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头的诗

2017-07-07

山西文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木头故乡

木 头

木头的诗

木 头

你辨不出的面孔住在这里

1

天空是蓝玻璃

樱花树沿途打开春天

所有经过不踌躇

2

寂寞漂浮,河边酒馆窗户

排列着酒瓶和衬衣的袖子

黄昏湿湿的眼睛望着树林

3

隔壁婴孩哭

天阴伤口泛起疼痛

箱底翻出来某一天

4

火点燃夜

月亮直白亲近

两手伸出,雨后梦见多次

故乡是一种移动

秋天,西渠街,船行至此

有深睡眠的父亲和走路缓慢的母亲

逐渐变小,窑洞空空

老院给时间上锁

钥匙有心有影

奶奶说她九条命

纸糊的屋顶白云飞散

猫已跑掉,狗在墙角舔水

如果你来,我在大槐树下守着金鱼的遗骸

现实之一

姐姐不说话

白灰窑腾起细烟

姐姐不见了

铁轨延伸如同变化的线条

天空太近,吵醒堕落

哑巴老爹烧窑

披着儿子留下的衣服

披着雨

来信

最近一场葬礼

人群之间有光束

眼睛沉默转向坟头的树

也许桥梁记得,峡谷鸣钟

泥土听从骨骸

天堂来自更高处

立秋

沉默渗透

泥土屏息

听回到听

触摸,寻找,低下来

比无形更遥远是谁

车马过,鱼和风

牵动屋檐

七夕上山

沉默杯里

茶水不动

五谷百果无量

众山脚下,木堆起

火焰高过此时

长烟清净,心菩提

大暑藏

和自己说话

影子经过浪,上升

没有尽头,行走如迷

记忆多面,有人练习画圈

向南向北或者微微偏向

世界倒转,爱斑驳

小暑归

回来,爱沿着爱

花萼迎向嘴唇

暮色越过火焰

雨竖起耳朵,街道如水

回忆弯曲,你宽厚

又听河流

火焰纷纷

照着画,秘密囚禁

笔如鞭注,璀璨起跃

日夜飞转不息

潮湿

热切

有性别的伤口

拒绝倒影和询问

失踪

炭火之上

面庞如水

花朵随季节来

箱子打开,雨裸露

绳索皱纹,信件铺满天空

门沉睡

边界

词语滚动

嘴巴成群结队

脚掌摩擦

翅膀变换形状

清洗余生,月亮滑过窗台

没人看见

二月雪飞

水涌向一切

忧伤更多,雷盘旋

到底,叠落,拴紧

风吹过,荆棘满手

沉默裹铁伫立

距离无远近,车前镜里

成衣阻霜染

香椿

大雨里找水

热俯高处,鸟鸣进入身体

村庄静寂

镜子两面赛跑

香椿在树,焚烧

气味,复制

对岸庙宇钟声飞越

立夏

之后关闭搏斗

与身体和解,一个人的

寺庙,有月光

喝茶读字,窗外悬崖

鸟巢在树,天空曲折

游园短歌

花朵芬芳通往夏日

月亮空白不见

头颅忧郁焚烧我们

沉默树下,手势静止

兽非兽,房间奔跑

梦从身边过,隔断风和建筑物

小满

更多不允许

画醒来,清晨太美

飞翔空空,歌唱未已

万叶绕枝开,练习爱

初雨茶

笨拙是影

倔强进入廊柱

分离在雨中

疼坠落,无声无底无岸

弦上清凉,风吹如逝,茶不歇

一生的时间对于我们都不够

十二月,柿子和流水带来祈祷

回声随茶气升起

光落在杯里

再没有美可比拟

黎明尚远,星星堆满海面

木头,女,居山西,痴茶嗜书,写作。

责任编辑/晋 洋 jy145301@163.com

【小对话】

唐晋:

为什么会有这一组诗?

木头:

季节是一种轮回,一生也不过时瞬,偶尔一些思考习惯用诗来表达,所以有了这组。

唐晋:

读你的诗,第一印象,很短。其实短诗并不好写,比如我们知道的偈子。日本的俳句很受诵读者、书家和绘者喜欢,流传甚广的也主要推松尾芭蕉。还有古诗,诗经,汉风,五绝七绝,等等。短诗需要捕捉和破开生成的力度,需要一种内心的坦然,是一种舍得。它既可以是核心,也可以是片段,甚至可以是某个意象的感觉萦回。你为什么喜欢短诗?

