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构成教学的改革探索

2017-07-07张滔

进出口经理人 2017年5期
关键词:环境艺术改革

张滔

摘 要:21世纪,人们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而居住环境离不开环境艺术,所以目前我国对于该行业人才也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本文将会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构成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措施等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借鉴。

关键词:环境艺术;构成教学;改革

设计构成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合理开展与良好学习能为后续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国内各高校设计构成课程的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与问题,立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思考设计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地开展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是改革的重心。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行业现状

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是一个从模糊逐渐清晰的概念,它的迅速发展受到了众多人的瞩目。环境艺术设计的就业面很广,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政建设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景观设计均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市场一直很广阔,如建筑装饰设计、室内外效果图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环境工程改造等,而且待遇较高。然而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尽相同,有的特别顺利,没费什么周折,有的则一波三折。

二、环境设计专业构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缺乏积极性

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在原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方案,实现环境的二次设计。优秀的设计人员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最快地发现外部环境的不足。部分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难以满足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二)环境设计专业教师的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的专业水平将会决定学生的专业素质,对于现如今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要清楚地意识到室内设计专业的重要性,还应该努力去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课上跟上教师的步伐。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很多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存在着局限性,并不能够将一些现代化的设计元素充分融入到室内设计中,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室内设计教学的效率。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更新教學观念,激发学生灵感

环境艺术是一种追求审美的专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时尚的前沿与生态发展。在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曾讲到灵感主要有三个不同的来源,一个是外界环境或者物体留下的直接的印象,即“印象”;二是非物质世界表现出的内在的特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发产生的无意识,即“即兴”;三是内在感情的外在体现,这种体现是经过了加工、重组,即“构成”。因此,在设计构成教育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灵感,延伸创意思维的广度和宽度,培养学生个体用独特的方法和方式去展现有创造力的作品。

(二)丰富教学手法,增强学生兴趣

“教条式”教学手法是学生不愿意接受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也影响了几代人的发展,因此,在现如今的教育过程中,要勇于打破这种束缚,丰富教学手法,以增强学生的兴趣。首先,在教师的讲课过程中,应摆脱教案束缚,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多渠道获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过程的美感,分析生活实际中的空间构成,引发学生思考;其次,采用微课程的方式,利用多媒体片段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这样学生可以在宿舍或者图书馆内进行个性化学习,学生场合不再限制在课堂上,便于实现学生的自我查漏补缺;最后,创设设计情景。通过实验性的项目设计,帮助学生进行难点与重点的理解,比如,在结构设计中,可以围绕常用的软装饰画以及废弃物品进行分组设计,让空间结构能够改头换面,激发学生潜力,从而让学生能够乐在其中。

(三)拓展表达媒介,引导学生创新

在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下,表达媒介可以延伸到多种途径,如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可以采用手绘、数码摄影、视觉日志等手法进行积累;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概念草图、概念模型、PPT演示等方法展开,实训作业的表达则可以将概念设计与文字表述相结合,手绘和电脑软件表现并举。在具体的实训项目展开过程中,材料的选择上可以寻求多样化,比如各类纸材、布面材料、金属材料、各类废弃品的再生运用和日用品的再设计等。

(四)发挥评价作用,激发学习动力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表明客观的评价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也会对学生造成影响,虽然在现如今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却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教师评价,发现学生存在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才是教学之根本,只有在平常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才能够跨过专业课学习的鸿沟。

四、结语

总而言之,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应根据该学科特点,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基础,从多途径着手,用一种“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构成的规律,并将设计更好的服务与生活。希望通过此教学改革探索,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使学生在今后的设计创作中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构成教学的改革探索[J].明日风尚,2016(12).

[2]张赛娟.环境艺术专业设计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科教文汇,2016(18):57-59.

猜你喜欢

环境艺术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研究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