新途径,尝试民间艺人到乡镇综合文化站兼职,从而走出了一条特色文化之路。

谋划一条新路子:民间艺人到文化站兼职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及十八届历次会议精神的体现,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是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近些年,各地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和改善,文化队伍不断组织壮大,文化娱乐活动渐趋开展和正常,呈现出不断上升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总体来看,部分县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与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仍有相当差距,这将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享受,影响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比如岳西,全县2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受各种因素影响,正式工作人员仅9人,且年龄普遍老化,学历不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一些站有站无人,有人无活动,与人民群众急剧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但岳西的民间文化遗存又特别丰富。由于历史上地域相对封闭,民间文化呈现原生态风貌,种类、数量繁多。民间曲艺、歌舞、音乐等文化艺术原汁原味。特别是戏曲文化古老而稀有,省域形成并对中国戏曲影响深远的三代戏曲剧种岳西高腔、弹腔、黄梅戏、二扬子、岳西木偶戏,均有流布。集域内民间曲艺、歌舞、音乐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于一炉的大型民间艺术活动岳西灯会,在山区农村逢重大节假日开展。各类有“绝活”的民间艺人纷纷登台表演,广受群众欢迎。

县文化管理部门通过深入调研、讨论,敏锐地捕捉到,在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暂时不能全部到位的现实条件下,可以尝试挑选部分德艺双馨的民间艺人到文化站兼职工作,协助开展工作。

寻找一个契合点:发挥才艺活跃群众文娱生活

经过认真考察,确定冶溪文化站为试点单位。冶溪镇地处县西南边陲,与省内太湖县、湖北省英山县毗邻,镇东部有佛教名山司空山。境内民风淳朴,民俗多样化,群众文体活动有声有色。岳西鼓书、山歌、西坪狮舞、鼓乐队等民间文艺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老中青三代民间艺人均异常活跃,热心民间文艺人士众多。按照自愿报名原则,与镇政府协商,最后确定冶溪供电所所长、民间艺人殷小雅兼职冶溪文化站站长。

2009年6月,殷小雅走马上任。8月,他立即着手组建冶溪民间文艺演出队。26名演员中,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才6岁。在殷小雅的业务指导下,文艺演出队自发利用农闲和晚上时间进行排练,采用民间传统的表现形式,歌颂党的惠民政策,宣传新农村的发展和变化,赞扬勤劳致富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做到月月有演出,天天有事干。同时不断创编、排练新节目。2011年2月开始,至2016年底,冶溪民间演出队联合县高腔传承中心,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到冶溪、田头、白帽、河图、来榜等乡镇18个行政村,演出了120多场。他们编排的小品、歌舞、打鼓书、山歌小调,活泼风趣,形象生动,富于地域特色,被县内群众亲切地誉为“开心戏班子”。

民问演出队的成立和演出活动的经常开展,不但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同时激发了人们对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干劲,对促进新农村的和谐发展、文明建设取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在的岳西,搞封建迷信的人少了,崇尚科学的人多了,聚众赌博的现象没有了,唱歌跳舞的人多了。冶溪镇政府广场高杆灯下,专们安装了音响设备,每逢傍晚,有近百人跳舞,县电视台记者来采访,她们说:跳舞好哇,既健身,又开心。

在新的平台上,殷小雅在业务上也展翅高飞。他利用业余时间创编的节目有打鼓书、块板书、小品以及整理改编的民歌等文艺作品,累计达20多篇(部)。其中民歌劝夫小调《家和万事兴》、《山歌好唱口难开》,鼓书《岳西面貌处处新》,多次在县旅游文化月推介会期间搬上省、市舞台,并在县内进行过30多场庆典和接待演出。鼓书《我把土地整理项目来夸奖》、《廉政准则赞》先后参加了安庆市文艺汇演。快板书《学沈浩》在安徽先锋网上进行了报道。2015年,冶溪文化站作为全县民生工程文化项目的典型,被县电视台录制程专题节目,在全县进行长达一个星期的播放。殷小雅被吸收为安庆市曲艺家协会理事,并多次代表岳西县出席安庆市文艺创编会议。

抵达一个新境界:文化扩面内涵提升

作为对基层文化阵地的有力补充,冶溪文化站试点成功,给文化管理部门以极大的信心,经研究决定将民间艺人兼职的触角延伸、扩展到两项国家级非遗上来。

岳西是手工桑皮纸的传统生产地,毛尖山乡农民生产的桑皮纸,被故宫博物院修复乾隆“倦勤斋”书画选用。岳西高腔(1957年文化部定名)是安徽第一代剧种---明代嘉靖年间形成的青阳腔之遗脉,被称之为明代戏曲的“活化石”。今存剧目有《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琵琶记》、《玉簪记》、《金丸记》等250余出。两者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影响大。2010年2月,县文化管理部门陆续聘请岳西高腔民间艺人王琦福、手工桑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人王柏林等分别兼任田头乡文化站、毛尖山乡文化站站长,开展岳西高腔等民间文艺培训,传承手工桑皮纸制作技艺。2016年3月,王柏林开始收徒授艺,并对传统工艺流程进行全程录像。5月,田头乡文化站、田头乡高腔剧社与县高腔传承中心举行联谊活动,互动交流,开办业务讲座,对口指导。同月,王琦福开办岳西高腔专业学习课。6月,田头乡文化站、县高腔传承中心邀请中央戏曲学院教授戏文系吴新苗博士,进行岳西高腔学术研讨、交流。为进一步提升非遗文化内涵,王琦福、汪同元等与县高腔传承中心合作编纂岳西高腔研究资料丛书两套,已分别于2015、2016年出版发行。

克服一个软肋:兼职的喜与忧

调查发现,民间艺人到文化站工作更具凝聚力,更有号召力,能充分调动民间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长,自发投入到文化活动中来。西坪武狮传人、86岁的胡从义,原来怎么也不肯传授武狮的动作要领,经过殷小雅上门做工作,很快带了一班武狮徒弟,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冶溪镇白石村退休老教师郑自忠,主动为文化站收集提供民间老歌词。

忧的是,民间艺人兼职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群众文化阵地建设的主流。这几位民间艺人年龄偏大,身份和养老、医疗等保障问题,不是单凭文化管理部门能够解决的。他们默默奉献于民间艺术、群众文化,热情可嘉,但只有真正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使他们安心工作。从岳西基层文化站现状来看,有站无人、有人缺设施的现象急需解决。只有通过政府选配文化站正式工作人员,由文化主管部门进行有关技艺测试合格后任用,避免滥竽充数,才能真正提升农村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黄亚明,笔名无歌、中文老枪等。安徽省作协会员,岳西县文化馆馆长。曾在《青年文学》《诗刊》《作品》《星星》《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安徽文学》《扬子江诗刊》等发表诗歌、散文400余万字,在《南方都市报》、《东方文化周刊》《广州日报》等30余家报刊开设文史专栏,获省级诗歌奖、随笔奖20余次,200余篇作品被转载、入选年度选本,出版有《别对世界撒娇》《市井水浒》。

猜你喜欢

高腔民间艺人文化站
民间艺人
湖南辰溪县社塘村辰河高腔木偶戏木偶头
辰溪县社塘村辰河高腔木偶戏调查研究
欠发达地区乡镇(街)文化站现状与亟待解决问题
时代主题与传统文化的“高腔”
唱响“工人先锋号”米市文化站获殊荣
论民间艺人的保护与传承
岳西高腔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研究
西海固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及艺人现状调查
乡镇文化站现状及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