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AmbuAuraOnce喉罩置入七氟烷的适宜浓度

2017-07-07魏灵欣邓晓明隋静湖刘具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氟烷喉罩下颌

魏灵欣,张 轶,邓晓明,王 磊,隋静湖,温 超,王 烨,刘具会,杨 冬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整形外科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144



·短篇论著·

小儿AmbuAuraOnce喉罩置入七氟烷的适宜浓度

魏灵欣,张 轶,邓晓明,王 磊,隋静湖,温 超,王 烨,刘具会,杨 冬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整形外科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144

七氟烷;AmbuAuraOnce喉罩;小儿

喉罩是小儿临床麻醉中广泛使用的声门上通气道,种类较多,其中AmbuAuraOnce喉罩(简称Ambu喉罩)的管腔弯曲角度接近口咽腔的生理弯曲,置入操作简单,通气套囊密闭性良好,在无肌松情况下可有效正压通气。而且Ambu喉罩为一次性使用,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并发症。本研究测定了4~10岁小儿置入Ambu喉罩时七氟烷的呼气末半数有效浓度(EC50值)。

对象和方法

对象 2014年1月至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就诊、ASAⅠ级、行择期非头面部整形外科手术的4~10岁患儿,排除标准:(1)近3周内有上呼吸道感染;(2)既往有困难气道史;(3)有恶性高热家族史;(4)肥胖患儿。本研究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麻醉诱导 所有患儿均未术前给药,常规禁食禁饮6 h。吸入诱导前小儿麻醉回路内预冲8%七氟烷和50%氧化亚氮(N2O),并准备好合适大小的面罩。患儿入室后,用面罩进行吸入诱导,新鲜气流量设定为6 L/min(氧气和N2O流量比为3 L/min∶3 L/min)。患儿入睡建立静脉通路后,将吸入七氟烷浓度降低为设定浓度,并停止N2O吸入。待呼气末七氟烷浓度达到设定浓度,并持续10 min后置入喉罩。根据以往研究结果确定第1例患儿的七氟烷呼气末浓度为1.8%[1],采用Dixon up-down法决定下一例患儿Ambu喉罩置入时的七氟烷吸入浓度。如果上一例患儿置入喉罩成功,则下一例的七氟烷吸入浓度降低0.2%。如果上一例患儿置入喉罩失败,则下一例的七氟烷吸入浓度降低0.2%。测得七氟烷呼气末浓度与设定七氟烷浓度比例维持在0.9~1.0,出现第7个失败与成功的交叉点时结束研究。

喉罩置入方法 置入前喉罩背侧面采用奥布卡因水性凝胶充分润滑,喉罩置入采用提下颌法,操作者左手提起下颌,右手持笔式将喉罩气囊末端紧贴硬腭置入。喉罩置入时不排空气囊,喉罩置入成功后根据二氧化碳波形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声门位置来确定喉罩位置。喉罩型号根据患者体质量选择:10 kg≤体质量<20 kg 选择2号;20 kg≤体质量<30 kg选择2.5号;30 kg≤体质量<40 kg选择4号。

判断标准 喉罩置入条件根据患儿反应和下颌松弛度进行评价。喉罩置入过程中和置入后1 min内患者出现呛咳,肌紧张对抗,喉痉挛或剧烈的肢体活动定义为出现体动。下颌松弛度根据Muzi评分进行评价:1分:下颌完全放松;2分:提下颌有轻度阻力;3分:提下颌有阻力,但可以张口;4分:重度阻力,需要给予一定剂量的异丙酚。Muzi评分>2分或置入喉罩出现体动反应视作喉罩置入失败,即刻静脉推注异丙酚1~2 mg/kg后重新置入喉罩。喉罩置入成功后吸入2%七氟烷和50% N2O维持麻醉深度。

观察项目 患者入室后采用Datex-ohmeda S/5 AM监护仪连续监测患儿的无创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吸入诱导过程中维持自主呼吸,必要时辅助通气,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etCO2)在35~45 mmHg(1 mmHg=0.133 kPa)。观察记录麻醉诱导和置入喉罩过程中有无喉痉挛、呕吐、误吸、高血压、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以及气道梗阻等并发症。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年龄和体质量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比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置入Ambu喉罩七氟烷EC50值采用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计算由失败到成功交叉点中位值的平均值而得,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般情况 共有26例患儿参与研究,喉罩置入成功和失败的患儿分别为13例,两组患儿在年龄[(7.1±1.4)岁比(7.3±1.6)岁,P=0.67]、体质量[(25.4±5.2)kg比(26.1±5.5)kg,P=0.83]和男女性别比(6/7比5/8,P=0.78)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EC50计算结果 26例患儿Ambu喉罩置入序列图形见图1。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制作的剂量反应曲线显示,50%和95%患儿成功置入Ambu喉罩的七氟烷呼末浓度EC50和EC95分别为1.77%(1.57%,1.98%)和2.17%(1.97%,3.67%)(图2)。

图 1 患者置入喉罩序列反应图

图 2 七氟烷剂量反应曲线

不良反应 吸入诱导过程中,置入喉罩成功的13例患儿中,有2例在喉罩置入前出现上呼吸道梗阻,提下颌不能改善通气,放置口咽通气道缓解;4例患儿需要间断辅助通气才能维持PetCO2在35~40 mmHg。诱导和置入喉罩过程中所有患儿均无喉痉挛、呕吐、误吸和循环系统并发症。

