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门立雪与海丝文化的千古传承

2017-07-12游良耀福建省游酢研究会副秘书长

海峡影艺 2017年1期
关键词:朱熹书院文化

文/游良耀 福建省游酢研究会副秘书长

程门立雪与海丝文化的千古传承

文/游良耀 福建省游酢研究会副秘书长

一个文化的伟大,在于它千古不朽,在于它能为社会输送正能量,“程门立雪”文化就是这样的千古不朽。

“程门立雪”是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典范,是中华教育史上的千古美谈,歌唱的是游酢、杨时求知若渴、尊师重道的情景,它是游杨留给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程门立雪”文化的精髓就是尊师重道。尊师重道是一个人获得知识、立于社会的基本条件和必备品质。

游酢、杨时正因为“程门立雪”,同时成为二程高弟,成为“倡道东南”,开闽学先河,三传至朱熹而集理学之大成的“闽学鼻祖”。朱熹、游酢、杨时同二程、张载被元代朝廷确立为理学六君子,从祀北京周子祠,成为福建同被孔庙和周子祠从祀的三大理学家。

“程门立雪”典故,最早传播者是侯仲良,他在《侯子雅言》对游杨程门立雪的事迹予以记载。侯仲良是二程的舅舅侯可之子,和二程是表兄弟加师生的关系。因此,《侯子雅言》记载的“程门立雪’是最真实可信的。程颐的另一个学生尹焞《涪陵记善录》也记载了游杨立雪(南宋祝穆编《事文类聚》前集卷二十三引),此书是尹焞晚年的语录集,由他的学生冯忠恕编纂整理。可见,“程门立雪”典故在北宋就得到大力弘扬。

南宋时,“程门立雪”传播达到高峰,首推者就是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朱熹首先在《伊川先生年谱》中记载了“程门立雪”,其原文:“游定夫、杨中立来见伊川。一日先生坐而瞑目,二子侍立不敢去。久之,先生乃顾曰:‘二子犹在此乎?日暮矣,姑就舍。’二子者退,则门外雪深尺馀矣。其严厉如此。”

朱熹在任泉州同安主簿、漳州知府期间,大力弘扬“程门立雪”尊师重道精神,使闽南地区成为崇文重教、科举鼎盛的理学开宗地,促成海上丝绸之路从此起航。

同时,“程门立雪”典故也倍受历代文学家、学者的喜爱。较有代表性的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周叙、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孙梨、著名学者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石立善等三位名家对“程门立雪”的解读。周叙在被神话的惠可立雪断臂故事感动之余,马上连想到发生在洛阳程颐门前的游酢杨时拜师立雪的真实典故。“予因叹曰:‘昔游定夫、杨中立立雪于程门,卒传其道。惠可学佛法亦然。使世之为弟子者皆若此,其学讵(jù,岂,怎)有不成者邪’(yé, 古同“耶”,疑问词 yé <助>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在这里,周叙首先是将游杨《程门立雪》的典故视为惠可立雪断臂的效仿行为。其次是把游杨的《程门立雪》作为求学弟子成功的要诀,如果世上的求学者都象游酢、杨时那样尊师拜学,哪还有谁学不成功呢?

当今,又逢“程门立雪”传播的新高峰。游酢后裔、程门立雪传人游嘉瑞,经过二十多年的倡导和弘扬,2017年1月11日,“程门立雪传说”被列为福建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程门立雪”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熹是“程门立雪”的忠实践行者

朱熹对游酢非常尊敬、极为崇拜,并深受游酢理学思想之影响。“程门立雪”第一主人翁游酢,成为最受朱熹尊重的“闽学鼻祖”。因为游酢携杨时“程门立雪”的尊师重教精神感动了朱熹;因为游酢的道南是朱子学的源头活水;因为游酢最早在武夷山传道,具有率先开创闽学先河的大功德;更是因为朱熹是经游酢传胡安国传胡宪(朱熹遵父嘱师事胡宪最久),再经杨时传罗从彦传李侗至朱熹集大成的三传第子。

一、朱熹对“程门立雪”的记载最完整且弘扬最广

在朱熹文集、语类中多次如实记载了游酢携杨时拜师程颐的《程门立雪》典故,促进了“程门立雪”精神的广泛传播。在每一个版本中,都将游酢名字摆在杨时前面,无形中纠正了在《宋史》“杨时传”里对“程门立雪”表述,把杨时摆在游酢前面的错误。充分说明了朱熹在弘扬“程门立雪”传说中,极其尊重历史事实,不把当时名气比游酢大的杨时作为第一主人翁,体现了朱熹践行“程门立雪”精神的高尚品格。

(1)朱熹在编纂的(《二程外书》卷十二)记载:“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2)朱熹吕祖谦在编选(《近思录》卷十四·圣贤22)记载:“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3)朱熹在《晦庵集》(四部丛刊景明嘉靖本)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九十八 )记载:“定夫杨中立来见伊川一日先生坐而瞑目,二子立侍,不敢去。久之,先生乃顾曰:「二子犹在此乎﹖日暮矣,姑就舍。」二子者退,则门外云深尺余矣。”

(4)朱熹 《伊洛渊源录》(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四):“游定夫杨中立来见伊川一日先生坐而瞑目,二子立侍,不敢去。久之,先生乃顾曰:「二子犹在此乎﹖日暮矣,姑就舍。」二子者退,则门外云深尺余矣。”

由于朱熹连续四次在其著作中记载“程门立雪”典故,南宋后,“程门立雪”的故事深入民间,家喻户晓,形成了全中华尊师重道、崇学尚教的风尚。

二、朱熹对“程门立雪”第一主人翁的评价最高朱熹对游酢道学的评价是:

“若其道学,足以觉斯人,余润足以泽天下。”朱熹对游酢品德的评价是:

“清德重望,皎如日星,其流风余韵,足以师世范俗。”

游酢(1053-1123)北宋学者,字定夫。福建建阳人。与杨时、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颢、颐)四大学子,并位列之首。游酢是中国宋代卓越的理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起了继往开来的重大作用,游酢思想是中国文化再兴盛的源头。游酢、杨时适应历史的需要“载道南归”,三传而至朱熹,进一步以儒学为主干融合佛、道,形成新儒学(理学),开创闽学。

