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客为主,反生为师

2017-07-12朱卫国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6期

朱卫国

摘 要:在五年制师范语文学习中,现代文阅读能力是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之一。但被动式的学习会抑制这一能力的发展,而“自读授课法”,能让学生反客为主,在体验感悟中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五年制师范 现代文阅读能力 “自读授课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16-02

阅读包括现代文阅读,应该是学习者的个性化行为,他们在阅读活动之中具有一定独立性与自主性,有所体验,获得感悟。特别是在五年制师范生语文教学中,“学以致用”是根本目的,教师要强化学生自学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培养,如此才能推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使其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反之,缺乏自学能力,阅读水平不高,今后职业发展也会有所受限。所以,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反客为主”,置身其中,唤醒潜在能量,主动探求与获取知识,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会得以提升。

而“自读授课法”就是不错的选择。即给学生选取一些有清晰结构、常见表现手法、内容难度不大的课文,使其自读,课前做好备课,然后在课堂上由学生自主讲授,集体交流讨论。教师则从旁引导与点拨,总结与归纳,指出亮点与有待改善之处。对自读授课的文章,可从单元自读课文中选择,让学生反客为主,被动变主动;或者由讲读课文中选取一些经典段落,让同学们在老师帮扶下自读自讲,将学习还原为自主探求的开心过程,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1 教师示范,指导方法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老师示范,可给同学更直观的刺激,使其细致而真实的感受阅读过程和具体方法,加强对难点内容的了解,模仿把握有关技能,给后续自讲打好基础。另外,在五年制师范学习中,学生是由初中毕业进入学校的,此时的他们在知识、阅历、学习方法与能力等方面都有待提升。而现代文阅读本身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尽管师范生在开学不久后对有关教学的知识有所接触,但到三年级才能真正学习“教学教法”。所以,展开“自读授课法”之前,教师先要利用好“示范课”,结合教学重难点“精设精讲”,简要分析上课要求,给学生直观“示范”,并鼓励他们敢于创新,不拘泥于形式,不要机械模仿,而是结合具体实际创造性操作。

如,教学现代文《内蒙访古》时,第一部分内容可由老师先行示范,给学生说明本课的有关学习方法,并将教学要求用幻灯片投影出来,使其注意与参考。然后教师紧扣教学要求,边授课边分步骤具体讲析与示范。比如为让学生梳理好文章思路,可借助列表方式将作者的游踪板书出来,一目了然。同时,根据学生阅读文章出现的质疑点,进行交流与讨论,如此给同学们呈现一堂方法灵活、思路清晰的示范课,给他们后面自读讲授提供方法指导与参考。然后让学生自读讲授第二部分内容。这样,有了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才能踊跃参与,有模有样的展开自读授课,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

2 学生自读,自主讲课

在师范语文阅读教学中,经过教师示范指导后,就可以进入学生自读与自主讲课的环节。此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好自读任务,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有方向的自主学习。同时,引导學生依据所给的“自读提示”、教材中的“课文注释”、现代文的文体特点等相关资料,自主列出本课的自读重点。对于重点较多的现代文自读课文,可灵活采取重点突破或者全面把握的方式。当然,在最初自读训练时,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以及自读效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小组,集体备课,相互促进。教师则从旁适时指导,让学生掌握多元化的自读方法,学会如何备课,创新教学方式等等,如引入电教化手段展开自主授课;运用讨论合作式模式进行互动授课等等。

当然,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每位学生都有上台讲课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推荐或者老师提名等方式来确定讲课人,并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不同人数的讲课人。这样,可以让学生反客为主,当当“老师”,由以前的被动听变成主动讲。由于是学生授课,其他同学就不会那么紧张,会更认真地听讲,更踊跃的参与,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个人见解。同时,因为有多个学生讲课,他们对文本的研读就会有所差异,授课重点与方式也就有所不同,形成对比,互相补充,更好地把握课本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如学习现代散文《荷塘月色》时,有的学生重点分析本文的写作方法与特色,有的学生对本文的主题进行了探究,有的学生抓住语言特色的深入研读……这样,经过不同学生的多元化研读与自讲,可以使其在各抒己见中比较、碰撞,完善“教案”,一起完成课文的学习。

3 讨论交流,加深理解

讨论交流是“自读授课法”中非常重要一环,有助于调动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发兴趣,激活思维,促使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提升表达能力。反之,倘若教师总是自己周密设计问题,严谨分析问题,学生看似“听懂了”,却不知其所以然。另外,师范生个人生活经历、人生体验不同,对文本理解就会有所区别,会产生不同的质疑与问题。所以,教师要重视讨论交流环节的开展,让学生围绕所学的现代文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在七嘴八舌中点燃思维与智慧火花,提高鉴赏与质疑能力,增强现代文阅读能力。再者,在上台讲课之前,因为学生都是备好“教案”的,虽然他们对课文的领悟不同,但都有自己的看法,有话可讲,讨论交流也就绝非难事。

而讨论交流的方式,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如当学生自讲时,问题的答案引起其他同学质疑时,可引导全班展开讨论,深化认识;当学生讲课后,语文老师针对某些问题,引导学生集中讨论,特别是有的同学对教材研读比较浅显,一言两语就结束讲课,这时,教师可就此重点进行点拨,引领其他同学深入探讨,加深理解,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如学习《荷塘月色》文时,让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并围绕若干问题完成小论文,课堂上每组推选一位学生发表论点,班上其他同学可提出疑问。如关于这篇文章抒发的情感,有的学生认为是抒发人生苦闷,由创作背景与开头的“”可看出。有的学生持反对意见,认为是写作者沉浸在荷塘月色中的喜悦心情。这样,通过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深化对文本内容与语言的理解,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

4 总结归纳,点出不足

在“自读授课法”中,总结归纳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有“画龙点睛”之效。学生自讲与讨论后,老师可由如下方面进行总结归纳:点评与总结学生自读自讲的内容、授课的方式、课堂板书以及教态,发掘亮点,予以表扬,激励学生讲课积极性。同时,指出学生讲课中存在的不足与改进策略;针对教材重难点以及交流讨论中的疑点展开纠偏补漏,助其突破难点,抓住重点,掌握现代文研读方式与教学方法,巩固训练成果,提升阅读水平,给未来职业生涯铺垫基础。

当然,若要充分发挥总结作用,教师自己也要在课前仔细研读教材,充分预设课堂中一些问题与意外现象,以便机智应对同学们讨论与自讲中的“不测”。同时,在学生讲课时,老师就要认认真真地在台下当好“学生”,专心“听课”,如此才能发现问题所在,更恰如其分地评估学生的讨论与讲课。比如有的学生在讲课时,展示的资料过多,占用大量时间。在总结环节,教师就要引导其关注重点,有所取舍,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

总之,在五年制师范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而合理的运用“自读授课法”,让学生适时的“反客为主”, 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体验当老师的感觉,从而更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力性,将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学以致用,给今后教育教学打好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程静.如何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的能力[J].文学教育(下),2011.8.

[2] 李达菲.浅谈小教大专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应具备的语文教学技能[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