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年

2017-07-07赵长青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白粥长青味儿

○赵长青

过年

○赵长青

儿时,一年之中最高兴的时候是过年。

一入腊月,就开始扳着小指头儿数,今儿几啦,明儿几啦,一天怎么这么长呀!眼睁睁地看着日子照样不紧不慢地晃悠着,心里那个急呀。在无比的期待中,日子终于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离年越来越近了。年味儿一日浓似一日。

母亲整天忙得手脚不停,蒸馒头啦,蒸粘糕啦,摊饼折啦,做新衣服啦……馒头要蒸好几锅,蒸出的馒头要装满那个大大的笸箩。粘糕蒸一锅就行了,不过工序多,要准备粘米面,要准备大红枣,上锅蒸出后还要切成似断似连的长长的一串儿。摊饼折用的是另一种不粘的米面。要找来两个或三四个饼折锅,架在砖上,用柴禾燃起文火来摊。在每个饼折锅里,依次倒入一饭勺米面糊糊,过一会儿,便依次熟起来,于是,便用铲子依次对折出锅。没记得爷爷和父母年前做过新衣服,他们只是将已穿了几年的稍好的衣服洗干净,准备过年时穿。母亲每年年前,要给我们几个孩子每人做一套新衣服。鞋子、裤子母亲自己就能做,而褂子因为要做得好一些,往往由父亲去找离我家不远的一位会裁缝的姑娘去做。

父亲呢,便忙着做豆腐和进城购买年货。豆腐在本村就能做。常常就用我小爷爷家的那副石磨,人推着或用小驴儿拉着呜噜呜噜地转圈儿,另有一人跟着磨向磨眼里一勺一勺地倒着泡展的黄豆。豆浆磨出来了,便倒入一口大锅中架火烧开,然后点卤,稍等后,将锅中的豆腐脑倒入长方形的豆腐屉中,用纱布裹严,再压上石头等重物,过一夜,豆腐便做出来了。年货,只是买点儿粉条和花椒、大料、姜之类,极少买猪肉。有几年,我家每年开春喂一只小山羊,到年前就长大了,正好杀了吃。羊肉虽然有种特殊的味儿,可作馅儿包饺子还是挺香的。

我们孩子盼过年,是因为那时有好吃的。平时总吃玉米面饼子,喝米饭,喝白粥,连菜也见不着。而过年时,可以吃上十几天馒头,可以吃上十几顿粉条儿豆腐菜,有时,菜里还有一点儿猪肉。熬菜往往是在中午。早饭晚饭虽然仍是米饭、白粥,可有白菜炒着吃了。粘糕、饼折更是稀罕物儿,只有过年时才可以吃到一点儿。

我们孩子盼过年,还因为那时可穿新衣服。每年就一套衣服,上一年做的衣服,到这一年年前时早已破旧不堪,早已补了好几处补丁了。而到这一年大年初一,一起床就可以去旧换新。谁不愿意穿新的好的?那时,心里的高兴劲儿没法形容!

我们孩子盼过年,还因为那时可以痛痛快快地玩几天。没上学时,东游游,西逛逛,索然无味。上学后,就要按部就班了。每天下午放学后,若是夏秋两季,还要扛着筐到地里去拽菜薅草,喂养猪羊。而这时正值寒假,不用上学,也没有活干,整天整天到哪儿玩也没人干涉。一年之中,数这时玩得尽兴。而在这玩中,最难忘的,是正月里去看戏的情景了。我们村百年来从没唱过戏,不过邻近几个村每年唱戏。京剧啦、豫剧啦、丝弦啦、河北梆子啦,无论什么戏我们都看。有时跟着爷爷或父母去,有时就和伙伴们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地一起去。到了戏台下,我们却并不看戏。对戏台上红红绿绿咿咿呀呀的东西,我们看不懂也没兴趣看。我们所注意的,是那些卖小吃的和卖小玩意儿的,吃的有糖葫芦,有馃子,有肉饸子;玩意儿有各种动物形的泥哨儿,有各样颜色的洋茄子,有迎风呼呼直转的小风车。在我们的一再央求下,大人总会给我们买上一些。回家的路上,大人们谈论着戏里的情节,我们则专心地玩着手中的玩意儿。你看吧,大路上,小路上,人们三三两两,这儿一群那儿一伙,慢慢蠕动,像正在运粮的蚂蚁的队伍一样,连成了长线儿。

一忽儿就到了正月十五,过了十五就没什么年味儿了。过得真快呀,我们孩子对年还恋恋不舍呢。

如今,总觉得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儿,和平时无异,甚至还不如平时。是因为自己长大了,还是因为别的什么?

猜你喜欢

白粥长青味儿
虎年春来年味儿浓
闪念大柳塔
“土味儿”拼多多
年味儿与虎年春节
白粥能不能养胃?
夜晚是属于白粥的
味儿
“白粥养人”是误传
长青开启中马圆梦之旅
长青 迈步环保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