讨 论

Ambu喉罩充气套囊由0.4 mm质地柔软的PVC材料组成,轮廓构型易于贴附于下咽腔结构,在达到密闭效果的同时,囊内压力较低[2- 3]。此外,Ambu喉罩通气管的下端为90度的结构,更接近于口咽腔生理弯曲,可有效提高喉罩置入成功率[4- 5]。与经典喉罩相比较,Ambu喉罩的置入时间明显缩短[6]。小儿Ambu喉罩与i-gel喉罩的对比研究显示,Ambu喉罩的置入时间较i-gel喉罩缩短,置入成功率显著增加,但两种喉罩的漏气压和气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7]。另一项研究显示,Ambu喉罩的置入时间平均为19 s,较Unique喉罩和Soft seal喉罩明显缩短[8]。尽管Ambu喉罩置入容易、操作方便,但目前尚未见小儿置入Ambu喉罩时所需七氟烷EC50值和EC95值的报道。

七氟烷吸入诱导是目前小儿临床麻醉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七氟烷吸入诱导既可以消除和避免静脉穿刺所致的疼痛和恐惧,使小儿迅速进入睡眠状态。还可以在七氟烷诱导达一定麻醉深度时提供良好的喉罩置入条件。我国男性儿童的研究显示,置入经典喉罩时4~7岁男童所需七氟烷EC50值为2.16%,7~11岁的EC50值为1.89%[9]。此外,Taguchi等[1]及贺琳等[10]进行的小儿研究结果也显示,置入经典喉罩的七氟烷EC50值为2%。本研究中测得七氟烷EC50值为1.77%,低于上述研究结果。这可能部分与Ambu喉罩的质地柔软、置入对咽喉腔的刺激程度相对较轻有关。但Aantaa等[11]在4~12岁小儿使用经典喉罩的七氟烷EC50值为1.57%,低于本研究和其他学者的研究,其原因可能是研究方法的差异所致。Aantaa等[11]研究选用的相邻浓度梯度差值为0.3%,喉罩置入失败后直接提高1个梯度的七氟烷呼末浓度再次尝试置入。

与异氟烷相比较,七氟烷的刺激性气味较轻,但对于多次手术的患儿,由于其本身对手术室的恐惧抵触,因此常难以忍受管道内气体的异味。因此,起始吸入诱导时我们采用七氟烷联合N2O的混合气体,以缩短诱导患者入睡的时间。以往研究显示,七氟烷血浆浓度与脑内浓度达平衡的时间为10~15 min[12- 13],因此在呼末七氟烷浓度达到预设浓度后,持续维持吸入10 min,一方面在该浓度水平七氟烷药效达峰值,另一方面亦降低建立静脉通路之前吸入的N2O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4~10岁小儿置入Ambu喉罩所需七氟烷呼末浓度的EC50值和EC95值分别为1.77%和2.17%。

[1]Taguchi M,Watanabe S,Asakura N,et al. End-tidal sevoflurane concentrations for laryngeal mask airway insertion and for tracheal intubation in children [J]. Anesthesiology,1994,81(3):628- 631.

[2]Hagberg CA,Jensen FS,Genzwuerker HV,et al. A multicenter study of the Ambu laryngeal mask in nonparalyzed,anesthetized patients[J]. Anesth Analg,2005,101(6):1862- 1866.

[3]Sudhir G,Redfern D,Hall JE,et al. A comparison of the disposable AmbuAuraOnce laryngeal mask with the reusable LMA classic laryngeal mask airway[J]. Anaesthesia,2007,62(7):719- 722.

[4]Yodfat UA. Modified technique for laryngeal mask airway insertion[J]. Anesth Analg,1999,89(5):1327.

[5]Jaffe RA,Brock-Utne JG. A modification of the Yodfat laryngeal mask airway insertion technique[J]. J Clin Anesth,2002,14(6):462- 463.

[6]Suzanna AB,Liu CY,Rozaidi SW,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LMA-Classic and AMBU AuraOnce laryngeal mask airwa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general anaesthesia with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J]. Med J Malaysia,2011,66(4):304- 307.

[7]Theiler LG,Kleine-Brueggeney M,Luepold B,et al. Performance of the pediatric-sized i-gel compared with the AmbuAuraOnce laryngeal mask in anesthetized and ventilated children [J]. Anesthesiology,2011,115(1):102- 110.

[8]Francksen H,Bein B,Cavus E,et al. Comparison of LMA Unique,Ambu laryngeal mask and Soft Seal laryngeal mask during routine surgical procedures [J]. Eur J Anaesthesiol,2007,24(2):134- 140.

[9]李军,叶莉莎,高萍,等. 我国不同年龄男性小儿喉罩置入时七氟烷和丙泊酚的适宜浓度[J].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15):1012- 1015.

[10]贺琳,张学锋. 小儿喉罩通气道置人时呼气末七氟烷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15):1021- 1023.

[11]Aantaa R,Takala R,Muittari P. Sevoflurane EC50 and EC95 values for laryngeal mask insertion and tracheal intubation in children[J]. Br J Anaesth,2001,86(2):213- 216.

[12]Kodaka M,Okamoto Y,Koyama K,et al. Predicted values of propofol EC50 and sevoflurane concentration for insertin of laryngeal mask Classic TM and ProSeal TM [J]. Br J Anaesth,2004,92(2):242- 245.

[13]Quasha AL,Eager EI,Tinker JH. Determin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MAC [J]. Anesthesiology,1980,53(4):315- 334.

邓晓明 电话:010- 88772082,电子邮件:dengxiaoming2003@sina.com

R614;R768

A

1000- 503X(2017)03- 0422- 03

10.3881/j.issn.1000- 503X.2017.03.021

2016- 03- 09)

猜你喜欢

氟烷喉罩下颌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按压舌状软骨与增加喉罩型号用于喉罩漏气患者的效果研究
两种supreme喉罩的型号选择方式比较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不同浓度七氟烷对人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迷人的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