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同一性危机下的晴雯形象探析

2017-07-13邓桃莉鄂州职业大学湖北鄂州436000

名作欣赏 2017年15期
关键词:奴才晴雯王夫人

⊙邓桃莉[鄂州职业大学, 湖北 鄂州 436000]

自我同一性危机下的晴雯形象探析

⊙邓桃莉[鄂州职业大学, 湖北 鄂州 436000]

晴雯是《红楼梦》众多女性形象中一个个性比较鲜明的人。本文试图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来解读,自我同一性危机导致的社会角色确立不当和角色失调导致的角色不清,是造成晴雯悲剧命运的内在原因。

红楼梦 晴雯 自我同一性

一、自我同一性的内涵

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1)最基本的层面,即ego-identity;(2)个人同一性;(3)社会同一性。青少年时期(12-20岁左右)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它将为成人期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个时期个体第一次有意识地回答“我是谁”的问题。这一阶段的冲突是: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同一性,即心理社会同一感。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反之,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一个角色确定的过程就是社会角色的确定。对于一个个体来说,社会角色的确定就是回答“我是谁”的问题。角色不确定或确定不当的事时有发生。

晴雯是《红楼梦》众多女性中一个个性比较鲜明的人。她被列于金陵十二副钗的首页:“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这是《红楼梦》中晴雯的判词,也是她一生的写照。在判词中曹雪芹高度概括了晴雯的性格、叛逆精神以及她的悲剧结局。晴雯的冤死让每一位读者为之泪下,临死时她对去探望她的宝玉说:“……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然生得比别人好些,但并没有私情勾引你,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晴雯的“太不服”,说明她到死也不明白为什么。晴雯的人生悲剧不能泛泛地概括,而应详细而深入地加以辨析,由此才可以真切地把握到晴雯人生悲剧的复杂成因。笔者试图从自我同一性的维度对晴雯悲剧进行探析,以晴雯的言行为切入点进行批判性的分析。

二、晴雯言语和行为呈现的角色混乱

1.晴雯角色确立不当

从小说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晴雯率性而为的个性。率性之人就像个孩子,如孩子一般去生活,不做自己不想做之事,坚持自己的本质,不为外物所同化,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第三十一回“撕扇子做千金一笑”中,宝玉心情不好,恰巧晴雯把一把扇子掉在地上,跌断了扇股,宝玉就说:“蠢才,蠢才!将来怎么样!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业,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晴雯马上就顶撞他:“二爷近来气大得很,行动就给人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们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何苦来!要嫌我们就打发我们,再挑好使的。”袭人好心劝解。晴雯又把矛头对准了袭人,说:“你们鬼鬼祟祟的好事也瞒不过我去。”其说话的口无遮拦、任性直率、想说就说、无所顾忌让人吃惊。难怪有人认为“她是一个不懂世事的孩子,她根本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周围所处的环境”。这件事中,晴雯跌折了扇子骨,但她不但不承认错,还反过来说宝玉挑刺,然后举他踢袭人一脚的例子来证明。宝玉是主子,不过说了犯了错的奴才几句,却遭到身为奴才的晴雯的猛烈回击。那语气、那言辞,哪里是奴才,又有哪一个奴才敢如此顶撞自己的主子?角色行为是一种从社会方面看,和社会关系内一定的位置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很显然,作为怡红院的丫鬟,晴雯没有弄清“我是谁”,角色确立不当。正如王昆仑先生在《晴雯之死》一文中所说:“晴雯的内心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任主子奴役、侮弄或践踏的奴才。”不承认自己的奴才身份,从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角度来看,她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认识不够。“她从不考虑自己是否有高鸣的权力,就任性高鸣。所以,她不知冒犯了多少人,而她的生命,就陪葬在她的鸣声中。”

晴雯的率性,还表现在小说的第二十六回。晴雯与碧痕拌了嘴,正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她便“把气移到宝钗身上”,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正在此时,黛玉来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便说:“都睡下了,明儿再来吧!”黛玉强调:“是我,还不开么?”晴雯气头上,竟说:“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按社会角色理论来说,晴雯是赖大买来后“孝敬给贾家的”,当时的社会背景赋予晴雯的社会角色是奴才。作为一名奴才,社会赋予她的职责与义务就是忠于主子、效命于主子。而从晴雯的言行来看,晴雯对自身角色的认识和理解显然不够,也是对自身社会角色的不确定即角色确定不当。一是抱怨宝钗这样的贵客,二是拒客于门外,三是假传圣旨。晴雯的行为与自身角色不相适应。