二、朱熹的评价是实事求是的,游酢当之无愧

首先,从游酢的道学看。游酢理学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五论”,即:统一本体论——天人合一;圣贤道德论——文明进步;社会服务论——仁爱为怀;无神自强论——生生不息;实践可知论——辩证过程。游酢、杨时“载道南归”之后,杨时创龟山学派于南剑州,而游酢则“创建州理学之始,闽道学之统,与濂洛关并称著,首推建郡,实游定夫开其先也。”朱熹长期活动的建州(建宁府)的理学氛围,就是游酢开创,随后由其门人弟子形成的。这个理学氛围,带动并引发了胡氏五贤及二刘一批建州理学精英,从而为朱熹创立闽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游酢在教育上的成就 他以重教兴学,传道育才为本,创办书院,讲学授徒。著名门生有胡安国(胡文定)、黄中、吕本中、陈侁(shēn)、曾开、江琦等理学家。胡文定再传胡宪,胡宪三传朱熹集理学之大成。因此,游酢因载道南来和程门立雪的典故成为后人追求和传播真理、尊师重道和虚心求教的楷模和典范。著有《论语杂解》、《孟子杂解》、《中庸义》、《易说》、《诗二南义》及《游豸山文集》十卷等留传后世。

清乾隆8年(1748年) 游酢以先儒入祀孔庙,光绪18年(1892年)由先儒晋升为先贤,享受国家级的祭祀盛典的殊荣,山东曲阜孔庙及台南孔庙至今尚有游酢的神牌位。

其次,从游酢品德看。游酢在政治上的成就:他于元丰五年中进士,历任萧山县尉、河阳知县、泉州签判、扶沟县教谕、太学博士,府学教授、知州,知军等职,宋徽宗年间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他的《论士风疏》等著作堪称扶国方略。游酢从政四十余年,理政有方,为官清廉,清德重望,惠政在民。所到之处,勤政为民,功绩卓著,有口皆碑。程颐赞美游酢说:“其德业粹然,问学日进,政事迹绝人远甚。”安徽《历阳典录》记载:“民戴之为父母,愈久不忘。”“筮仕之初未更事,县有疑狱十余年不能决,公摄邑事,一问得其情而释之,精炼如素宦者,人服其明。比年以来,编民困于征敛而修奉祠馆,市材调夫无虚月,所至骚然。游酢历守四郡,处之裕如,虽时有兴造,民初不知而事集此,在公特其粃糠耳,无足道者,故不复缕(一条一条地,详尽地)载。”(杨时:《御史游公墓志铭》)

文献资料

(1)“朱子兴论酢清德重望皎如日星流风余韵足以师世范俗云。”(《史传三编》卷五·大学士朱轼撰·名儒传五)

(2)朱熹对第一个把二程理学传到福建的游酢推崇备至,称他“清德重望,皎如日星……其流风余韵足以师世范俗…道足以觉斯人,余润足以泽天下!”(民国《崇安县新志》卷二十二《儒林》)。

三、朱熹对游酢开闽学先河的定位最准

1、撰联

“道南首豸山学共龟山同立雪;理窟从洛水本归濂水引导源。”

充分肯定了游酢在“吾道南矣”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游酢是道南第一人,“道南”首功是游酢。使五峰(胡宏)骂语:“游酢是程门的罪人”反倒成了哲学家们对游酢哲学思想更兴趣的由头。

游酢接触和拜师二程比杨时早八年,是第一个传道福建的闽学鼻祖,得二程洛学正传后,率先在建阳和武夷山开办书院讲学,杨时就是在这一时期认识游酢并交为好友,而后才有杨时在游酢带领到洛阳拜师,一起“程门立雪”,共同弘扬洛学,使福建成为宋文化中心。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高令印教授说:“‘程门立雪’‘载道南移’不仅仅是历史故事,而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否则中国文化将是另外一个格局。”对这一道南脉络,朱熹是非常清楚的。

2、撰写《建宁府学游御史祠记》

《建宁府学游御史祠记》:

故监察御史游公先生,讳酢,字定夫,此邦之建阳人,而河南程氏之高第第子也,徽宗初为御史,未几去为郡江淮间,又退而闲居以卒,隆兴初元,岁在癸未,先生之殁于是四十有一年矣。今敷文阁侍制延平陈公实为此邦,谓德学之盛有如先生者,而无祠于其乡之学,非独乡人子第之过,长民者亦有罪焉。乃为堂于府学之东偏,立像致祠,而以书属熹,使记其意。

熹辞谢弗堪,屡返而公不听,于是退考旧闻,按龟山扬文靖公所为先生墓志之辞曰:“于元丰中受学明道先生兄第之门,有友二入焉。曰上蔡谢显道公,其一也。初,伊川先生以事至京师,一见公,谓其资可与适道。是时,明道知扶沟县事,先生兄弟方以倡明道学为己任,设庠序,聚邑人子弟教之,召公来职学事。公欣然往从之,得其微言,于是盍弃故所习而学焉。其后得邑河清,予往见之。伊川谓予曰:‘游君德器粹然,问学日进,政事亦绝人远甚。’于师门见称如此,其所造可知矣。公自幼不群,读书一过目辄成诵。比壮,益自力,心传目得,不为世儒之习。诚于中,形于外,仪容辞令,粲然有文,望之知其为成德君子也。其事亲无违,交朋友有信,莅官遇僚吏有恩意,虽人乐于自尽,而无敢慢其令者。惠政在民,戴之如父母,故去则见思,愈久而不忘。若其道学,足以觉斯人,馀润足以泽天下。遭时清明,不及大用而死,此士论共惜之,非予之私言也。所著书有《中庸义》、《易说》、《诗二南义》、《论孟杂解》各一卷,文集十卷,藏于家。”盖杨公所记如此。熹惟知先生之深,而言足以合其德,且信于后,宜莫逾于扬公者。然则先生之道学德行,于此可以观其详矣。

又念每获侍坐于陈公,而闻其语先正忠肃公之与先生游也,笑谈论议,书疏辞章,昔所亲见而闻之者,至今尚能诵之。其雍容仰俯之间,又能并得其深微之意,使闻者恍然若将复见其人焉。此其于先生之道为何如哉!然则公之所以命祀先生,盖将推其所得于己者,幸以教此邦之人,非徒致钦慕之意,以修故事而已也。熹既不获终辞,乃悉论著杨公本语,而不敢辄赞一辞于其间。且复揆公指意所出者如是而并书之,以承公命,庶乎其可幸无罪云耳。呜呼!先生远矣。学者登是堂而拜其像,于是记也考其师友之渊源,退访其书而读之于以求先生之所以学者,果恶乎在?幸而有以自得之,则亦无以异乎亲而炙之矣。《诗》曰:“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又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熹虽不敏,愿与承学之士勉焉,以无忘陈公之德也。八月甲子具位朱台记(《晦菴先生朱文公文集》三十七)

