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美育深入灵魂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向罗生访谈

2017-07-12刘良初熊妹谭冀俊

湖南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学科

本刊记者︳刘良 初熊妹 谭冀俊

当美育深入灵魂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向罗生访谈

本刊记者︳刘良 初熊妹 谭冀俊

在风景宜人的湘南重镇郴州,有一所专门培养幼儿教师的高等院校——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进入学校,你会立刻感受到学校优美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你看到的是师生们脸上洋溢着的乐观向上、求真向美的神情,他们仿佛生活在乐园中。而这一切,缘于学校实施数年的“美育工程”。

近日,记者(以下简称“记”)就美育这一专题,采访了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向罗生(以下简称“向”)。

美是未来最重要的竞争力

记:向书记您好,当前,大学生精神内涵的塑造是全社会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当前教育中的一个难题。作为学校的党委书记、学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您是如何想到用美育作为突破口来破解这一难题的?

向:的确,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比我们当年更丰富,也更复杂。总体说来,我们的学生是有追求、有上进心的群体,但也不能否认,部分学生确实存在信仰缺失、思想迷茫的状况,抽烟、喝酒、沉溺网络、过一天日子撞一天钟的情况并不少见。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内容与方式上都显得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教育效果欠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直在思索,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学生们对新奇事情,对艺术,有着非常大的热情。往深层次想,他们的这种追求不就是对美的追求吗?

记: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的追求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

向:是啊,恰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把美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十分重视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我想,美育不应该只是单个学科建设的问题,而应该提升到整个学校全局工作的高度,体现到整个学校工作中去。

记:从单一的学科属性,到全校师生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美育在您这儿的地位发生了质的飞跃。

向:是的。不少人认为美育是一门课程,美育教师就是和语文教师、物理教师类似的学科教师。如果这样理解,美育工作就容易走偏。美育不只是一门课程,而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美育是实现这个任务的重要途径。

记: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美是未来最重要的竞争力。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缺乏审美能力的人。

向:这话说得深刻!未来,没有美的认知能力,缺乏审美的眼光和品位,确实会成为新时代的文盲。未来,我们关心的,不是吃不吃得饱的问题,而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吃,吃什么更健康、更有情调的问题;不是穿不穿得暖的问题,而是穿什么更舒适、更美丽的问题;不是有不有地方住的问题,而是住的地方是不是更环保、更美观的问题。一句话,我们关心的,是生活品质问题,是美的问题。

记:美育虽然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整体上看,美育依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人们对美育的认识仍然模糊。

向:蔡元培先生早就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可见,美育既是美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我想,美育不是一项专业技术,而是每一个人应具备的一种素养。美育的目标不是培养专门的艺术家,而是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引导他们积极关怀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情怀。

记:作为一所培养未来幼师的师范院校,提倡美育,意义更为重大。

向:美育对师范院校的特殊意义是由其特殊的培养对象决定的。师范院校培养的是未来的教师,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从事教育工作,他们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递者,也是美的传播者、引导者。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萼说,“美育对于师范大学的重要意义在于播下种子,让师范生树立美育意识和自觉,将来在教育一线播撒到广大学生中去,开花结果。”

而我们学校的学生与一般的高等院校学生又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年龄更小,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引导他们用美的眼睛去发现,用美的心灵去感知,陶冶其性情,净化其心灵,具有深远意义。

美育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源自学科自身的

记:我们注意到,学校进门有“崇智尚美、立德树人”八个大字。

向:这是我们学校的校训。你们如果深入了解就会知道,它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渗透到了每位师生的内心,内化成了他们行为的准则。

记:通过“崇智尚美”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向:是的,我们以“立德树人”为最终目标,以“崇智尚美”为办学特色,开展了为期数年的“尚美教育”,可以说,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到了实处,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提升了学生认识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记:您能介绍一下学校这些年在美育上的努力吗?

向:一是我们构建了全面系统的美育课程体系。美育不单单是美育学科教师的工作,也是全校所有学科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二是建立了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每一位教师,每一位行政人员,都是这个体系的评价对象。评价考核的结果跟所有人的职务职称、绩效待遇、评先评优等直接挂钩。我们的美育不是口号,而是动真格的;不是部分参与,而是全员参与、不留死角的。

记:学校是如何构建美育课程体系的?

向:我校通过美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让美育深入到每一门专业课程中。比如,我们按照教育部专业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设了音乐(含器乐)、美术、舞蹈、戏剧等传统美育课程。我们鼓励并支持本校教师根据学校优势和特点,开发编写适合我校实际教育需要的师范院校美育教材。例如,我校吴丽老师自编了《幼儿教师礼仪》教材,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效果非常好,已准备出版。我们的校本教材《师范美育》的课程教学大纲已经学校党委会研究审定,学校将遴选编写人员尽快完成教材编写。《师范美育》是培养师范类学生具备基本的美学与美育理论知识、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塑造能力、较高的实施美育能力的课程。它重视美学、美育理论向审美实践与审美教育实践能力的转化,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及学科融合性。我相信,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形成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记:其他学科是如何挖掘其所蕴涵的美育资源的?

