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话”中国网剧“未来式”

2017-07-06祝媛莉

综艺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大话商业模式影视

祝媛莉

2017年,网剧整体版权交易规模将超过纯电视剧市场的规模;今年年底,网络视频付费用户人数将超1亿,到2020年将超2亿;2016年,S(Super)级国产电视剧单集价格增长了200%,S级网络自制剧的单集成本增长230%;按照40%的静态增速,到2020年,最顶尖的网剧单集成本将达6000万元,娱乐产业产值1万亿,其中付费网剧收入640亿元……这些数据来自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在6月14日举行的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中国网剧“未来式”上的演讲。当日论坛,影视大咖们还就未来网剧的内容创作和商业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新网剧时代”的六类“迁移”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中国网剧市场未来充满希望。”王晓晖做出这样的判断,基于两个指标,一是追剧成了年轻人的时尚;二是做网剧成为主流。

近年来,网剧市场爆发。从2014年爱奇艺宣布打造超级网剧开始,短短几年间,网剧投资规模逐渐加大,商业模式逐渐清晰。周星驰、冯小刚、陈可辛、唐季礼等电影大咖入局,网剧生产开始向上游文学IP领域布局,网剧发展有了更广空间。

王晓晖在发言中指出,如今已经进入“新网剧时代”,网剧市场呈现六类“迁移”行为:中老年受众从电视向互联网迁移;传统制作公司从To电视剧到To互联网;电影制作团队从大银幕迁移到小屏幕;传统广告主向互联网迁移;互联网从采购电视剧向制作“美剧”迁移;平台从单纯广告收入向生态收入迁移。

其中,2017年,有视频网站付费收入与广告收入比例达1:1,接下来付费收入将超过广告收入,生态收入亦将猛增。最终理想格局是,视频网站三个收入支柱中,广告收入小于付费收入,付费收入小于生态收入。

网剧繁荣的背后,也存在很多问题。“小鲜肉”比“老戏骨”身价高、品质剧和流量剧如何选择……种种窘境拷问着当下的网剧市场。

王晓晖甚至担忧,中国影视剧会重蹈中国乳业的覆辙。“中国影视剧特别像乳业,刚开始竞争激烈,就像蒙牛和伊利的竞争一样,拼命争抢优质奶源,结果供应商就开始注水、兑三聚氰胺。就像影视公司将剧做得越来越长,质量越来越差。最后大家只能选择‘进口奶粉。”

王晓晖认为,现在的网剧大多数并非真网剧,只是本来在电视台播出的剧也在互联网播出,或者按照原来电视剧的制作模式生产的剧仅在互联网播出,不在电视台播出。

“用电视剧的商业模式和播出模式制作的剧无法对应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播出模式。互联网平台更喜欢季多、集少、时短的剧,而不是像电视台那样一部剧播60集。”王晓晖说,这两年行业应该迎来转折点,网剧创作需要找出符合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制作模式。

好IP的选择标准

中汇影视金影科技创始人侯小强:尽管过去没有IP这个词,但我十几年来一直在做IP生意。一年中大概有1000部电影,可能只有40部赚钱,电视剧和网剧领域一年大概有100个项目,能成为爆款的不超过50个。我们根据类型做了画像,用5个字概括出好内容的特点:新、高、大、上、女。

第一是“新”。类型新,人设新。IP本质上是“人设+经典”的叙事类型。也就是说,好IP在人设上要创新,在叙事类型上要尊重已经被检验的故事模型。

第二是“高”。储备IP时,我们会像撒网一样去筛选好IP,主要追求的数据是点击量高、豆瓣评分高、百度贴吧或微博提及度高,就是所谓“三高”。

第三是“大”。包含两个意思,一是空间大、体量大,可以从生态的角度不断去开发;二是好的IP强调参与感,互动可能性比较大。

第四是“上”。一个好的种子IP,遇到跟它发生化学反应的人才完成IP的孵化历程。这个人有可能是明星,有可能是编剧、导演、制作人。

最后一个是“女”。大部分好的IP都有性别,大部分情况下是女性。

灵河/上海视骊影视制作有限公司CEO白一骢:好IP要看什么团队去写、去做,毁掉一个IP太容易了。我很在意创作者和制作团队能不能匹配IP开发过程。

北京小糖人传媒董事长、创始人、制片人朱振华:IP也好,小说也好,我选择的最大依据是人物设置能否打动我,是否有改编的空间,这非常重要,甚至大于题材和类型。选择IP还要存敬畏之心。很多我喜欢的作品,在现有工业能力和工业体系下,很难做出好的表达。我一直在审慎观察这个行业技术流程的进步,包括特效、摄影技术的发展。

