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事件放到一个瞬间叙述——细节

2017-07-06张福圣

关键词:刘翔孔乙己姥爷

张福圣

叙事的核心是人物、情节、场景等,而事件又是记叙文的核心要素。只有拥有精彩的瞬间叙述,文章才会出类拔萃。高分记叙文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叙述快、描写慢。叙述的特点在于陈述“过程”,着力交代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描写则注重具体描绘人物或景物的状态、样貌,尤其是事情发生发展的细节和特征。一旦展开叙述,可贵的篇幅很快就浪费了。大家应当把力量集中到主要的、关键的人物以及情节与场景的描写当中。

记叙文是写人记事的,有事就肯定有人,写人就必定叙事。事可大可小,不一定有完整的情节,不一定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但必须为写人服务,必须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纵观近些年高考高分、满分记叙文,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可能不具备传统的“六要素”,也可能不具备“三要素”,但在“事”与“情”这两大要素上一定做得很好。如湖南省高考作文《早》、江苏省高考作文《好奇心》、广东省高考作文《与你为邻》等,其中一些优秀的记叙文,没有具体的时间,事情没有起因与结局,过程也没有“情节线”,但事情小中见大,能在“尺水”中“兴波”,能用鲜活的细节描写展示澎湃的内心波澜,感情很真很美,读来意味无穷。从这些记叙文的拔尖之作中,我们进一步确信,优秀记叙文的要素是“事”“情”二字。

佳作show

豹子飞奔

在奥林匹克主体育场,无数的观众在静静地等待着,无数的闪光灯在静静地等待着,无数的解说员在静静地等待着,夜空中的月亮在静静地等待着,孙海平教练也在静静地等待着。

所有队员一起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刘翔那豹子般的眼神死盯着终点,用手拍打着自己的胸脯,又高高地扬起双手……预备——砰!

刘翔像平原上疯狂的豹子,开始狂奔,一步,两步,三步,右腿向上抬到最高点,啪!用力下压,左脚用上全部的力量向下蹬地,右脚稳健地落在地上,第一个栏轻松过了……

又是那凶狠的豹眼,盯住前方,咬紧了牙,似乎用尽所有的劲,开始第二个栏:一步,两步,三步,右腿抬到最高点,啪!用力下压,左脚用上……第二个栏也过了!

此时所有的中国观众,都紧跟着刘翔;孙海平教练,左手握紧药瓶,右手按住心跳早已超过120下的胸膛,眼睛紧盯着刘翔。

从第三个栏开始,依旧是那凶猛的表情,一步,两步,三步……右脚稳健地落地,刘翔开始兴奋了,因为在他最弱的前三个栏,并未吃亏;孙海平平缓了……

进入倒数第二个栏。依然是那双凶猛的豹眼,只不过眼神中流露出更多的自信。一步,两步,三步,右腿向上抬到最高点,啪!……又轻松地过了。刘翔开始发狂,孙海平又握紧了药瓶,全场的中国观众屏住了呼吸。身旁的“法国人”被刘翔的气势镇住了,倒下了!开始进入最后一个栏,一步,两步,三步,右腿向上抬到了最高点,啪!用力下压,左脚用上全部的力量向下蹬地,右脚稳健地落在地上……主持人嘴里喊着“刘翔”,刘翔快到终点,他不再死盯着前方,而是充满自信地左右各瞥一眼,一个狮子甩头……无数的观众沸腾了,无数的闪光灯沸腾了,无数的解说员沸腾了……

完美的前三个栏,完美的后三个栏,过硬的栏上技术,充满自信的神情,将刘翔送上了世界之巅,豹子——飞奔!

优雅的凤头,有力的豹尾,刘翔的飞翔是那么完美。这是一个成功的速度,这是新时代需要的速度。漂亮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强劲的结尾是成功的另一半。

豹子在加速!

中国在飞奔!