3、选入考亭书院从祀的十贤之列

考亭书院即朱子祠,在三桂里考亭玉枕峰之麓。中建集成殿,以蔡(元定)、黄(榦)、刘(爚)、真(德秀)四人配。旁为两庑为竹林、沧洲两精舍,前为二门,门外之右为道源堂,其左为报德祠,祀历代之有功于祠者。前为碑亭二,又前为大门,为石坊,坊左右为“泰山乔岳”、“景星庆云”二坊,店之后为献靖公祠,上有楼,祀文公远祖茶院公,其最上一层曰“十贤楼”,祀濂溪(周敦颐)、明道(程颢)、伊川(程颐)、康节(邵雍)、横渠(张载)、涑水(司马光)、龟山(杨时)、廌山(游酢)、豫章(罗从彦)、延平(李侗)十先生。先是二门规模卑狭,门外以道源堂为邑宰春秋致祭更衣之所,而集成殿居其后,十贤祠在献靖公祠之旁,嘉庆间,巡抚叶世倬为延、建、邵观察时,谓其体制不合,乃改建如今式仍奉。康熙四十四年颁赐“大儒世泽”匾额及“诚意正心阐邹鲁之实学,主敬穷里绍濂洛之心传。”联对于集成殿。(清道光《建阳县志》卷三坛庙舆地志)

四、朱熹始终以立雪精神来尊重游酢

1、选择游酢道南福建的最早讲学地武夷山五曲作为讲学地

“程门立雪”第一主人翁游酢从师洛阳程颢、程颐学成南归后,率先在武夷山五曲创建“水云寮”收徒讲学,开理学在福建传播先河,成为理学家在武夷山开堂讲学的第一人。绍熙元年(1190)其裔孙游九言在旧址崖刻“水云寮”大字,至今保存完好。淳熙十年(1183),朱熹选择游酢讲学地,在武夷山五曲构筑武夷精舍,聚徒讲学,并以此为中心,向东南各地传播理学。其弟子蔡元定、刘爚、蔡沈、蔡抗等也先后在武夷精舍附近讲学授徒,弘扬师道,使武夷山成为传播理学的基地。

朱熹在武夷山讲学期间写下的《九曲棹歌》,也深深表达了对游酢的崇敬之情。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进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器械两石岩,岩花垂落碧监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诗中句:“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朱子研究专家指出,朱子此诗是为天地立下万古之心的游酢而作。(南平市政协主席张建光:《游酢之雪》)五曲地势宽旷,是九曲的中心。隐屏峰竣立溪北,峰峦挺拔,由于山高云深,烟雨经常暗锁平林渡口。“欸乃”是船夫出力摇船的应答声。“客”指游酢,从无人识到万古心,朱熹在这五曲渡口的抒怀,是对他的三传老师游酢道南首的缅怀和敬意,也是对游酢辉煌人生的真实写照。

2、到游酢诞生地长坪村寻访道宗讲学,在麻沙留下众多遗迹

麻沙镇为闽北文化古镇,人杰地灵,群英萃集,是闽学鼻祖游酢的故里,游酢、游九言、朱熹、蔡元定、蔡渊等在此讲经传道、著书立说。潭城重镇麻沙,历史上文化教育相当发达。雕版印刷的兴旺,增加了乡中子弟读书的氛围,旺族游氏自办家塾教育子弟,进而创办书院培养人才。三处知名书院佐证鸿儒传道之盛、古镇文风之盛:北宋元符元年(1098)游酢筑草堂于长坪富垅村,尝讲道著书于此。南宋乾道二年(1166)建阳知县萧氏建祠祀游酢。嘉熙二年(1238),建宁知府王埜(yě)奉诏在祠址敕建“廌山书院”,宋理宗御书匾额,以表彰游酢“程门立雪,载道南来”。麻沙渡头为唐代刘翱卜居地,据载手植樟树“大数十围,根盘屈曲”。南宋绍兴年间,刘翱九世孙刘中在此创办“樟塘书院”,与族兄刘子翚讲道其中,朱熹追随刘子翚讲学于此。刘氏后人刘崇之、刘子寰等在此受业于朱熹。朱熹为之改名“瑞樟书院”,呈请于朝。嘉熙三年(1239)获敕“瑞樟书院”御匾。刘氏三代与朱熹一家情缘千古交谊深的故事,传颂至今。由于麻沙文风之盛,声名远播,人气大旺,在此寓居读书著书贩书者来自四面八方。如南宋景定五年(1254),“关学”代表人物张载九世孙张德来官邵武,秩满卜居麻沙创建“横渠书院”祀祖,研读“濂洛关闽”学说之精微,传播乃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理想……(2013 年 10 月 9 日《闽北日报》)。

自古以来,前往朱子墓探访、凭吊者不乏其人,陵墓亦经多次修葺,建“萃如亭”(俗称下马亭),亭内立碑曰:“朱文公墓在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明嘉靖年间,为方便前往谒墓的儒学、官员及朱子后裔,还专门在朱熹寻访道宗、讲学之地的麻沙长坪和陵墓山下各建一所朱林公馆。

甲申(1524)年,参政蔡潮购田四十九箩,以为墓祭之资。后巡按御史方涯根据朱熹十一世孙陞呈请,在离墓前百步山下建享堂五楹,又去八十多里的麻沙镇建石牌坊三间,匾曰:“朱文公神道。”不久巡按御史白贲接任,继续完成这件事情,并置墓田百箩。(来源:《朱熹墓》介绍)

3、选择游酢诞生地建阳作为终老地,并创建著名的考亭书院

绍熙三年(1192)朱熹不忘父亲朱松遗训、倾慕游酢诞生地的理学文脉,到建阳考亭定居,开始了他穷经研道、聚众讲学的晚年生活。此后慕名求学者日增。两年后,朱熹于居室之东新筑房舍,号竹林精舍,不久更名沧州精舍,有明化堂、燕居庙等建筑。群贤聚集,论道其中。朱熹的理学思想,得到进一步充实、完善,并培养了一大批理学精英,史称“考亭学派”,考亭亦称“南闽阙里”,其中的蔡元定、黄干、蔡沈、刘爚、真德秀、李方子、陈淳等人都深得朱熹理学思想的真传。

南宋庆元二年(1196),理学被当朝宰相韩侂胄等斥为“伪学”而遭打击。朱熹对此毫不退让,继续在考亭讲学著书。“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 唳(lì鸟鸣),千古恨难收”,表达了朱熹对政治陷害的痛恨。朱熹晚年在考亭讲学,“诸生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共”“家故贫,简瓢屡空,晏如也”。他仍以极大的毅力,“为诸生讲论,多至夜分”。并对《大学·诚意》章进行了修订。其孜孜不倦教诲弟子及严谨治学的精神,博得了友人与门徒的钦佩、赞赏。

