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膜三行等行距栽培模式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17-07-10程林郑新疆朱晓平杨旭出管利军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栽培模式棉花产量

程林 郑新疆 朱晓平 杨旭出 管利军

摘要 [目的]探索新的棉花栽培模式,节约棉花生产成本。[方法]选取哈密垦区5个常规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栽培模式(一膜六行)为对照,研究一膜三行等行距栽培模式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C6、L2、T6、J198处理组较对照组生育期提前1~3 d,籽棉增产0.22%~8.30%,皮棉增产3.22%~10.78%。[结论]一膜三行等行距栽培模式可加快C6、L2、T6、J198生育进程、增加产量。

关键词 一膜三行;等行距;栽培模式;棉花;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01-0044-02

Effects of One Film Three Rows Equal Spacing Cultivation Mode on Cotton Growth and Yield

CHENG Lin1,2, ZHENG Xinjiang2, ZHU Xiaoping1,2, GUAN Lijun1,2* et al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tton Biology, Anyang,Henan 455000;2.The Thirteenth Planners Agriculture and Science Institute,The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rops,Hami,Xinjiang 839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new cotton cultivation mode and reduce the cost of cotton production. [Method] Five conventional cotton cultivars were selected as experiment materials. The planting pattern of one film three rows was used to compare with conventional planting pattern.[Result]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pattern, the growth period of C6, L2, T6, J198 treatment group was advanced 1-3 days,the seed cotton yield and lint cotton yield of C6,L2,T6,J198 treatment group were increased by 0.22%-8.30%, 3.22%-10.78%, 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planting pattern of C6, L2, T6, J198, such as one film three rows could speed up the growth and increase the yiel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planting pattern.

Key words One film three rows;Equal spacing;Cultivation mode;Cotton;Yield

新疆生產建设兵团于2001年开始推广 “矮、密、早” 棉花种植技术,棉花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1]。哈密垦区自推广高密度栽培技术以来,经过几年探索,筛选出适合当地的一膜六行高密度种植模式,该模式采用2 m宽膜,膜上行距为(12.5+60.0+12.5+60.0+12.5)cm,交接行距为60.0~62.0 cm,平均株距为10.0 cm,使棉花种植密度提高到25.64万株/hm2,保苗株数提高到21.55万株/hm2,有效提高了当地棉花产量水平,特别是对一些盐碱重、土壤黏重、肥力低下、出苗率低、植棉人员管理水平低的棉田棉花产量提高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近年来随着机采棉的推广,群体过大的问题已日益凸显,表现在行间郁闭严重、个体发育不足、中下部结铃率较低、单铃重下降、病虫害防治成本增加、脱叶效果差、机采采净率低等。若继续沿用高密度栽培技术,就难以挖掘出棉花的生产潜力,极大地影响棉花生产的节本增效。对新疆[2-3]、黄淮[4]、江淮[5]等地的相关研究表明,无霜期长和肥水充足的田块可通过降低栽培密度、充分挖掘个体潜力实现高产优质的目的,并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品种选择适宜的栽培密度,发挥群体光合效能,达到高产目的[6]。

科技人员提出了一膜三行等行距棉花栽培模式,采用2 m宽膜,膜上行距为(76.0+76.0)cm,交接行距为76.0 cm。笔者选用5个常规棉花品种,对2种模式进行比较,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旨在为节约棉花生产成本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设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一场二连,棉花于2014年4月20日播种,10月19日收获。棉花品种选取当地主栽品种C6、L2、T6、H68、J198。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有5个品种,分别设1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表1),处理组采用2 m宽膜一膜三行模式播种,一膜三管三行,株行距配置为(76.0 cm+76.0 cm)+76.0 cm,平均株距10.0 cm(简称一膜三行);对照组采用2 m宽膜一膜六行模式播种,一膜三管六行,株行距配置为(12.5 cm+60.0 cm+12.5 cm+60.0 cm+12.5 cm)+60.0 cm,平均株距为10.0 cm(简称一膜六行)。小区长500.00 m、宽8.89 m,面积4 445.00 m2。

1.3 田间管理

全生育期施肥量为尿素(N 46%)572.85 kg/hm2、二铵(18-46-0)195.00 kg/hm2、磷酸二氢钾(98%)50.40 kg/hm2。6月14日开始滴灌水,全生育期滴灌水17次,共滴灌水9 405 m3/hm2。其他田间管理与大田常规技术一致。

1.4 指标测定 每小区选3个调查点,每点选取10株棉花,调查生育期、农艺性状,吐絮期测定棉花经济性状、籽棉和皮棉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膜三行等行距栽培模式对棉花生育期的影响

各品种在一膜三行与一膜六行2种栽培模式下的出苗期、现蕾期无明显差异,但开花期和吐絮期在一膜三行处理下要早于一膜六行处理(表2)。说明一膜三行等行距栽培不影响棉花出苗期和现蕾期,但会使棉花开花期与吐絮期提前。

2.2 一膜三行等行距栽培模式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一膜三行处理比一膜六行处理株高平均高24.40 cm,始节高度低0.12 cm、單株铃数多5.4个、果枝铃数多4.1个、叶枝铃数多1.3个、果枝数多0.4个、空果枝数多0.4个。

2.3 一膜三行等行距栽培模式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4可知,除H68外,其余各品种在一膜三行处理下,均比对照单铃重增加、衣分增高、籽棉及皮棉产量增加,表明一膜三行等行距栽培模式可提高部分品种单铃重、衣分、产量,其中T6号籽棉和皮棉产量提升幅度最大,分别较对照增加8.30%、1078%,一膜三行等行距栽培模式可挖掘该品种的增产潜力。

3 结论

(1)一膜三行等行距栽培模式加快了棉花开花、吐絮,可有效提高霜前花率。

(2)一膜三行等行距栽培模式对增加果枝铃数、叶枝结铃影响较大,在一膜三行等行距栽培模式下,棉花通过自我补偿、自我调节使外围及叶枝结铃率有效提高,既提高了主茎结铃率,也发挥了叶枝的作用。

(3)一膜三行等行距栽培模式下C6、L2、T6、J198的籽棉、皮棉产量均较对照增产,一膜三行等行距栽培模式可提

高部分棉花品种的产量。

参考文献

[1] 王新燕,葛军,王春丽.新疆棉花高密度栽培模式的形成和推广[J].新疆农业科技,2005(6):14-15.

[2] 耿涛,戴路,徐占伟.棉花高密度种植群体结构的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3,40(5):269-272.

[3] 张旺锋,王振林,余松烈,等.种植密度对新疆高产棉花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4,28(2):164-171.

[4] 张冬梅,李维江,唐薇,等.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棉花产量和早熟性的互作效应[J].棉花学报,2010,22(3):224-230.

[5] 李先发.棉花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0):60-61.

[6] 夏永强.棉花高产栽培密度的探讨[J].新疆农业科学,2008,45(S1):70-71.

猜你喜欢

栽培模式棉花产量
棉花是花吗?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棉花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模式
第三讲 棉花肥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