(本文系2007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

老师说

此文记叙“瞬间”,颇能尺水兴波。作者聚焦赛场,又笼袖广阔的世界,能放能收,挥洒自如。不断重复的“一步,两步,三步”如阵阵鼓点,强化了文章的节奏感。孙海平手中的药瓶和怦怦的心跳,也被用来助战,有张有弛。文末的“诗”句,突现了速度,为文题点睛,十分有力。

学法导航

细节描写在记叙性文章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以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动情节发展;它可以用来表现独特的生活环境,展示特有的风土人情和时代特色;它还可以用来凝结作品的情思,成为结构的交汇点等等。作家穆青说:“有时候,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尤其写作比较短小的文章,一个细节就能成为一篇文章的主干;一个精彩的细节,也能成为提示文章主题的关键。总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细节描写:

一、简笔勾勒。一字传神。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人或事的动态和风貌,抓住事物最为突出的特征,一字精准,神韵毕现。如范进中举后,送两锭银子给胡屠户。“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推辞不要。范进劝他收下,“屠夫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吴敬梓《范进中举》)。一个“缩”字写出了胡屠户假推辞的心理。其贪婪、势利的本性,通过这个假意推辞的细节暴露无遗。

二、细化动作。延长过程。就是选择准确的动词,细致入微地描摹所写对象的典型性的动作,就像放电影一样,在关键处将时间放大(慢镜头),将突出特点或主题的局部放大,在细微之处用墨如泼,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如在鲁迅的《孔乙己》中作者写孔乙己买酒的情形: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喝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孔乙己买酒,作者用了一个“排”字。这个细节描写使我们仿佛看到孔乙己把钱一文一文往柜上排成一排的样子,他是那么细心,那么谨慎,那么认真,生怕多给别人一文,所以要一文一文地数,以便看得清楚,数得准确。这个细节描写,不但极为符合孔乙己寒酸、贫苦的生活处境,也刻画出孔乙己这个旧知识分子斯文、纤弱的生动形象。

三、巧用修辞,增添神韵。巧用修辞表现事物特点是细节描写中较为有效的写法。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变平淡质朴为文采斐然。如下面这一语段:天空中铅块似的乌云,像开会似的聚拢在头顶,蓝莹莹的闪电像一条条皮鞭划过天空,震耳的雷声好像一队马车轱辘轱辘地跑过马路。阵阵凉风过后,雨点像熟透了的葡萄,劈劈啪啪地打在地上,溅起了一朵朵潔白的水花。远远望去,大地笼罩着一层轻纱般的水雾。瞬间,大雨倾泻,织成层层雨帘。雨水在马路两旁汇成小溪,哗哗地流着,好像在歌唱。这一段文字恰当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达到了绘声绘色的效果。endprint

四、变换角度。增加层次。在重点刻画一个对象时,除进行直接描写外,还可以描写其他事物的反应,甚至还可以从更多角度、更多层次描写要重点刻画的对象。如《豹子飞奔》中的片段:“进入倒数第二个栏。依然是那双凶猛的豹眼,只不过眼神中流露出更多的自信。一步,两步,三步,右腿向上抬到最高点,啪!……又轻松地过了。刘翔开始发狂,孙海平又握紧了药瓶,全场的中国观众屏住了呼吸。身旁的‘法国人被刘翔的气势锁住了,倒下了!开始进入最后一个栏,一步,两步,三步,右腿向上抬到了最高点,啪!用力下压,左脚用上全部的力量向下蹬地,右脚稳健地落在地上……主持人嘴里喊着‘刘翔,刘翔快到终点,他不再死盯着前方,而是充满自信地左右各瞥一眼,一个狮子甩头……无数的观众沸腾了,无数的闪光灯沸腾了,无数的解说员沸腾了……”这段文字先正面描写刘翔跨栏的动作,再转换角度描写了孙海平、全国观众、主持人等观看比赛时的神态、动作等细节,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现比赛实况,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五、对比展示,同中求异。写人也好,写景也罢,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同一人物不同环境中的风貌,同一景物不同时间的情境,不同人物同一环境中的表现,不同景物同一时间内的情境,都会有差异。抓住这些差异,就是抓住了特征。一经写出,便得神韵。例:“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明那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复,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个乞丐了。”(鲁迅《祝福》)这段文字通过与五年前祥林嫂肖像的对比描写,写出了祥林嫂收到打击越来越深,即将走向死亡的悲剧命运。

另外,提取生活中的细节应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典型性原则。所谓典型,正如俄国著名的批评家别林斯基所说:“诗人从所写的人物身上采取最鲜明、最足以显出特征的细节,把不能渲染人物个性的一切偶然的东西都一齐抛开。”细节的典型性表现在它必须能揭示人物特有的性格底蕴和情感走向,它反映的只能是属于某个特定的人才具有的东西。