庆元六年(1200)三月,一代儒学大师,终于耗尽毕生的精力,在考亭旧居辞世,与游酢同享寿71岁。同年冬葬于建阳黄坑镇后塘村大林谷。

淳佑四年(1244)宋理宗御书“考亭书院”匾,始称考亭书院。书院历经元明清与民国时期的修葺或改建,历代都有山长主持书院工作,聘任贡儒教授学生。

“程门立雪”文化与泉州海丝文化结缘

“程门立雪”文化与泉州有三次结缘:游酢携杨时“程门立雪”后,回福建任泉州通判,这是结缘的开始。游酢侄孙游洚任晋江石井镇官,创建“石井书院”,这是第二次结缘。游酢侄孙游九言任泉州郡守,扩建书院,重视教育,这是第三次结缘。因此可以说,“程门立雪’尊师重教精神,对泉州教育及海丝文化的影响之大且深远。游酢家族两代三人在泉州为官,加上朱松、朱熹父子分别在泉州为官,而且都是尊师重教的官。不难想象,当时的泉州地区是有多么浓厚的崇学重教氛围及形成的科举风尚。从南宋时期,泉州考取进士924名,成为考取进士最多地区的事实,就足以证明尊师重教的传统是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酵母。

一、游酢在泉州以道学淑士心

元符二年(1099年)游酢由博士佥书泉州通判①。游酢虽在泉州为官时间不长,但对泉州的影响深远。泉州百姓对他评价非常高。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5·政绩志·文秩2·宋·通判·游酢》记载:游酢“以道学淑②士心,以公勤治吏事。时方修祠馆,编民困于征调,所至骚然③。酢处之裕如④,民不劳而事集⑤。擢监察御史。(旧志)”入祀泉州乡贤祠。

二、游绛创建石井书院传播理学

游洚,游酢侄孙,任安海镇官,后官至著作郎,重视教育和理学的传播。

嘉定四年(1211年),朱熹逝世的第11年,“庆元党禁”已解除,朱熹门生、隆兴元年进士傅伯成等乡贤,发起倡办石井书院。石井镇官游绛应安海士民的强烈要求,以纪念朱松父子,决定将“二朱过化”的“鳌头精舍”原址扩建为“石井书院”,报请泉州郡守邹应龙审批。得到邹应龙的大力支持,拨官帑40万缗⑥为倡首,募泉州漕运司及市舶司等衙司,合官绅士商捐资,共资金400余万,按府县学宫规制,把二朱先生祠改建为石井书院。(清柯宗璜《安平石井书院记》:“镇官游绛,泉守邹应龙,于镇西构学院”。)。此改建工程由游绛直接负责,并派朱在管理建院工作。书院前设柩星门,中建大成殿,后立尊德堂,东西两边分建“富文”“敏行”“移忠”“立信”四斋,西序前置“杏坛”,东序左藏祭器,缭桓环周。翌年(1212),书院”落成,与朱子祠合二为一,并以地名命名为“石井书院”。大成殿悬挂“朱文公祠”匾,尊德堂供祀“二朱”先生像。(清安平绅士同勒石:“镇官游公绛,郡守邹应龙,因士民之请,于署之东畔,建大成殿,绘二朱先生像祀之。”)。每年春秋二祭,仿府县祀仪,成为闽台最早祭祀朱熹的书院,闽南著名的理学圣地。

乾隆版《晋江县志》载:“石井书院,在府城西南安平镇,名鳌头精舍。宋绍兴初吏部郎朱松尝为镇官,与士人讲学。后其子熹官同安,至镇访父时事,与父客耆士论说经义,镇人益劝于学。嘉定四年镇官游绛白郡守邹应龙,建书院于镇西,如州县学之制,命通判朱在(朱文公子)董其事,建大成殿、尊德堂,立富文、敏行、移忠、立信四斋,绘二先生像于尊德堂,异室而祀焉。”

泉州文庙明伦堂旧有一联云:“圣域津梁,理学渊源开石井;海滨邹鲁,诗书弦诵遍桐城。”

联中“石井”是泉州安海镇在宋元及明中叶前的行政地名。联语追怀“二朱过化”的历史作用,称赞泉州的文风之盛。安海还被称为“闽学开宗”之地。这样一所与朱松、朱熹、朱在三代都有关系的独特书院,也就是唯一于朱熹有关的历史最久远的书院,两位游氏人物对此书院有非常大的功劳。

三、泉州郡守游九功扩建书院

游九功(1163—1243),字勉之,游酢侄孙,是南宋末著名理学家,与兄长游九言同为张栻高第,官至刑部侍郎。在任泉州郡守期间,不仅对泉州市区进行扩大。于南罗城外加筑瓮门,并沿江筑石堤作翼城,东自浯浦,西抵甘棠桥,长438丈,高盈丈,阔8尺;辟镇南门外为“番坊”。更对书院进行扩充。南宋宝庆初年(1225年),郡守游九功又拨5座废寺的产业、田租以充实书院经费。(胡金兰《闽学开宗圣地——记安海石井书院》)。又购置许塘、承天等地田亩为学田,使就读的生员“瞻养有田,肄业有舍,释菜之仪,考士之式,大略可观矣。”,成为当时泉州州属建院最早、规模最大、设备最完整的高级学府。著名文学家留元刚为书院撰碑文,碑文称赞:“天下如石井者凡几?!”

石井书院建成后,聚徒办学,以儒家为正学,更以朱熹的代表作《四书集注》为基本教材。受佛教禅林制度的影响和启发,书院推崇援佛入儒的理学,在教学方式上,借鉴佛寺的早参、晚参、普说、讲会等,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研究能力,要求学生“退而考诸日用,有疑焉则问,问之弗得弗措也”,强调读书须有疑,“疑者足以研其微”,“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在管理机构的建制上,以“山长”“洞主”这样的名称来称呼书院的领导。游九功对石井书院的贡献还表现在他的“门户开放”的教育政策。书院不仅广收门徒,而且也是一所讲学比较自由的书院,“无峻壁之限,无干彻之约”。因而,“其讲德考业求书问字益履满”,慕名而来进行学术探讨的人不少。

宋代,石井书院成为人才辈出的摇篮。据史载统计,前后安海登进士人数,49名。甲午战争后,西学东渐,但安海古镇文风未减,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就在这座古老书院内创办了一所新式学堂——养正小学,它是本省最早的新学堂之一。

相传,明代石井书院,由郑芝龙出钱翻修,成了郑成功受教育的地方。1644年,郑成功就是在这里考入南京国子监太学的。石井书院成为闽南朱子理学文化的发祥地,并通过郑成功、郑芝龙将朱子文化传到台湾,按石井书院规制,在台湾多地建朱子祠。安海石井书院与台湾南投县蓝田书院缔结友好关系,进一步拓宽了对台文化交流渠道。

安海民间,因为感化二朱过化之功,便习惯上把“石井书院”称为“朱祠”,至今周围居民区的地名乃曰: “朱祠口”。

四、“立雪书院”在泉州地区开花

1、“立雪书院南院”落地晋江

游嘉瑞高弟、立雪书院南院院长洪荣,将游酢的立雪精神及游嘉瑞的苦笋精神同闽南泉商的爱拼精神相融合,用十三年洪荒之力,在晋江市龙湖镇溪后村打造出以弘扬“立雪”文化为宗旨的“中华百家姓氏文化第一村”。

