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城市”的宏大愿景与城市之殇

2017-07-07李公明

中州建设 2017年7期
关键词:熔炉霍尔愿景

文 / 李公明

“世界城市”的宏大愿景与城市之殇

文 / 李公明

英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彼得·霍尔(Peter Hall)的皇皇三巨册、总共近两千页的《文明中的城市》(王志章等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6月)的确是一部探讨世界城市发展变迁个案以及城市规划发展观念的巨制,全书由“文化熔炉之城”“创意环境之城”“艺术与技术的联姻”“城市秩序的建立”以及“艺术、技术和机构的结合”五大篇章构成,以二十多个从古到今的城市发展经典案例,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探讨了城市发展与文化创造力、创新能力、社会活力以及城市秩序等几个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之间的复杂关系。

霍尔在本书中以跨学科研究的广阔视野和极为丰富翔实的知识内涵全面地揭示和颂扬了城市发展对人类文明无与伦比的贡献,书后那长达几百页的注释和参考文献为此提供了扎实的资料来源。他在书中同时以热情洋溢的乐观精神和深刻远见描绘了城市发展的未来,他说:“本书将颂扬世界伟大城市的持久活力和不断重生的创造力;就像‘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那样;似乎整个过程没有我们可感知和可预见的尽头。现在的中心问题是城市生活如何和为什么能自我更新;确切地说,重新燃烧城市创新活力的火焰具有什么性质。”

霍尔在书中论述的城市智能创新、文化工业、信息化时代的“世界城市”等中心观念无论从学术创新或是影响现实的角度来看,都具有一种面向他声称正在来临的世界城市黄金时代的强烈推动力量。无怪乎在中国,在讨论中国应如何规划和建设特大城市的各种活动与文章中,彼得·霍尔的名字显然已不断为人们所认识,多年前他来中国做的讲座门票昂贵,他的观点不断出现在规划官员与开发商的发言文稿上,从他那里传达出来的关于“世界城市”的声音似乎总是那么鼓舞人心。问题是,在中国语境中的城市化发展中出现“城市之殇”的复杂性与解决难度远非外来专家所能马上洞悉的,比如霍尔曾预计中国的住房政策应该是通过公众自助的方式把非正规的建筑改造成为高质量的中产阶级居民区,当然这只能让人无语。在“世界城市”的宏大愿景与人们早已身受的“城市之殇”之间,权力、资本与公众利益诉求的差异性总是难以消除的。

还是回到《文明中的城市》。人类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伟大的城市及其黄金时代?为什么那些熊熊燃烧的创新火焰只出现在城市而不是乡村?而且,为什么那些城市的黄金时代总是在历史上惊鸿一瞥之后难以复现?从前五世纪的雅典、十四世纪的佛罗伦萨、十六世纪的伦敦、十八至十九世纪的维也纳、十九世纪末的巴黎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柏林,霍尔在第一篇“文化熔炉之城”中以这些人们最为熟悉的城市讲述文化或艺术创造力如何打造着它们的黄金时代的故事。其实,霍尔在这里所讲述的不仅仅是城市的故事,同时也是关于文学、艺术等精神文明的故事;而且由于是从城市的角度切入,远比一般的文学史、艺术史叙事更具有空间感和历史感。

在书中,霍尔对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规划思想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应该说,如果从日后的城市发展趋势来看,芒福德的理论的确被事实否定,从特大城市到“世界城市”的概念与实践的确远远超出了芒福德当年的设想。正如霍尔所说,在芒福德发表《城市的文化》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我们非但没有见证大型城市的毁灭,相反,它们变身成为全球城市,不同程度地吸引了能够指挥和控制全球新经济的组织,还有能辅助它们的专家服务代理;同样意义上,它继续吸引有雄心壮志的人才;正因如此,它仍然是创造力的独特熔炉”。

最后,霍尔关于新加坡建设全信息社会的评述或许值得我们思考。他指出:“信息可能成为潘多拉的盒子,政府希望他们能够控制它,但却发现完全无能为力。”

猜你喜欢

熔炉霍尔愿景
史蒂文·霍尔:用光重新定义建筑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凝视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试验鉴定理论体系研究
饮食文化的“大熔炉”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熔炉
霍尔电流传感器技术综述
离子推力器和霍尔推力器的异同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