IP影视化过程中的问题

白一骢:现在资本对行业的影响,体现在对赌、业绩、财报压力等各方面。我最近推掉了一个大IP。对方告诉我,必须在财报发布之前做出来,但是时间太紧张了不可能做好。对于有些超级IP,不是不想做好,是很多客观原因导致没做好,回到制作本身才最重要。

现在,整个基础行业的技术匹配不了IP储备量。换句话说,我们有这么多好IP,却没有那么多拥有技术的团队能做完。我们公司所有投资只针对产业链布局,投资好的制作人、导演、编剧团队,来扩张我们的制作板块。

导演、五元文化创始人、ARCLIGHT弧光联盟发起人五百:小说改编其实挺痛苦,每次改编都和重新创作的历程、时间差不多。我不太敢做大IP,尤其是玄幻大IP,花多少钱都拍不好,因为不知道怎么拍。文字变成影像,有本质的区别,表达方式不一样,涉及很多专业环节。现在的影视制作中,各个环节进行了混乱的“交配”,组合混搭。我们做影视产品,还是要考虑每个环节的专业性问题,人才匹配就对了。

朱振华:小说和剧本是两个艺术门类,小说创作像艺术家,剧本编剧更像设计师,两个门类不太一样,需要系统流程的工业转换。

网文创作热点和网剧制作方向

侯小强:好莱坞之所以能崛起有三个重要原因,第一是资本,第二是IP,第三是技术。从网剧角度来讲,也部分遵循这个规律。未来网文创作有几方面比较重要:第一新的人设。现在网文类型非常多,有重生、穿越、盗墓、后宫、修真等多元化类型,网文领域竞争非常激烈。不需要前期干预,只要静静观察,哪些类型蓬勃生长,哪些类型像雪球有扎实的内核。因此只要做一个观察者,不要试图引领它。第二是审美。过去我们一直在做两件事:1.挑选有扎实内核的种子IP;2.选择与之匹配的创作团队;3.新的技术,包括AR、VR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白一驄:作为一个影视制作公司,我们连CFO(首席财务官)都没有,去年却增加了一个CTO(首席技术官),对所有制片管理流程统一监管。这种流程管理在好莱坞已是平常,而在国内,真正使用这种先进技术管理方式的剧组并不多。我们想做一个“富士康”,把标准化的生产能力确定下来,以生成持续的制作能力。

五百:我将来感兴趣的网络剧集也是12集为主,希望每部剧的创意或题材具有独特性,然后再想人设创新的问题。另外,拍摄时间也可以相对充裕一些,至少可以5天一集,或者七八天一集。

文学驱动影视

爱奇艺文学事业部总经理冻千秋:文学是所有艺术形态中门槛最低、创新空间最大、试错成本最低的一种艺术形态。另一方面,网络文学一直走在影视前面,并且网络文学的商业模式非常成熟。

如今,网络影视从业者越来越多,内容需求量会增加,反过来对IP的需求量也会增加。文学除了保有我们的优势,还要逐步探索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就是IP交易的商业模式。

作家、编剧却却:小说可以直接跟网剧打通,中间没有隔阂。比如我可以一边写小说,一边做编剧,直接进行影视化。开一下“脑洞”,就是可以把视频直接灌到小说里,用户点开一个视频链接,就是一场戏。不点开链接,就是单纯的文字。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耿聃皓:ACGN(英文动画、漫画、游戏、小说的合并缩写)就是从ACG扩展而来的概念,增加了轻小说等文学作品范畴。如果创作二次元漫画先都画出来,投入的创作力量就会特别多。然而,轻小说是用文加图的形式先快速检验用户对内容是否感兴趣,如果感兴趣就会把小说转变成漫画,之后连载。这就是从文字,或者从漫画创作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创作形式。动画、漫画、游戏、小说多种作品形式在产业链上紧密关联。

这种方式运用在网剧创作中,制作成本肯定比直接拍一部网剧或者网络电影投入小很多。这种创作模式可以快速检验市场,是很好的方式。

猜你喜欢

大话商业模式影视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大话压岁钱
大话英英与美英的区别
影视
看影视学口语
大话交通
商业模式考验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