木头:

一种气息!也许就是瞬间爆发力,直接,扑面而来。

唐晋:

《你辨不出的面孔住在这里》取消了人称,主体客体相互渗透,意象转换十分迅捷,但一切又同时呈现出慢的节奏。周围所有都是可以感知的,却将感知者的存在降到最低。这或许就是大隐于市的状态吧。你对自身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怎么看?

木头:

目前我的生存状态极其边缘化。选择做茶,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茶能让我习惯清淡,长期在独立的空间观察,思考,沉默。有时提醒自己,你就是一个卖茶人,有时从卖茶人角色回到诗人。

唐晋:

古人讲白云苍狗。《故乡是一种移动》有着幻梦般的意味,街道无疑有河流的影子,这一点城市的发展史就指出过:街道是对河流的模拟。那么“船”也可想而知,同样与时间相关,自身年龄,这首诗背后的时间段落,等等。你给出的影像粘结和叠合带有乡土本质上的些许诡异,流逝的事物一般都是这样,包括结尾“我在大槐树下守着金鱼的遗骸”这个场景。其实我们都明白,最大的诗意或者说故事便藏于这个结尾。

木头:

关于故乡,我总会瞬间空白!故乡是出生地还是终生背负的自我怜悯,记忆和现实一左一右揪着我,质问、叛逆,有些疼痛生来如此。也许现实中的故乡无论曾经怎么生活生存都不是灵魂中的故乡,最终对我而言,只是“遗骸”。鱼是一种自由状态。梦想的精神归宿遭遇宿命,要么所有的都不存在,要么遍布残骸。

唐晋:

《立秋》写得很漂亮,就像《现实之一》。如此节制的铺排,的确是你的特色。与其说是观察所得,不如说是云烟中的捕捉;它们带着寂冷的气息。我想,一年的光阴里,肯定有一些时令是你敏感的,不妨聊聊。

木头:

其实是各种声音的瞬间组合,独自一人行走时难免被一些软弱和温暖包围。四季之中,南北差异,就像我刚刚从云南回来,太原的夏天可以在一阵急雨之后读到初秋乍凉。

唐晋:

《失踪》干净、果决,面不易色。特别是“门沉睡”一句。作为主体的“门”不同于作为客体的“门”,客体的门有人敲,不管是僧人还是命运;主体的门无人问津,被遗忘,被废弃,这样的语境反差下,“失踪”的内蕴更为深远。我把它视为你的性格之作,不知可否?

木头:

不完全。

唐晋:

因为一些有趣的原因,我习惯将你的诗作组合起来看,除了涉及佛教方面的,还有其他,比如《织》和《一生的时间对于我们都不够》。这两首诗一个以“二月”开篇,一个以“十二月”开篇,恰好是一年的头尾,呵呵。二月,你的情绪变化多,更多关注自身状况。十二月,你显得安静,知足,并且知不足。你有信念坚定的一面,也有顺其自然的一面,但是你内心始终存在着某种焦虑,这种焦虑也是你诗作精短的一个重要原因;你与它保持着距离,不想真正了解它。因为它,你诗句对于万物诸像的光影浮掠显得意味深长,但要进一步做到明晰透彻,你需要解决一些非技术问题。

木头:

我会认真想想。

唐晋:

呵呵,你的回答也和你的诗作一样短小。我就把它视为风格吧!木头这个笔名里有一种安排,你如今沉浸于普洱茶的品制中,似乎有着天生的归宿感。当你在云南的山林里寻找上好的古树茶时,你会习惯性地往最高处行走,那里阳光最为炽烈,叶子最为醇厚。祆教认为,木头中有火,有光明。黑夜里的茶山也曾遍地火把。希望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读到欣赏到你更为灿烂的作品。

木头:

谢谢唐老师!

责任编辑/晋 洋 jy145301@163.com

猜你喜欢

木头故乡
砍根木头去打仗
一二三,变木头
故乡的牵挂
嘻哈跆拳族
走在故乡
坐上这趟车去“云的南方、花的故乡”
搬来搬去的木头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为什么木头可以浮在水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