2001年新世纪的第一天,洪荣参加了永泰立雪书院奠基仪式,萌生了效当代游夫子回晋江筹建“立雪书院南院”的念头。2003年5月29日,省委宣传部长荆福生考察“立雪书院”,要求这个“立雪书院”现象应该全省推广。当时,洪荣下定决心,把念头化为行动,勇当“立雪书院”现象的传播者,创建了“立雪书院南院”。2014年6月,立雪书院南院又在泉州九日山朱子书院共建立雪文化研究基地,开办立雪书院南院大讲堂。现在,“立雪书院南院”已成为“天下泉商”文化精神的归依,成为海内外青少年和社会各界以“仁爱中和”为厚德的传统文化的归依,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归依,艰苦奋斗、振兴中华的中国精神的归依。

洪荣在晋江创建“立雪书院南院”,是将永泰“立雪书院”南(外)传的第一人,是宋代游酢、游洚、游九言、朱松、朱熹、真德秀等理学家在泉州地区传播“程门立雪”文化的接力和延续,是“程门立雪”文化再一次与泉州海丝文化融会的新契机,对弘扬立雪和海丝文化,把中华传统文化汇聚“一带一路”大潮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5年,香港《美丽中国》刊登洪小岚的“以传统文化为纽带,践行两岸一家亲--立雪书院与立雪书院南院留住传统,守望乡愁,传承文明”长篇报道。

2、“立雪书院”落地泉州华光学院

泉州华光学院董事长吴其萃,是一位高瞻远瞩、屹立潮头的儒商,是情怀天下的教育家。在他和游嘉瑞的策划下,“立雪书院”在游酢的为官地泉州又一次落地,她落在了泉州华光学院文博园。开启“立雪书院”走进大学之路的第一站。2017年3月30日上午,在泉州华光学院“承运阁”举行隆重的“华光立雪书院”挂牌揭幕仪式。

同时,由泉州华光学院、福建省游酢文化研究会、泉州市光华教育基金会、立雪书院、弘德书院、台湾中华孔孟协会联合在“承运阁”国学馆举办了“第一届海丝游学文化研讨会”。两岸专家学者、学院师生、媒体记者等100多人参加研讨会,收到论文30多篇。研讨会上,省委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游嘉瑞、泉州华光学院董事长吴其萃、开闽姓氏文化研究院院长蔡干豪、(台湾)中华孔孟协会理事长林文杰、台湾著名诗人龚书绵女士、弘德书院院长史立明、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彭嘉庆、福建省游酢研究会副秘书长游良耀、立雪书院南院院长洪荣、福建省开亮游学教育中心主任肖秀钦等专家学者共10人作了重点发言。学者们重点围绕“程门立雪”与海丝文化的传承,孝道文化的弘扬,作了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演讲,燃起了与会者对海丝游学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研究热情,是一次弘扬立雪文化和海丝文化的动员会。对激励当代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凝聚中国力量,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立雪传人成海丝名人

2016年12月11日上午,“光耀理学文化传承海丝文明——立雪传人海丝泉州九日山采风行活动”在泉州九日山举行。并在佛教阵地创设“立雪书院南院九日山基地”,福州立雪书院院长游嘉瑞、立雪书院南院院长洪荣向“延福寺”方丈理耀授牌,充分体现立雪文化与海丝文化相融相映,是时代之幸,意义深远。

泉州广播电台记者现场采访了游嘉瑞、洪荣两位立雪传人。从此,游嘉瑞、洪荣成为泉州媒体宣传报道的海丝名家,并接受了泉州广播电视台的专题访谈。《海丝名家》是泉州广播电视台FM105.9刺桐之声广播策划推出的大型高端人物访谈栏目,定位于“新名家”,通过对泉州、乃至海丝相关的各行各业有影响力的人物访谈、创新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海丝先行区建设新成就,为复兴海丝文化活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游嘉瑞、洪荣因在泉州地区传播“程门立雪”文化,因把立雪与海丝文化相融合,因把立雪与泉商文化相融合,极大丰富了闽南文化、“一带一路”文化内涵,得到了泉州媒体的高度关注,并以“海丝名家”专题访谈,说明了“程门立雪”文化,在泉州千年来的深深扎根与世代相传。

“程门立雪”精神融入游氏族人的血脉里

近千年来,海内外中华游氏族人,把游酢“程门立雪”精神,当作家风家训世代相传,把立雪的精神、品德深深的烙印在游氏基因中,融入血脉里。游氏族人珍视“立雪”二字,已成风尚。游氏族人使用“立雪”二字的频率最高,专属用词也最多,如:立雪裔、立雪传人、立雪书院,立雪学校等等。

一、把“立雪”作为游族堂号“立雪堂”

游氏肇姓祖为春秋郑国郑穆公第八子郑子游,姓源地在郑州。游氏郡望地在河北省广平(今任县一带),因此,游氏初始堂号大多为“广平堂”。自从北宋元祐八年(1093)游酢携杨时,前往河南洛阳拜师程颐,到老师屋里,正遇程颐闭目静养,游杨就侍立等候。等程颐静养结束,张开眼望见游杨两位学生恭立在身边,就对他们说,天太晚了,赶紧先回去休息,送出门,屋外雪下的已有一尺多高。从此,留下了“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成为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典范。

所以,从宋代开始,游氏族人将游酢“立雪”作为一种精神,为了世代传承,特把“立雪”确定为游祠堂号,而有了“立雪堂”新堂号。“立雪堂”开始在游酢后裔的祠堂采用,之后逐步被海内外100多万中华游氏祠堂广泛采用。“立雪”二字成了游氏的专属字号,以至于,在学术圈,一讲到“立雪”就会联想到游氏。

二、把“立雪”嵌入游氏宗祠联句

在游氏宗祠的专用楹联中,有许多对联是专门嵌入了“立雪”二字,意在让游氏族人,在每年两次祠堂祭祀活动中,能看到“立雪”二字,不忘传承“立雪”精神,可见游氏族人为了世代传承”立雪”精神,是多么的用心。现仅将福建(台湾)游氏宗祠有关嵌入“立雪”祠联录之:

立雪家声远,豸山世泽长。(冯宅、南平)

程门立雪者,游酢杨时也。(南平凤池)

立雪程门裔,步云秘省家。(永泰巫洋)

程门新世第,立雪旧家风。(上杭化厚)

立雪家声远,宝峰世泽长。(仙游宝峰)

立雪家声远,步云世泽长。(福清、长乐)

立雪家声远,广平世泽长。(平潭东占)

