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切实际的扶贫

2017-07-12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28期
关键词:水坝对口养老院

前不久,笔者到联系的贫困村走访几位村主干,问及村里存在的困难,几乎众口一致要求建一座桥梁与挡水坝合二为一的工程,以彻底解决村里的饮水及灌溉问题。我们粗略估算,要完成这项工程及配套,所需资金至少在千万元以上。更大的问题在于,此项工程即使建成,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为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去了广东务工,田地大多荒芜无人耕种,包括将来村里的自来水工程,也面临一个巨大的浪费。

将我们的想法跟村干们一说,几位年长的村干想不通,坚持要求工程尽快上马,说只有生活条件改善了,年轻人才会回来。而我们从村里的多位年轻人那儿了解到的情况,与老村干们的想法相反。不少年轻人在县里或市里供了房,他们只是逢年过节回家看看,基本都不愿回到穷山沟定居。老人们帮他们建在村里的新房,二楼以上多数是闲置的。包括年轻人的下一代,虽然都由老人们带着,但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迟早会想办法跳出农门。村里留守老年人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当务之急,是建一个上规模和档次的养老院。而这项投资,仅需桥梁和挡水坝工程的一半都不到。

村里目前虽然有一座养老院,设施却极其简陋,里面住着相邻三个村20多位五保户,只有两位年纪60多岁的卫生员帮着打理,且管护、医疗条件严重不足。由于服务不到位,老人大多也不安心在那儿住。随着年纪增大、身体不便,需要养老院的村民越来越多,但许多老人恋家观念重,宁愿待在潮湿破旧的危房,也不肯住進养老院,成了村里不愿改建养老院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外出的年轻人,却迫切希望建一个上档次的养老院,他们甚至表示愿意出点钱,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

由于务工青年不属于脱贫对象,没有发言权和签字权。按地方精准扶贫考核办的要求,贫困户脱贫,必须由结对的贫困户签字同意,这些对象又多为留守老人,不答应他们的条件,脱贫这关是没办法过的。此外,经过几年对口扶持,不少得到好处的贫困户不愿脱贫,有意找由头拖延,有的还附带一些不合理要求,逼得牵头单位只能想办法委曲求全。除了物资上的供给,每名对口扶贫干部还要背诵一本厚达90多页的扶贫手册,里面的内容既不是什么专业知识,也不是扶贫理论,而是上级统一编印的扶贫脱贫问答,同时另附通知:扶贫对象要熟练说出结对帮扶的姓名、职务、单位、手机号,对口扶贫干部要做“问不倒”先生,做到对脱贫攻坚对象的情况、扶贫手册内容脱口而出,对答如流,否则会在考核中扣分。

精准扶贫是中央的大政方针,事关国计民生。但一些基层部门生搬硬套,机械地出台不切实际的扶贫考核指标,将一部好经念歪了。尤其是很多耗费巨资的扶贫项目,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和具体论证,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一些急需要改善的地方,又缺乏资金投入。脱离实际的扶贫后果,使得一些贫困村仅仅多了一层表面的风光,背离了真正意义的小康生活。

湖南 蒋平

猜你喜欢

水坝对口养老院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筑水坝
对口帮扶这一年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老太太养老院
世界上壮观的水坝(下)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对口支援的6篇“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