向:我们要求所有学科都要体现美育。比如,物理学科中有没有美育?有!例如,在一般人看来,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而深奥难学的学科,但为什么陈景润却那样痴迷于它,在酷热难当的夏天躲在斗室挥汗如雨地演算?那是因为他发现了数学的美!这种美深深吸引了他,使他忘了周遭的世界。这就是学科美的力量。

每一门学科都有它自身的美。你觉得它枯燥难懂,那是你没有深入进去,没有发现它的美。每一门学科的教师都要下大力气,去发现自己所任教的学科的美,自己喜欢上这门学科,然后将它的美传达给学生。你自己都没有发现所教学科的美,你怎么会爱上这门学科?又何谈将其中的美传达给学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将美育渗透到每一门学科,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准确。应该说,每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美,教师要深入进去,发现它的美,感受它的美,然后传达它的美。这样,这门学科的美育,才不是牵强的,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发自学科自身的。

记:您的见解非常深刻!我们发现,有的学科教师觉得,我又不是教美育的,我是教机械的,我是教生物的,我是教化学的,它与美育有何相干?其实,真正的学科教学,应该是美的教学。当你发现了这门学科的美,你就会爱上它,并将这种热爱传递给学生。当学生也能感受这门学科的美,进而爱上它时,教学就真正成功了。

向:所以说,教师是美育的直接践行者,是美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记:那么,学校是怎样强化这支美育队伍的?

向:首先,加强美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美育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所有任课教师都要求在本学科课程教学中结合美育进行教学。同时,各学科又要培养专职美育教师,通过专业美育讲座、美育实践活动指导等形式推广美育。

其次,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美育师资整体素质。鼓励教师参与美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支持教师合作开发开设美育课程,倡导跨学科合作。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和新老教师互帮互助机制。搭建美育课堂教学交流和教学技能培训平台,加强经验交流与培训,促进美育师资队伍均衡发展。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加大美育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提高美育教师整体素质。

第三,整合资源充实美育教学力量。学校鼓励和引导学生成立各种社团和艺术兴趣小组,并组织选派优秀文化艺术教师积极参与和指导他们开展“结对子”活动。邀请专家讲学团进校开设专题美育讲座。聘请艺术家和民间艺人进校园,成立相关工作室。

美育工作的成败,教师是关键。只有教师具备了认识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其美育意识和自觉,才能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将美的种子播撒到孩子心中。

记:一项工作的效果如何,最后都要落到评价上来,学校是如何建立美育的评价体系的?

向:学校有一套系统的考评指标,它不单只对学科教师,也包括学校行政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即全体教职员工。当然,课堂是美育的主战场,教师是美育的主力军。教师要将美育体现到教学计划、写进教案、融入课堂,各系部要将美育作为教学常规检查、学生评教活动、教研组评比及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指标。我们的目标是,努力让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因此,我们强调进行科学的、全面的顶层设计,从而构建与德育、智育、体育协调发展的“大美育”格局。

“大美育”格局的构建与学校领导班子真诚团结,全体教师形成共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很大的关系。没有大家的齐心协力,单靠少数人是难以完成这一宏大工程的。

记:我们看到,学校开设了“崇智尚美”微信平台,学校《青藤报》上有关于美育的报道、文章等,学校网站有专门的“美育”栏目,还有许许多多的美育讲座、活动等。

向:学校对美育的宣传是全方位的,意在让美育深入人心。我们说,课堂是实施美育的主阵地,但并不是唯一的阵地,课外同样是美育的重要补充。近年,我校每月举办一次“美育讲坛”,我们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了《美与审美》《社会与生活美》《体育与美》《音乐与美》等专题讲座。例如,《体育与美》讲述了体育与美的关系、美对体育的影响和作用及体育美的表现等。这些讲座不仅使学生认识到美潜藏于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还提高了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提升了他们的审美境界。

与此同时,我们注重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亮化,教室寝室布置的审美化、人性化,班风、校风、学风、教风的和谐化、清新化,最大限度发挥课堂和环境育人的双重效力,让美育在自觉和不自觉中生发。我们期待,每一位师生都能感觉自己生活在一座“美的乐园”中。

塑造“认识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人

记:在校园里,有的学生在跳健美操,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参加合唱团……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展现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美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风貌促使其他人不自觉想要参与其中,展现自己、充实自己。它触动人去追求美,包括美的外形、美的内在气质。这就是一种美的感染力吧!