梦兰成瑞典,立雪仰儒宗。(长乐仙桥)

步云绵世泽,立雪振家声。(长乐新宅)

梦兰祥应郑,立雪学崇程。(平潭东占)

立雪家声远,紫薇世泽长。(连江城关)

立雪家声远,儒风世泽长。(崇安澄浒)

步云新世第,立雪旧家风。(长汀游坊)

立雪家声期克振,凌云史业望能承。(南靖迎富)

立雪程门家声远,广平北境世泽长。(长乐)

广大立雪春浩荡,平传理学日光华。(南平凤池)

弦歌绍圣家声振,立雪敬师世泽长。(南平凤池、建瓯水源)

圣德渊源微立雪,官声晈洁羡流水。(台北)

广平衍派家声远,立雪传芳世泽长。(漳州裕后)

程门立雪宗河洛,游氏遗风迪子孙。(南平凤池)

程门立雪尊师重教,清明廉洁高风千秋。(南平游定夫祠)

世叔遗风名齐东里,程门立雪载道南来。(南平、松溪)

立雪程门名扬学派,西洋祀典丕(pī,大)振家声。(诏安秀篆)

圣道南传仰程门立雪,裔孙东渡绳永邑遗风。(台北中和市)

道学渊源其朔程门立雪,人文炳蔚乃绍秘省步云。(福州冯宅)

道绍程门怀游杨之立雪,南从圣教续邹鲁之遗风。(诏安秀篆)

负笈千里苏章好学志坚,立雪三尺游杨敬师心诚。(南平凤池)

立雪程门道学无愧于先正,步云秘监声实并茂於一时。(台北)

程门立雪广平才子衍千秋,建邑开基理学名流传万代。(永安潢田)

道南首豸山学共龟山同立雪,理窟从洛水本归濂水引导源。(朱熹题)

立雪念家风冠世万年犹宛在,降霜思祖泽襟江千祀合长流。(长乐洞头)

立雪记当年不愧程门称二哲,流芳垂万古永怀孔庙祀先儒。(台北中和市)

立身以朴忠于孝广平家声渊源当远绍,雪花纷飞煜祖庙弥隆国族派衍沛泽长。(尤溪溪尾)

三、把“立雪程门”大书在游定夫祠

游定夫祠,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城东28公里的南山镇凤池村,建于元延祐三年( 1316年),“立雪程门”四个超大字,直接书写在祠堂外牌楼大门两旁,格外显目,并在祠堂边的游定夫学校另建有“立雪亭”,召示着游氏族人永远铭记游酢“程门立雪”的精神,永葆理学世家的殊荣。

游定夫祠,内存有明清牌匾和元明清各代重建祠堂碑证多件,建有宋代理学家游定夫(游酢)纪念馆。附近有游定夫书院,建于延祐四年(1317年),现存建筑为清嘉庆年间所建,穿头括梁式结构。存有各级领导、全国、省书协著名书法家的题词、横匾、楹联,楷、行、草等琳琅满目。

四、制止“微将乐”贬损游酢,维护《程门立雪》传说的权威性

我们发现2017年2月10日,将乐县委宣传部主管的微信公众号“微将乐”在宣传《程门立雪》尊师重道的故事时,有污辱游酢的内容。迅速采取措施,制止“微将乐”贬损游酢的行为。

一是我当即在“微将乐”留言:

微将乐”的哪一个小编把已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程门立雪》典故,不故历史事实,为了宣扬杨时,抹黑游酢。如此卑劣的宣传手段,其实最终被抹黑的是将乐县有关宣传部门。敬请将乐县宣传主管部门查处。

游酢杨时同是二程高弟,同是道南福建的闽学鼻祖,又是两亲家,又是一起三传至朱熹集理学之大成的先辈,又是一起同朱熹并列从祀北京周子祠的六君子。如果,杨时地下有知他的故里一些人为了宣扬他,而抹黑他和朱熹最尊重的游酢,他会直呼这些人无知卑鄙,他会觉得有愧于游酢引领他拜师二程的恩德。敬请这些抹黑游酢的小编们不要做即伤害游酢又伤害杨时的缺德事!

二是向腾讯微信公众号投诉。都不见回音,“微将乐”继续在微信传播。

三是在一个月后,还未删除,只好向福建东南网“直通屏山”提交:“关于要求东南网关注“微将乐”歪曲《程门立雪》文学传说的申诉”:

2017年2月10日,将乐县委宣传部主管的微信公众号“微将乐”在宣传《程门立雪》尊师重道的故事时,不顾历史事实,为了宣扬杨时,抹黑游酢。把已列为福建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程门立雪》文学传说(见:《闽政〔2017〕1号》文),捏造”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拦住了”等卑劣的文字描述,既伤害了“程门立雪”主人翁游酢后裔的感情,也抹黑了将乐县有关宣传部门作为官方媒体的形象。

我们发现后,一是向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子学研究专家马照南报告;二是在“微将乐”留言板留言;三是南平游酢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打电话给将乐杨时研究会会长交涉等。要求将乐县委宣传主管部门查处歪曲《程门立雪》典故的事件,删除《程门立雪》典故描述中歪曲捏造的文字。还游酢一个公道,给游酢后裔一个道歉。但至今已一个月时间,“微将乐”对我们的留言反映的问题置之不理,抹黑游酢的《程门立雪》文字描述仍在微信中传播。

游酢杨时同是二程高弟,同是道南福建的闽学鼻祖,又是两亲家,又是一起三传至朱熹集理学之大成的先辈,又是一起同朱熹并列从祀北京周子祠的六君子。如果,杨时地下有知他的故里一些人为了宣扬他,而抹黑他和朱熹最尊重的游酢,他会直呼这些人无知卑鄙,他会觉得有愧于游酢引领他拜师二程的恩德。

敬请东南网关注,维护福建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程门立雪》文学传说的严肃性,维护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媒体的形象。(游耀2017年3月13日)向“直通屏山”提交:“关于要求东南网关注“微将乐”歪曲《程门立雪》文学传说的申诉”后的第二天,“微将乐”才删除了《程门立雪》污辱版的内容,维护了《程门立雪》传说正确表述的权益,维护了游酢形象不受贬损和污辱的权益,更是维护了《程门立雪》传说被列为省级非遗的权威。

游嘉瑞创建立雪书院

游嘉瑞是北宋著名理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游酢的后裔。游嘉瑞自幼秉承先祖“程门立雪”的家风、家训,虚心好学,克服家境贫寒的条件限制,利用放牛时间,书地而学;利用闲暇时间,上私塾旁听。打下扎实的古文基础和道德基质,为步入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政后,不管顺境或逆境,除尽心为政为民的公务外,痴情翰墨,沉浸诗文,涉猎篆刻、微雕的研究和创作,取得傲世的成就,做出卓越的贡献。十年动乱期间,他尽管下放农村,但在贤妻朱美端的陪伴下,对艺术的追求更加执着、更有独创;对理想的渴望更加远大,更有抱负。圣贤多磨难,游嘉瑞不仅经受住磨难的洗礼,而且以德艺双馨的口碑,被学术界誉为“政界大儒”、“程门立雪”第一传人。

