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堂充满教学智慧的语文课
——评王燕校长《松树和青藤》一课的教学

2017-07-12曹外清

湖南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心情

文︳曹外清

一堂充满教学智慧的语文课
——评王燕校长《松树和青藤》一课的教学

文︳曹外清

听完王燕校长的课,毫不夸张地说,她一站到讲台上,就变成了精彩语文课的化身: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声情并茂的朗读,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体现了丰富的教学智慧。这是王燕校长深厚语文内功的表现。

一、解开阅读教学的密码,让学生掌握方法,豁然开朗。

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到底教什么,怎么教,才能让学生既掌握方法,又能从中受到教益?王燕校长一开始就通过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同一句话,通过教师不同表情、声音的朗读,体现出说话人的不同心情。这样的开头,既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紧扣整堂课的主题。这一设计,可谓匠心独具。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抓住课文句子的关键词作为说话人心情的提示语,例如:微弱、不耐烦、兴高采烈等等。这一密码的掌握,对帮助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好地体会了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可谓“提领而顿,百毛就顺”。

二、独辟蹊径,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以读促悟。

一般的语文课常以问答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而王燕校长独辟蹊径,以读为主旋律:抓关键词读,学生单个读,分角色读,师生共读,分小组合作读……在抓关键词读的环节,教师让学生反复读,直到读出人物应有的情感、心情。例如:

师:你能用“兴高采烈”的语气来读一读这段话吗?

生:小青藤也兴高采烈地嚷开了:“啊,太美了,我看到了辽阔的大海,绿色的岛屿,还有航船上飘扬的旗帜……”

师:怎么样?

生:还是不够。

师:还不够是吧?那谁再来试试?

这种多层次、多形式的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来来回回行走于文字间,把文字涵泳于口舌间,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和形象自然清晰明了。一堂好课让人如沫春风。

三、文道合一,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涵泳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

语文教学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它既要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又要能从中体会课文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王燕校长不是通过灌输的方式让学生记住课文的中心思想,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悟。例如:

师: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小青藤、小松树、小杉树这三位植物朋友,你喜欢谁?为什么?

生:我喜欢小松树,因为它乐于助人。(师板书:乐于助人)

生:我喜欢小青藤,因为它很懂礼貌。(师板书:懂礼貌)

生:我喜欢小青藤,因为它坚持不懈。(师板书:坚持不懈)

师:有没有喜欢小杉树的?

生:有,虽然它做的事很过分,但是后面它知道自己错了。

教师没有问学生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而是让学生回答:小青藤、小松树、小杉树这三位植物朋友,你喜欢谁?为什么?学生从自己的理解中谈感受,发自内心,真正收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猜你喜欢

心情
小诗心情
吃饭心情比吃什么更重要
换个心情
画一个好心情
画心情
画心情
写好自己的心情
天天有个好心情
玩出夏日好心情
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