向:是的。同样做一件事,有没有美的认知,其内心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打个比方,车间里流水线上两个车工,一个认为他所做的零件非常精美,装到汽车上、飞机上、轮船上,成为美的重要部分,他是在创造美,那么,他一定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他的工作是一种享受;而另外一个则认为,他的工作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不得已而为之,那么,他就会对这项工作感觉疲惫、沮丧,他就会觉得时间非常难熬。

记:我们也看到,同样是学校羽毛球教练和学员,他们在训练时与别的人也许没有什么区别,但他们内心有了美的认知,脸上洋溢的是乐观、从容的神情。他们认识到,他们的训练能展示美的形体,表现力的健美。到比赛时,他们自己就变成了美的化身,带给观众美的享受。

向:对啊!这就是美育的力量!

记:实践证明,那种说教的教育方式,学生容易产生排斥心理,从而使教育目标无法实现。

向:只有将教育目标变成学生内心的真正需要,变成学生的追求,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收到教育的效果。在我们学校,美育真正成了每一位师生的内在需要,可以说,它已经深入到每一位师生的灵魂。

记:我们在社会上时常能看到,一些人长得挺美,但行为却令人不齿。

向:那些人的行为,没有体现出真与善,所以不是美。对美的追求,是建立在真与善的基础上的,假与恶的东西肯定不会是美的。所以,美育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可以涵盖每个人精神世界的大部分领域,对美的追求可以变成一个人的信仰。

记:一个人如果有信仰、有追求,那么,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向:的确,对美的追求应该成为我们学校每一位师生的信仰。我曾询问过一些学生对学校美育实践活动的感受,他们非常真诚地告诉我,在这些活动中,他们不仅感受到了各种各样美的形态,更重要的是体悟到了美的精神,比如,不论风雨坚持训练的毅力、团队同进同退的协作意识等。初等教育系小学教育专业大四学生高玉萍的感受让我印象深刻。她说,因为学校的美育,她在课堂上,在学校活动中,对美有了更多的认识,有了美的体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她也要把这种美传递给更多的孩子。

记:美育确实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向:是的。它推动了教学改革发展。课堂教学上,教师更认真了。因为,他们要成为美的发现者、传播者,他们就要深入钻研教材,从中发现美;他们要使这一门功课受到学生欢迎,就要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这门功课的美。在科研方面,仅去年我校发表的学术论文比前几年的总和还多,其中40%与美育相关。这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专业建设与发展。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了。要让学生喜欢你这位教师,喜欢你这门学科,你得花功夫啊。所以,教师们比以前工作更积极,动脑筋,想点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过去,学校的工作任务需要硬性指定、分派,效果还不那么好。现在,考评机制变了,大家都坐不住了,争着抢着要做工作、做课题、写论文。

学生德智体美得到了全面发展。通过一系列美育课程的学习和美育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打架的少了,爱读书的多了,寝室干净了,好管理了。去年,我们的学生参加郴州大型外景剧《苏仙飞天》的演出,因为专业过硬、能吃苦、讲纪律,好评如潮。

学校形象也树立起来了。前些年,学校招生还很困难,现在,我们招生的门槛越来越高了。今年单招200人,报名的人数达到700多人。以前每年都有好几个青年教师提出要调离,怎么说都留不住,现在老师们没有这种想法了。大家劲头很足,对学校的未来充满期待。

关键的一点是,我们的教师在塑造“认识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认识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人。这也许就是美育带来的最大变化吧!

向罗生,1965年生,湖南安乡人,数学教育硕士,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历任共青团湖南省委青工部科长、权益部副部长、办公室主任,永兴县委副书记,安仁县长,郴州经济开发区主任和郴州市发改委主任等职,著有《城市群发展管理》《城市文化竞争力》和新诗集《石阶上的花朵》等,为湖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约评论员。

本期嘉宾

曹外清:永兴县教育局党委书记。

1974年1月生,大学文化,1998年9月起担任永兴县第四中学高中语文教师,多次在市县语文教师比武中获奖,2001年7月考入永兴县委组织部工作,历任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副部长等职,2017年3月起担任永兴县教育局党委书记职务。任现职以来,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了解师生需求,着眼全局,注重人性化、信息化、终身化的教育,致力于将永兴教育做强做大,为实现教育强县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王燕:永兴县五星学校校长。

1970年1月生,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湖南省普通话测试员,郴州市第二、四、五届人大代表,曾获全国、省、市、县各级各类奖励三十余次。多次参加各级教学比武、观摩活动,成绩优秀,是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省级课题主持人,多篇论文在省市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注提实验工作者”、“全国先进教研工作者”、“湖南省优秀教师”、“郴州市优秀校长”、“永兴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超学科”来啦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