一、把游酢文化研究扩大到全国

2015年11月21日上午,“游学文化研讨会”在福州永泰召开。湖南大学法学院杜钢建院长携弟子王翀(chōng)教授专程到会。会上福建省委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会长游嘉瑞和杜钢建院长,分别就游酢道南福建的闽学以及闽学北传湖南的湖湘文化作了专题演讲。会后,我深有感触,仿佛800多年前岳麓书院“朱张会讲”的情形,在福州立雪书院重现。因此,我以“游杜会讲”为标题,写了一首小诗:“闽山湘水千古情,游杜夫子如亲眷。同怀立雪求道梦,共叙儒学文化缘。和谐普世明人伦,贤达气象天地圆。构想岳麓建分支,撑起崇德太极圈。”从此,“游杜会讲”一词,被高层学者广泛关注,反响很大。正如湖南法学院教授、湖南省游酢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翀所说:“古有朱张会讲,建立岳麓书院;今有游杜会讲,致力传播游学。”

“游杜会讲”,之所以会受到高层学者和有关院校的关注,其原因有:一是游(嘉瑞)杜(钢建)都是弘扬儒学文化的大师、引领者,拥有众多弟子。二是游(嘉瑞)杜(钢建)所代表的闽学、湖湘文化研究成果已经久负盛名。三是闽湘两省在宋代后至当今,都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地区。四是游杜会讲已经促成闽湘两地宋明理学研究交流的良好开端,形成了湖南岳麓书院和福建立雪书院亲密结缘,共促传统儒学文化繁荣,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文化现象。游嘉瑞致力于将游酢文化向外扩延、致力于还游酢公道的评价,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新出版的《简明中国哲学通史》一书中,专列了“中国文化重心南移与游酢、杨时章节”,在朱熹诞生地尤溪的南溪书院(文公祠)尊道堂列祀的八位理学家有游酢位列,标志着游嘉瑞倡导的游酢道南文化研究取得了里程碑的成就。

游嘉瑞对“立雪”、“道南”文化和闽学研究的杰出贡献,为世人所称颂。正如湖南法学院教授、湖南省游酢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翀的评价:“游嘉瑞是为往圣继绝学的承道者;是孔学、程朱理学的继承者;是闽学与湖湘文化的连接者;是道南正脉的第二轮使者;更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促进统一的大功臣。”

二、创办立雪书院,成为传播立雪文化的重要基地。

2002年4月27日,在中国书院历史上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福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主持工作)游嘉瑞,自费投资200多万元建成的福州“立雪书院”在永泰落成开馆。由个人出资建设书院,在全国是首创。所以,引起国家省市县的广泛关注。中央、省、市、县各级领导及各界人士有100多人参加了开馆仪式,新华社、中新社、及国内数十家新闻单位发了报道。

“立雪书院”建成后,游嘉瑞倾注全部心血,采取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弘扬游酢杨时的“程门立雪”精神。

游嘉瑞把立雪文化教育的重点放在青少年,他经常对青少年朋友说:我感到要留下一种精神。什么精神?尊师重道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苦笋精神,与时俱进,艰苦创业,建设家园,振兴中华。所以我办了这个立雪书院,能够代代相传,把“苦笋精神”、立雪书院精神传下去。

经过十五年的艰辛,十五年辉煌,应该产生了一种现象,叫“立雪书院现象”。立雪书院东走西去南流北归,甚至波迁海内外、新马泰,都有立雪书院的足迹。

2014年11月26日,立雪书院召开“程门立雪研讨会”,这个专题研讨会是一次高规格的弘扬传统、发展新闽学、建设新福建的研讨会,高朋满座。不仅对几十年来立雪传人游嘉瑞团队进行深入研讨,使游、杨“程门立雪”的典故传为中华民族的千年佳话;而且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挥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发展新闽学,建设新福建进行了认真学习和研讨,会后还发出了《程门立雪研讨会倡议书》,出版了《论程门立雪》论文集。

游嘉瑞收有许多学生,后学遍四方。他不仅为之传授技艺,而且更多地是以心育人,奖掖后秀。难能可贵的是,游嘉瑞应许多求学拜师者的意愿,在立雪书院实行“传统拜师仪式”,以增强求学者的尊师重道精神。于2015年5月2日,结合为游嘉瑞八十寿辰庆生,立雪书院在福州永泰山川堂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承发展师生座谈会,来自各界专家、学者、游夫子海内外弟子等100余人齐聚一堂,并举办了简约的传统拜师仪式。与会者,读程朱理学,议程门立雪、道学南移,谈立雪书院,期间还举办了传统拜师活动,学生弟子向游嘉瑞《苦笋颂》拜帖。游嘉瑞老师以“芹、葱、茅、竹、桃、李” 等植物回赠。芹者,勤奋好学;葱者,聪明伶俐;茅者,风华正茂;竹,《苦笋颂》者,艰苦奋斗;桃李者,桃李满天下。学生弟子纷纷发言,弘扬立雪书院精神,创建游学文化,为实现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立雪书院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辐射各个地区。游嘉瑞弟子洪荣深受立雪书院精神的影响,在晋江开设一家立雪书院南院,扩大了立雪书院的影响力,使之不断向外扩展,相继建立了泉州“立雪南院”、“华光学院立雪书院”,深圳“立雪阳光阁”,在台湾与澳门建“立雪轩”,香港建“方圆书院”,菲律宾建“立雪居”、“立雪觉明堂”,新加坡建“立雪慈善堂”;湖南建“立雪书院湘院”等。在福州、漳州、武夷山、龙岩、宁德、以及江西、河南、广东、上海、北京等省外,游学文化研究也逐步盛行。

游嘉瑞创建“立雪书院”,还引领了福建省书院建设和振兴的潮流。厦门建立了“筼筜书院”、“弘德书院”,武夷山修复了“武夷书院”,尤溪复建了“南溪书院”;福州重振了“鳌峰书院”、“凤池书院”、“正谊书院”、“致用书院”等;晋江重振了“石井书院”,建阳已着手重建“考亭书院”等等。

江西将军书画院顾问、《中国艺魂》杂志社副总编王银茂先生王银茂先生,受立雪书院精神感动,征集了78位将军的书画,仿效立雪书院在江西抚州建成了将军书法立雪碑林。福建著名作家、书法家陈章汉效仿立雪书院的耕读亭在三坊七巷建立了耕读书院立雪亭,与立雪书院遥相呼应。

