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7-07-09鲍同军魏晖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7年10期
关键词:校企办学专业

鲍同军 魏晖

[摘 要] 学校自2007年与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合作办学以来,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校企合作也从最初的“企业冠名班”“委托培养”“校外实习基地”等外延式合作模式,逐步发展到现在的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成效;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0-0066-01

一、校企合作办学基本情况

(一)办学体制机制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企业负责人担任主任,学校相关处室和企业相关部门(车间)为成员的校企合作委员会,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由企业人才资源部、行业专家、教学系部为主的校企合作工作部,负责校企合作办学的具体工作。建立了以专业课教师和企业骨干为主体的教学团队,设教师企业工作站、企业骨干教研室、实习指导教研室三个教研室,负责具体教学、实训实习任务的具体实施。

(二)办学模式

本着以培养符合企业所需的人才和能胜任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为目标,确定了“工学结合,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校企合作不仅满足了市场发展的需求,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综合质量,还能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合作招生、就业

每年招生季节,本专业实行招生与招工同步,校企合作工作部制定招生简章,共同开展招生宣传,共同确定录取标准和录取人员,学校、企业与录取学生签订培养协议,学校负责学生学籍注册,企业负责毕业合格学生的工作安置。

(四)合作育人

根据公司生产的特点和校企双方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共同督导检查教学质量,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校企育人“双主体”平台,明确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责任,落实学生“双身份”、教学“双导师”制,校内骨干教师与企业骨干组成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校企双方明确对方兼职人员的职责和待遇,制定了管理办法,增开了企业文化、公民素养、公共艺术等课程,打造“学校人”到“企业人”的无缝育人体系。

对个别不愿意在本企业就业的学生,学校积极协调专业对口的企业,合作公司给予了大力配合,这也是双方多年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结果。

(五)合作发展

在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与公司深度合作的同时,双方的合作向员工培训、技改课题、文化共建等多领域发展,双方结成了协同发展、互相支撑的共同体。校企联合成立课题小组,共同参与教研活动和科技攻关,校企双方通过合作办文体活动、到企业参观、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开展文化共建,通过共同推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形成共同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进一步巩固双方合作的基础和密切程度。

二、校企合作办学成效

(一)体制改革见成效

为做好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学校以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为试点,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支持机械工程系内部专业科室的优化调整,支持校企共建专业。通过几年的努力,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已与合作公司深度融合。同时,通过与企业多方位的接触,一些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也影响和改变了广大参与的教师,为学校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内容。

(二)增强了人才培养的准确性,实现了“学”与“工”零距离

培养目标与用人目标直接对接,减少了中间环节。教学车间既是实训课堂,又是产品生产车间;教学课堂上的教师既是企业的技术人员,又是学校的优秀教师;在课程设置上,既有提高素质必修的基础课程,又有提高操作技能的专业课程。

(三)提升了教师的“双师型”素质

校企合作促进了学校“雙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契机,聘请企业有实践技能和特长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另一方面定期对专业教师进行轮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截止2016年底,本专业所有专业课教师均获得了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促进了实训设施的更新和技能大赛成绩的提高

教学与企业生产的深度融合,做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企业的“实训”设备,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耗材和设备购置款,也为本专业添置高端设备提供了保证;学生和辅导教师接触到了真实的企业生产,为他们参加技能大赛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生产经验。

三、合作办学的创新与特色

(一)创新合作机制,共建一体化合作办学平台

在校企合作委员会的领导下,设立校企合作工作部作为双方的合作平台,工作部从管理体制、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各方面整合了学校和公司资源,将学校与公司对本专业建设的管理融为一体。

(二)创新“顶岗实习”模式,实现“学工”零距离

实现了由“放羊式”顶岗实习到定岗实习的转变,基本教学模式是“2+0.5+0.5”,即2年在校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中间到公司学习生活约10周时间(分散在4个学期中),获取专业发展的基本能力与专业知识,同时掌握行业现状;第一个“0.5”是指第五学期学生到公司实行轮换岗位的顶岗实习,使学生获得岗位的基本技能和熟悉公司的整体运行情况;第二个“0.5”是指第六学期的定岗式顶岗实习,学生相对有固定的工作岗位,获得本岗位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学业”结束即可以由学生转为员工。

(三)创新师资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共建共管

教师队伍实行一体化管理,通过教师企业工作站、企业骨干教研室等活动方式,使双方教师融合发展,短短的几年,该专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全部达到了“双师型”标准,企业指导教师70%以上获得了教师资格证。

(四)推动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增强了学生身份认同

企业的核心影响力在于企业文化,本专业从培养方案的制订到实施过程始终把企业文化放在突出的位置,通过互相参加或共同组织校企双方的文体活动、企业劳模进课堂讲座、设立董事长奖学金等方式,推动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使学生加深了对企业和自我身份的认同。

参考文献:

唐佩.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制度改革路径选择[J].继续教育研究,2016(5):72-74.

猜你喜欢

校企办学专业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部分专业介绍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