在《儒林外史》中,严监生看到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一连三天断不了气,拿走一根后才闭眼的细节描写,生动有力地凸现了这个人物的守财奴性格,这个细节也只可能发生在严监生身上;在《项脊轩志》中,祖母来轩中看少年归有光读书,等到离开时“以手阖门”,一会儿“持一象笏至”,这些细节生动地写出了祖母对归有光读书中举、光耀门庭的殷切期待;在《荷花绽》中,水生嫂听到丈夫要上大部队的消息时,叫苇眉子划破了手的细节描写,正是她心灵震动和微妙复杂心情的自然流露……正是这些典型的细节,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窥见了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

细节里藏着人物情感和性格的全部秘密,一流的文学大师特别善于借助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里有很多这样典型的细节。

第二,独特性原则。要立足于人物的个性,抓住这个人物在特定环境下所独有的情感和行为特征。细节应该是人物情感性格苗圃中绽放的一朵奇艳的花。只有经过精心选择的独特细节,才能很好地完成传情达意、刻画人物性格的任务。优秀的作家,大都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并利用它来把人物塑成血肉丰满的独特形象。

第三。有用性原则。细节描写的作用无论怎样巨大,也只是一种手段,它只有在整部作品中才能发挥作用。细节描写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所描写的人、景、物乃至服饰等,都要紧扣主题,而不是为描写而描写。茅盾说:“人物的服装的描写不是没有目的性的,不应该为描写服装而描写服装。”老舍也说:“无论我们要写什么样的风景,人工园林也好,荒山野海也好,我们必须预定好景物对作品的功用如何,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如果忽视了为刻画人物、充实人物性格和丰满人物形象这一创作规律而去选择细节,那么无论细节本身写得如何细腻、生动、精彩,也不过是徒劳之举,是无益于作品的败笔。

高尔基说:“创作——就是把许许多多细小的东西结合成为形式完美的整体。”典型、独特和有用,是提取细节的三大原则。如果无视这三条原则,滥用细节描写,反而会使形象模糊、主题含混。

巩固训练

下列片段是一个考生描写姥爷喜欢喝酒的习惯。请运用“变换角度,增加层次”的方法修改该语段,使人物更鲜活,描写富有神韵。

姥爷喜欢喝酒,哪种酒他都喜欢。别人都知道他这一爱好,过节或过生日,送姥爷的礼物中总有酒。他先将每一种酒都仔细打量一番,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收藏好。姥爷平时喝酒很讲究,每次总是拿他的四钱小杯儿喝酒。和姥爷一起吃饭时,我们孩子们都是盛上一杯几口喝光,他却端起他那四钱小杯儿,呷上一小口,然后慢悠悠地品咂,那神情悠闲极了。

【分析】该语段直接描写了姥爷喜欢喝酒的习惯,“打量”“收藏”“品咂”等动词,描写平淡。可加进对他语气、语调、动作、表隋、神态、独特用词、习惯用语等方面的描写,变换角度写出人物的鲜明个性。

【示例】姥爷喜欢喝酒,哪种酒他都喜欢。亲戚朋友都知道姥爷这一爱好,每逢过节或过生日,送给他的礼物准有酒。此时他总双手捧起,走到亮处,两眼眯成一条缝,从上到下,从一面转到另一面,细细打量每一样心爱的宝贝儿,眯细的双眼像扫描仪一行一行地扫过,又好像考古学家拿着高倍放大镜在研究文物。即使在他过寿的日子里,客人喝至尽兴时一杯酒一两口喝光,可姥爷呢,依旧只是慢慢夹起酒杯,抿一小口,之后双唇还咂巴咂巴几下,那神情悠闲极了。

老师说

示例中的片段写姥爷细细打量酒时,用“双手捧起,走到亮处,两眼眯成一条缝”“像扫描仪一行一行地扫过,又好像考古學家拿着高倍放大镜在研究文物”等语言,变换角度,写出了姥爷见到酒的反应。然后,通过比较喝酒的神情,用“慢慢夹起酒杯,抿一小口,之后双唇还砸吧砸吧几下”写出他喝酒时悠闲的样子。这样,对人物的描写就鲜活充实多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刘翔孔乙己姥爷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肩膀上的爱
孔乙己(下)
孔乙己
我想你了!姥爷
刘翔复出前景不乐观
我为刘翔唱支歌
我为刘翔唱支歌
韩晓鹏——我是冰雪上的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