中央、省领导对立雪书院给予了莫大的关怀。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立雪书院”匾。2010年,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李祖可考察立雪书院时强调:立雪书院传承发展要“以文弘院”,游嘉瑞的《苦笋颂》是传世之作,立雪书院如何传下去,要看后来人,但是《苦笋颂》绝对能传下去,我想老游也会心满意足了,李白的诗能传世的也不过几首好诗。

2014年,省人大常委、代表陈宜安在省人大十二届二次全会上提出《关于大力支持立雪书院建设发展的建议案》,2014年4月,省文化厅、教育厅、省台办、福州市政府分别作出了答复。已将立雪书院纳入政府补助对象,在书院的运转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上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三、推动“程门立雪”成功申报省级非遗项目

1、弘扬立雪文化二十年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游嘉瑞率先在南平组织南平师专学者、游酢后裔对游酢文化进行抢救性研究。在每次南平市游酢文化研究会活动中,都把“程门立雪”千古典故的传承、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程。首先,成立了福建省南平市游酢文化研究会,组织编写出版了《游酢文化研究》1-4期,出版了游季康编著的《闽游族史》。第二,协调南平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亲自过问、督促有关部门及时抢修位于南平市延平区南山镇凤池村的“游定夫祠”和“游定夫书院”等古迹。第三,通过多方查寻,找到游酢文集资料,整理出版了《游酢文集》,为游酢文化研究打下坚实的史料基础。同时为南平地区朱子文化研究提供了可贵的资料。第四,组织闽学研究专家,通过最有力的证据,确认了《程门立雪》典故第一主人翁是游酢;确认了游酢是把二程洛学(也就是道南)传到福建的第一人。第五,促成福建省哲学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资深教授、朱子研究大专家高令印倾心深入研究游酢和游酢与朱熹的传承关系,撰写出版了闽学研究史上的巨著《游酢评传》,有力佐证了游酢是开闽学先河的第一人、是闽学鼻祖;有力佐证了游酢道南福建后传胡安国,胡安国传胡宪,胡宪传朱熹的道南脉络,朱熹更是游酢的三传弟子。第六,策划举办海峡两岸游酢文化研讨会,促进了海峡两岸游酢文化研究的学术交流以及两岸游酢后裔的民间交往、寻根问祖。

2、扩大立雪文化影响

于2014年11月26日,福建省历史名人研究会游酢分会、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游氏委员会、立雪书院,在永泰立雪书院首次召开了“程门立雪研讨会”,征集到论文80多篇。并于2015年3月,选编结集出版了《论程门立雪》一书,并于2017年3月11日上午,在福州永泰立雪书院举行了《论程门立雪》首发式,来自省、市、县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企业家、媒体记者及游氏宗亲等八十多人参加了活动。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许通专程到会指导,在讲话中高度赞扬:游嘉瑞几十年来契而不舍,竭尽全力的弘杨游酢的“程门立雪”尊师重教精神,以立雪书院为基地,推崇立雪文化,张扬为善人生,成为奇特的立雪书院现象,广受中央、省级领导的赞赏,广受海内外媒体的持续关注、宣传。游嘉瑞无愧于“程门立雪”第一传人,游嘉瑞引领的立雪文化研究团队堪称全省传统文化研究的一面旗帜。

首发式上,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民俗专家林焱认为:“程门立雪”传说被列为第五批福建省非遗项目,首功应该归于游嘉瑞。如果没有游嘉瑞组织召开高层次专家学者参加的“程门立雪研讨会”,扩大了“程门立雪”文化的影响力、影响面,“程门立雪”传说的申遗工作可能不会如此顺畅。福州民俗专家鲍国忠说:游酢也是我们永泰的文化祖宗,要以立雪书院为载体,把书院作为家长学堂,从容的研究如何教育孩子。永泰县委原宣传部张部长在讲话中,高度赞扬游嘉瑞,他说:永泰出了游嘉瑞,是永泰人民的骄傲,更是全省游氏宗亲的骄傲,老游退下来,一直从事弘扬游酢立雪文化工作,是大善事、大好事。

首发式上,游嘉瑞高兴的说:《程门立雪》传说,列入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我们游家和杨家的一大贡献。他强调:在传承发杨“程门立雪”尊师重教的文化研究中,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制度、理论、文化自信。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当中,只有树立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要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在弘扬新闽学、建设清新福建中,推动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增强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团结起来共同迎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家国情怀,家训家规教育中为祖国立志,为人民立本,为文化立根,为家训立轨,为诚信立义,为清廉立德,为崇善立心,为往圣立国学,为天下(世界)立和平。

3、力推非遗申报成功

为了做好《程门立雪》传说申遗工作,游嘉瑞不顾年高,几上南平,同延平区申报部门,研究如何做好申报工作,确保申遗成功。同时亲自挂帅,组建了有游水海、游恒派、游恒照、游梦熊、游成钟、游大尧、游祖恒、游有钦、游葛亮、游万太等工作团队,负责《程门立雪》传说申报省级非遗的具体工作。为了扩大“程门立雪”传说的影响,游嘉瑞亲自到省非遗各相关部门汇报“程门立雪”典故的由来,以及福建省历史名人研究会游酢分会配合南平市延平区,做好《程门立雪》传说申报省级非遗的工作情况,赠送《论程门立雪》等资料。游嘉瑞对《程门立雪》申报福建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程参与、全程跟踪,倾注了全部心血。《程门立雪》传说申遗成功,首功应当归于游嘉瑞。

四、诗赞

《赞游嘉瑞》

(一)

弘扬理学建书院,文化领军二十年。

推广豸山道南首,正脉活水润心田。

姓氏缘牵两岸情,嘉瑞功名传世间。

人生最如苦笋颂,德艺双馨谱新篇。

(二)

为官清廉领风骚,统战三通铭业绩。

倾情扬善无止境,爱心巨捐显豪气。

书法微雕诗歌赋,艺品皆居国家级。

不言八十留青春,彩绘人生志千里。

《立雪书院赞》

自古永阳状元地,当代书院第一家。

两岸三地常会讲,四书五经求大雅。

百姓阅览增智慧,高官身临心净化。

立雪字号千古传,道南德业万世夸。

[注]

①通判:官名。宋代的通判,是州府的副职,简称倅,主管监察州府官吏,负责民政、财政、赋役、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②淑:善,美。

③骚然:扰乱;动荡不安

④裕如:形容从容不费力。

⑤民不劳而事集:不扰民而能办好事情。

⑥缗,读mín,绳子的一种,用于将物品串联起来。本义为: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或者钓鱼绳。

猜你喜欢

朱熹书院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春日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崇苏热”中的“冷批评”——朱熹苏轼论的文化学考察
谁远谁近?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