2.晴雯角色扮演不清

从小说的描写中我们可明显看到晴雯性格的缺陷导致的角色不清。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晴雯经常挖苦人,挖苦袭人是常事,她讽刺过小红,对芳官服侍宝玉有过微词。“跌扇子风波”中,袭人来拉劝,说了一句“一时我不到,就有事故儿”,这晴雯又说:“自古以来,就是你一个人来服侍爷的,我们原没服侍过。因为你服侍得好,昨儿才挨窝心脚;我们不会服侍的,到明儿还不知是个什么罪呢!”晴雯又把宝玉踢袭人的事,搬过来讽刺挖苦袭人。同一件事,被晴雯随手削成一把双刃的剑,这边砍宝玉,那边砍袭人。这恐怕不仅仅是语言犀利、心直口快了。王夫人对她印象不好,也是碰上她有一次骂小丫头。她为人清高,不屑攀附权势,也看不得别人挖空心思往上爬的行径。

晴雯不仅骂人,对小丫头还动手打。第七十三回,宝玉挑灯夜读,一个小丫头坐着打盹儿,一头撞到壁上了,从迷糊中惊醒,“他怔怔地只当是晴雯打了他一下”,遂哭央道:“好姐姐,我再不敢了。”如果不是晴雯屡有出手打人之事,这小丫头何以做梦也梦到晴雯打她呢?鸳鸯、平儿、袭人位置都比她重要,但她们都十分注意收敛,从来不像晴雯这么张扬。那坠儿偷盗固然可恨,但用尖利的“一丈青”打得坠儿乱喊,也有点可怕。

由此可以看出,晴雯在社会角色扮演中存在着角色不清的状态。她性格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喜欢赌钱,喜欢挖苦人,一生气就迁怒于人,使性子,骂人,打人。赖嬷嬷对她的孙子说过一句话:“你哪里知道‘奴才’这两个字是怎么写的?”奴才不容易当,像晴雯这样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角色扮演不清,又岂能不招致“诽谤”?晴雯角色失调,缺乏角色认知能力和自知能力,如不能充分了解角色的职责范围等。如有评者指出“晴雯人品心术,都无可议,惟性情卞急,语言犀利”,“有过人之节,而不能以自藏,此自祸之媒也”。晴雯的悲剧,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她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太强,锋芒毕露,说话尖利,四面树敌,不顾他人的感受而导致的。

三、晴雯的自我同一性危机

依据自我同一性理论,我们进一步探析晴雯悲剧的深层次原因。《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关于她的身世有这样的交代:“这晴雯当日系赖大家用银子买的,那时晴雯才得十岁,尚未留头。因常跟赖嬷嬷进来,贾母见她生得伶俐标志,十分喜爱。故此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使唤,后来到了宝玉房里。这晴雯来时,也不记得家乡父母。”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及其存在状态,必定要受其自身先天和后天诸如生理、社会等内外因素的影响。来贾府之前,晴雯连“家乡父母”也不记得。由于缺乏家养,她对待各种问题,就往往越出规范,由着自己的性子,不大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果。那么来贾府之后呢?她人格的形成及其存在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1.美丽又能干

晴雯在大观园的丫头中一枝独秀。嫌恶晴雯的王夫人说她是“水蛇腰”“削肩膀”。凤姐曾这样总结:“若论这些丫头们相比起来,都没有晴雯生得好。”大观园是个美人的国度,在那儿被认为“生得好”,当有超群的美丽。她还“灵巧”,通过“补裘”即可充分证明。京城里那么多“能干裁缝”“绣匠”“做女工的”都不敢承接补裘的任务,怡红院里丫鬟成群,只有晴雯“会界线”,最后补得“若不留心,再看不出来的”,由此可见晴雯的能干。

2.自尊又自傲

晴雯补裘,一方面表现她的“灵巧”,另一方面把一个拼死也要抓住机遇、心高气傲的晴雯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王善保家的作为邢夫人的“陪房”,自嫁进贾府那一天起,就获得了“半个主子”的社会地位,可这位“半个主子”到大观园的时候,晴雯从不肯“趋奉他”。她的心高气傲使王善保家的“心里不自在”,所以在王夫人面前极力诋毁她。晴雯打骂小丫头,动不动挖苦讽刺人,其实也是她心高气傲的一种表现,也难怪袭人会在王夫人面前说:“有本事的人未免有些调歪。”

