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访古思今 温贤思齐

2017-07-07沽源县第三中学李桂萍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鸦片毒品长征

沽源县第三中学 李桂萍

访古思今 温贤思齐

沽源县第三中学 李桂萍

新《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初中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处事、学会做人。

如何在历史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浅见。

1.充分利用多媒体,再现历史情境,引起情感共鸣,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在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陕北会师”等视频剪辑和《长征路线示意图》,让学生以随军“记者”的身份,报道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这样的活动起到了回转时空的作用,把学生带入了长征的真实情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长征的艰难历程。接着,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长征精神?对此,你有何感悟?这使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进一步体会到革命先辈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让学生油然而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同时感悟到没有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就没有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一定要珍惜今天、把握未来。

2.巧妙利用课本中的图片、图表、文献资料、自由阅读卡等,渗透德育。

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先自读本课的自由阅读卡内容,了解从罂粟到毒品的知识,再让学生看中国人吸食鸦片的图片和英国输入旧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图表,并结合课文中的文献资料《炮子谣》,让学生们比赛写出鸦片的危害。此时,学生已深有感触。此时,及时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讲述当前国际贩毒组织活动,把毒品危害更深刻地剖析。告诫学生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这样,既使学生明白了鸦片输入对中华民族的危害,又对学生进行了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3.适时采用榜样引导,教育学生修身塑德。

在学习《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课前先收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资料、事迹,课上引导学生以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无产阶级导师为榜样,联系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围绕“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哪些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展开讨论。学生们通过讨论明确了:应树立崇高的理想,立志为人类谋幸福;要勤奋学习,服务社会;要善于独立思考,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发展进步的人……这样既使学生学习了革命导师的崇高品质,又激发了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全面发展的意识。

4.通过讲历史小故事、编演历史小短剧、进行辩论赛等,寓教于乐。

在学习《华夏之主》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讲关于尧、舜、禹的故事,让后让学生结合尧、舜、禹的“禅让”谈一谈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大家学习。学生很快就能饶有兴趣地说出“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谦虚礼让,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勤俭节约,禹——公而忘私、与民同甘共苦、意志坚强”等。这些先贤的优秀品质自然会对学生有所启示,使其悟出许多处事、做人的道理。

在学习《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这一课时,我让学生编演历史小短剧《张骞不失汉节》,之后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出张骞的精神品质:有识、有行、有恒。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品格教育。

在学习中国现代史《科学技术的成就》这一课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时,我让学生围绕“青少年上网利大还是弊大?”展开辩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上网观念,提醒自己要做文明网民。

猜你喜欢

鸦片毒品长征
销毁毒品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鸦片种植与甘青社会经济互动(1928—1937)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火烧毒品
毒品极其昂贵,为何晚清穷人也抽得起鸦片
基于“鸦片泛滥”的史学阅读及教学价值追寻*——以《鸦片利益链条上的中国人》的探究为例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