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乌托邦应当缓行

2017-07-12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19期
关键词:沙利文立论凯勒

近日,青岛市政府颁布《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其中提到“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惩戒,就是惩罚不规范行为,以示警戒,它是通过对不符合规范的行为的否定性的制裁,促进符合规范的意识和行为的产生。惩戒是在关爱的基础上,使用适度的处罚,来引起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警觉,促其进行自我教育,其出发点不是为了让学生产生痛苦和耻辱,而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如果爱是对孩子心灵的呵护的话,而适当的惩戒则是告诉他们:做人,要守规矩!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对老师安妮·沙利文饱含深情地描写道:“1887年3月3日,我的恩师——安妮·沙利文小姐来到了我家。那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我六岁零九个月。在那之前,我就像在迷雾中航行的小船,没有指南针,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其实,海伦·凯勒刚开始并不认可她的沙利文老师,无法与人沟通交流,孤苦无助的小海伦无法控制情绪,甚至有过对安妮·沙利文老师拳脚相向的危机时刻。沙利文老师就把海伦关在一个只有她和沙利文的房间里,发脾气也不管,不吃饭就让她饿着。两周后,她变成了一个温柔的孩子。

许多人追捧西方的教育,认为西方的教育重视人性、推崇自由民主。可是,你看过电影《伟大的丘吉尔》吗?这部电影呈现的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一贵族小学上一年级和二年级,犯校规得用藤条打光屁股。关于惩戒的一幕和现实的出入并不大。国外的惩戒制度會不会让你大吃一惊呢?

据说,在英国的贵族学校里还保留着一米长的桦木戒杖,专门用来惩戒违规学生的。因为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形成孩子独立性格的最大障碍。英国的家长往往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对孩子严加管束,让孩子明白不可以为所欲为。

在我国的教育领域里,一直都推崇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学校和老师是不能惩戒学生的。学生犯错误,老师哪怕只给学生一点轻微的惩罚,就仿佛是犯了滔天大罪,遭到家长的殴打辱骂甚至投诉,让老师感到很心寒。要知道,老师也是为你好,为你的孩子好啊,大气呵不得,你让老师怎么当?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教育需要激励,需要说服,也需要批评和惩戒。教育乌托邦应当缓行。

分类评分

1.内容项:文章围绕“教育不应当拒绝惩戒”展开阐述,从国外到国内,材料较丰富,论述集中,中心明确,对比鲜明。+16分。

2.表达项:语言规范,表意准确,特别是题目“教育乌托邦应当缓行”仿鲁迅的“费厄泼赖应当缓行”,恰到好处。+16分。

3.发展项:文章在形式上层次尚清晰,但第一段将引论和本论合而为一,引论和本论界限不明;本论部分多为事实列举,缺少分析阐述,且为同类叠加,没有层次上的深入和推进,思路原地踏足。+9分。

总计得分:41分。

升格建议

1.开头要简洁,将引论和本论分开。

第一段先引述材料,然后阐述什么是惩戒,在引述材料后即开始议论,将引论和本论合在一起,层次不清。建议在引述材料之后,增加一句评论性的话,如“为教育立法,肯定惩戒在教育中的地位,肯定惩戒教育的合法性,我为此举叫好”,表明观点,文段便结束。然后第二段以“何为惩戒?”开头,将第一段什么是惩戒的阐述作为第二段的内容。

入题简洁 层次分明 +4分。

2.增加理性分析的内容,丰富论证层次。

在什么是惩戒的阐述之后,增加一段教育为什么需要惩戒的理论阐述,丰富文章的内容、层次和论证手段。例如:

教育需要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教育当然应当坚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但是教育不能只有说服教育,还应当有批评和惩戒。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对真理道义的敬畏之心。不作说服教育,人心无以生“敬”;没有批评惩戒,则人心无以生“畏”。考试前没有考纪方面的宣传教育,人们就会无视考场规则;而不惩处违纪者,守纪者也会渐渐心生怠慢。有敬有畏,有敢有惧,才是健全的人;有奖有惩,赏罚分明,才是健全的教育。

说理充分 层次丰富 +5分

3.压缩叙述性文字,合并同质论据。

二至四段,叙述性文字过多,且为正面论证的三个国外事例,属于同质材料,建议压缩为一段。例如:

海伦·凯勒就曾经被她的老师沙利文做过关禁闭的惩戒。海伦·凯勒刚开始并不认可她的沙利文老师,沙利文老师就把海伦关在一座只有她和沙利文的房间里,发脾气也不管,不吃饭就让她饿着。正是这样的惩戒矫正了海伦的不羁,最终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女性。其实,在国外,教育从不拒绝惩戒,就连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因犯校规而挨过用藤条打屁股的惩戒,在英国的贵族学校里还保留着一米长的桦木戒杖。

详略得当 述例简洁 +3分

4.突出教育拒绝惩戒的社会危害,提升立论的高度。

第五段诉说教师委屈的成分较多,立论高度不够,宜从时代和社会的角度来阐述教育拒绝惩戒的危害。例如:

在我国的教育领域里,一直都推崇激励教育、赏识教育,然而事实证明,一味地追求道德教化效果并不理想。相关制度对犯错的学生过于宽容,导致学生及家长“维权意识”越来越强,老师哪怕只给学生一点轻微的惩罚,就仿佛是犯了滔天大罪,遭到家长的殴打辱骂甚至投诉。为了不招惹麻烦,有的老师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犯错学生,往往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任由其一步步滑向错误的深渊,这样的教育绝对是民族的悲哀。

高屋建瓴 立论深刻 +3分

5.增加辨证分析,让立论更全面更客观。

全文围绕“教育不能拒绝惩戒”展开阐述,缺少一些辨证分析,建议在倒数第二段增加如下内容:

当然,凡事有度,教育惩戒也应当有所限制。首先,惩戒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学生,而不是为了发泄对学生的不满。其次,惩戒应当以不伤害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为原则,任何侮辱人格、伤害尊严的做法绝对禁止。再次,惩戒应当有明确的规定和程序,不应当是随心所欲的行为。

辨证分析 客观公允 +3分

升格后得分:59分。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沙利文立论凯勒
名人名言
被雷劈七次的人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梦想做“完美母亲”,更难成为好母亲
沙利文 最后的裸拳拳王
从“分离论”到“中立论”——美国宪法中的政教分离
胡永盛教授从脾胃立论辨治疑难杂症
横看成岭侧成峰——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
爱之声
礼之于性——以《荀子礼学研究》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