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7篇医学论文被撤,国际形象出丑谁之错

2017-07-12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医学论文诚信学术期刊

沒有真实,所有科学俱为谎言;没有科学,所有未来皆为虚幻

4月20日,世界最大学术出版机构之一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发布撤稿声明,宣布撤消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于2012年至2016年发表的107篇论文,此次107篇论文作者全部和中国研究机构有关,并创下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其“纪录”创得让人触目惊心。撤稿原因在于,论文作者通过第三方作弊中介投稿,伪造虚假同行评审,变相“助推”论文发表。如果说这是一起灾难性的国际丑闻,恐怕并不为过。中国医生的学术诚信,大约会因此在国际上迎来冰点。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2015年3月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撤销旗下12种期刊的43篇论文,其中41篇来自中国作者;同年8月,斯普林格出版社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的64篇论文,全部来自中国作者。撤稿的原因均是这些论文在“同行评审”过程中造假。据公开报道显示,中国作者每年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早已突破10万篇,在被国际公认为“论文大国”的同时,因造假等各种原因造成的撤稿等“丑闻”也是接连不断,即便是没有曝出问题的论文,被引用次数在所有发表论文国家中也是“倒数”,甚至连中科院院士都直言,“我国论文90%以上是垃圾论文”。“论文大国”非但没有成为“学术大国”“学术强国”,反而与抄袭、造假、撤稿等如影随形,不但败坏了中国学术界的形象,更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阻碍了国家的科技进步甚至创新步伐。

107篇被撤稿的论文,主要集中在医学论文领域,且涉及人员中绝大多数为临床科室医生。有人认为,僵化的职称评审制度是早已埋下的导火索,“评职称时,做一千台手术不如发一篇SCI论文”。职称评审与论文发表数量挂钩,“为发文章养小白鼠,没心思投入临床训练”已经成为医疗界诟病的问题之一。并且在一线疲于奔命的医生无暇写论文,提供润色甚至代发服务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就成了不可避免的捷径。但制度的缺陷并不足以成为不端行为的借口。在学术造假面前,这充其量只是一个遮羞布。面对利益诱惑,医生们的不能自律,依然是主要的原因。

媒体评点:科学研究是揭示真相、发现真理的神圣事业,真实诚信是其基本准则。论文造假的危害不仅在于损害了中国科技界在国际上的声誉,也不仅在于导致低水平研究重复、垃圾论文成堆,更为严重的后果是消解了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学术规则,侵蚀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可以说,捍卫真实就是捍卫科学的生命,纵容造假就是损害科学的未来。科技界只有正视问题、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真正解决学术不端行为,我们才会有能力涤荡浮躁之气、建设科技强国。(赵永新《人民日报》)

话题拓展:求真求实;科学精神;职业道德;整治学术不良风气;如何重塑中国学术诚信声誉;坦诚问题,革除积弊;责任与担当;警醒与反思;以改革推动制度完善……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

猜你喜欢

医学论文诚信学术期刊
医学论文中引言的写法
医学论文中引言的写法
医学论文中引言的写法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医学论文中引言的写法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