不仅如此,晴雯在直接能决定奴才生死的王夫人面前也是表现出一种自傲。例如第七十四回,因绣春囊之事欲抄检大观园,王夫人听信王善保家的谗言,先将晴雯叫来训话:“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着你,自然明儿揭你的皮!宝玉今日可好些?”晴雯一听如此说,只说:“我不大到宝玉房里去,又不常和宝玉在一处,好歹我不能知道,只问袭人、麝月两个。”王夫人道:“这就该打嘴!你难道是死人,要你们做什么!”晴雯道:“我原是跟老太太的人。因老太太说园里空大人少,宝玉害怕,所以拨了我去外间上夜,不过看屋子。我原回过我笨,不能扶持。老太太说:‘又不叫你管他的事,要伶俐的做什么。’我听了这话才去的。不过十天半个月之内,宝玉闷了大家顽一会子就散了。至于宝玉饮食起坐,上一层有老奶奶老妈妈们,下一层又有袭人、麝月、秋纹几个人。我闲着还要做老太太屋里的针线,所以宝玉的事不曾留心。太太既怪,从此我留心就是了。”在此我们看到,王夫人对晴雯的指责无外是“病西施”,看不惯的是她的“轻狂样”。而晴雯对王夫人的训问和指责是言辞犀利,软中带硬,还有意无意把老太太拿出来做靠山与王夫人针锋相对,语气中明显不服王夫人的管教,因为自己是“跟老太太的人”。她顶撞狐假虎威的王善保家的:“你说你是太太打发来的,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语气中也颇有以老太太为靠山的意味。晴雯的“心比天高”使她忘记了自己的“身为下贱”。

正如西园主人所说:“今夫已有殊色,而视他人之色皆不如己也,则傲心生;己有异能,而视他人之能皆不若己,而矜心起。”而“傲与矜并起,亦妒与谗俱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晴雯为众人所不容,更为统治者不容也就不足为奇了。

3.晴雯“优势”的丧失

按理说作为“买来的野孩子”,晴雯无疑是幸运的,既有着“美丽又能干”的先天优势,贾母也“十分喜爱”她生得“伶俐标志”,并且安排了她的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她的优势是如何丧失的呢?这里固然有“风流灵巧招人怨”的外在因素,如袭人说的“太太嫌她生的太好了,未免轻佻些,在太太是深知这样美人似的人必不安静,所以嫌她,像我们这样粗粗笨笨的人倒好”。但晴雯在贾府自我同一性扩散、混乱的危机也是造成悲剧的内在因素。根据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建立八大阶段的观点来看,晴雯在贾府的这段时间正好是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阶段。前文论述过,晴雯社会角色确立不当,角色不清,明明社会身份是奴才,内心却从不承认自己是奴才,正所谓“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因此晴雯养成了率性而为和心直口快的个性和单纯、清高而又自尊的人格特征。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从她上述的行为表现可以初步判定,晴雯在自我同一性形成的过程中遭遇的危机是同一性扩散,她过于自我。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感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以及了解自己与各种人、事、物的关系,以便能顺利地进入成年期,否则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如怀疑自我认识与他人对自己认识之间的一致性;做事情马虎,看不到努力工作与获得成就之间的关系。同一性混乱,还表现在对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看不清,要么持对立情绪,要么盲目顺从等。晴雯自我同一性扩散,过于自我,使她一味由着性子“掐尖要强”、四面树敌,使她不了解自己再有“殊色”,再有“异能”,毕竟社会角色是奴才。

晴雯从贾母身边到众丫鬟竞争激烈的怡红院中,社会生活环境改变了,由于她的自尊与自傲,她没有“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因为她的率性而为,因为她的心直口快以及种种性格的缺陷,更因为“晴雯对个人恩怨的高度关注是激发她种种反抗的终极原因”,她“追求平等的目光往往又只限于向自己的同类索取,以获得心理平衡。眼界的狭隘,使晴雯对平等的追求带有极强的个人意识,对同为沦落人的姐妹悲剧极少关注”。所以她没有“同一感”,她“孤立”,她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没有找到自己的“情感位置”,所以她产生了自我同一性危机。而这些是晴雯悲剧的深层次原因。

[1]王眦.红楼人物小谈[A].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2]梅苑.红楼梦的重要女性[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

[3]涂瀛.红楼梦论赞[A].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C].北京:中华书局,1963.

[4]西园主人.红楼梦论辩[A].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C].北京:中华书局,1963.

[5]陈永宏,陈默.晴雯悲剧作为社会悲剧思考时的多层次文化意蕴——晴雯悲剧成因组论之一[J].红楼梦学刊,1994(3).

作 者:

邓桃莉,鄂州职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红楼梦》研究。

编 辑:

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奴才晴雯王夫人
王夫人对贾宝玉婚姻方面的拒绝言语行为与她的心思
做奴才的不同境界
一切容忍都是为了和谐
试论薛宝钗、薛蟠、王夫人、王熙凤对薛姨妈形象的补充
试析《红楼梦》中王夫人的善与贤
最怕奴才管人才
做最好的自己
Values Education of Children from Teachers and Parents
铁锁链
晴雯之悔是在悔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