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草人

2017-07-10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文明史烟云农人

稻草人以树枝为骨、稻草为肌,穿着草衣,戴着草帽,像模像样地站在田地里,只要有点儿风,它们就会一刻不停地摆弄身姿,成为乡村一道道最美的风景,这也是上千年来乡村特有的画面和图腾。

如脚下的土地一样,这些穿越千年历史烟云,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农人走来的稻草人,已经成为农人们最亲密的盟友。

其實,鸟儿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笨,不论是小麻雀还是大喜鹊,它们早已洞穿农人们的伎俩。尽管稻草人十分卖力地挥舞手中的旗帜,但飞鸟照样会去偷吃即将成熟的谷子或黄豆,渴了就啄那红彤彤的像小灯笼一样的西红柿;吃饱了,它们会旁若无人地站在稻草人的头顶或肩膀上相互对话或放歌。

整个秋天下来,你去看吧,一个个累得东倒西歪的稻草人,它们的头上、身上满是鸟粪;甚至有的飞鸟,为了宣誓自己的胜利,会在稻草人的头顶上做个繁衍后代的窝。

乡下的农人很清楚这些稻草人的作用并不大,但下一年,他们依旧会做几个稻草人在地里,代代延续,周而复始,仿佛这是一道必须有的程序。

我之所以喜欢稻草人,是因为我从稻草人身上看到了人类本该有的、纯净的灵魂。或许乡村人不会讲敬畏自然、和谐共存的大道理,但千百年来,他们知道,在同一块土地上,每一只飞鸟都是他们的亲人;他们懂得,人活着就是与自然共生存,不管是海洋生物、高原动物、昆虫世界,还是广阔的森林,都和人类有着最密切的关系。也正是有了这成千上万种生物的“恩赐”,人类才得以生存和繁衍。

稻草人站在乡村的田地里,犹如一部文明史,记载的是千百年来人类敬畏生命的美德,也是先人对后人“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的告知和警示。

(作者郭震海,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7月28日,有删改)

技法鉴赏

自然精辟地评价人文价值。作者分三层阐发隐于“千年历史烟云”中的农民智慧:首先,飞鸟实为人类“亲人”,安放稻草人只是“哄骗”而已,并没有“赶尽杀绝”之意;其次,历来农人的这种“仁慈”源于其“人活着就是与自然共生存”这一生活哲理;再次,稻草人中蕴含的“敬畏自然、和谐共存”理念不仅是一部曾经的“文明史”,也是对今人、对未来怎样传承农耕文化的“告知和警示”。一篇千字短文,令人信服地解开了千年农耕文化之谜,值得称道。

思考练习

“稻草人”在某些文章中往往用作贬义性比喻,本文作者却从新的视角作出阐述,你对这样的差异怎样理解?(答题纸自备)

猜你喜欢

文明史烟云农人
《联结:通向未来的文明史》
烟云几许著苍山
如何从文明史角度讲授古代希腊文明
武士异化现象对中国体育的本体性干预
农人碎碎念
茶山烟云
世界文明史上的伟大奇迹: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遗址
农人碎碎念
所有农人都是一群“流氓”
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