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少年中国学会的分野看知识分子的道路

2017-07-06许进

民主与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九三学社民主科学

许进

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存在时间最久、会员数量最多、会员分布最广的社团。《少年中国》月刊在传播进步思想和文化方面的地位举足轻重。学会把“创造少年中国”和“再造神州”作为理想。成员中的绝大多数是教师和学生。

随着共同的敌人——封建主义思想逐渐示弱,随着共产主义、资本主义思想逐渐示强,五四青年当中不同思想、不同道路之争逐渐明朗化、激烈化,各个社团内部出现思想分野,导致社团的瓦解。少年中国学会会员中,李大钊、毛泽东、恽代英、邓中夏、赵世炎、高君宇、刘仁静等选择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曾琦、李璜、左舜生等选择国家主义和西方议会道路;许德珩、杨钟键、朱自清等主张科学教育救国;王光祈、康白情、宗白华等主张专心致志于学术研究。曾经宣示20年不谈政治的胡适,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倡议,掩耳盗铃地表明了自身的政治倾向和主义之不可回避。少年中国学会这一偏重友谊与学术的团体,在不同主义的冲击下,逐渐分道扬镳。

1944年,中国的局势再次出现类似于五四运动前夕那样的民族危亡局面。在抗日战争的第七年,日军占领了中国沿海地区的大部分国土并从桂林向贵州进犯,陪都重庆危在旦夕。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投降空气日渐浓厚,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惶惶不可终日。面对时局,曾经是少年中国学会的骨干分子、被大家称为“少年中国之少年”的许德珩,再次以民主与科学精神号召客居重庆的文教界知名人士组织起来,共同争取民主,团结抗战,维护国家独立。两年以后,九三学社在重庆正式成立。

一、兼容并包的少年中国学会

在文化启蒙运动的基础上,新学与旧学、个性与共性、人性与神性、民主与专制、自由与束缚在五四运动时期强烈碰撞,主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日益觉醒。五四青年热切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自觉肩负起救国图强的重任。面对激烈的争论和斗争,他们感到个人能力有限,非聚合大家之力不足以有为,必有组织而始能奋斗。他们以社团的形式组织起来,共同探求救国真理,推动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的传播。

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众多社团当中思想交锋最激烈、分化最剧烈的社团,也是人数最多、存在时间最长、人员分布最广、国内分会最多的社团。少年中国学会的主要特点是以科学为旗帜。学会发起时,《本会通告》宣示以振作少年精神、研究真实学术、发展社会事业、转移末世风气为宗旨。学会成立时,经李大钊、王光祈、曾琦提议,学会将宗旨修改为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

在那个急骤变化的时代,知识青年们寻求理想的新生活、企望走出迷惘和困惑。在封建势力面前,少年中国学会会员具有高度理想认同,他们共同砥砺品德、研究学术,他们出版图书、发行杂志、组织演讲、学术谈话。学会创始人王光祈指出:我理想中的少年中国就是要使中国这个地方——人民的风俗、制度、学术、生活等等——适合于世界人類进化的潮流,而且配得上为大同世界的一部分。盖以国中一切党系皆不足有为,过去人物又使人绝望,本会同人固欲集合全国青年,为中国创造新生命,为东亚辟一新纪元。若思想不革新、物质不发达、社会不改造、平民不崛起,所有一切其他政治改革,皆是虚想。蔡元培先生认为现在各种集会中,最有希望的是少年中国学会。因为他的言论,他的行动,都质实得很,没有一点浮动与夸张的态度。

五四时期的社团大都以爱国、救国为号召而组建,具有民族主义性质。知识分子结合成社团,依靠群体的力量实现个性、参与社会运动。当封建主义这个共同敌人逐渐示弱以后,汇聚各种思想成员而构成的社团,难免因思想之争而走向分裂。

二、从少年中国学会的分野看知识分子的道路

少年中国学会成立后,李大钊先生心中的学会是这样的:理想的少年中国未必一致。可以是我们的同志、我们的朋友,毕竟都在携手同行,向光明的方向走。在那光明里成一个结晶,那就是我们共同创造的少年中国。仿佛像一本洁白未曾写过的历史空页,我们大家你写一页,我写一页,才完成了这一部少年中国史。

从1920年开始,少年中国学会中逐渐出现了宗旨之争。宗白华在《我的创造少年中国学会的办法》一文中指出:创造少年中国,但我们并不是用武力去创造,也不是从政治上去创造;我们乃是从下面做起,用教育同实业去创造。教育实业本是社会事业,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是从社会方面去创造。王光祈在《少年中国》杂志上发表了很多文章,他主张社会活动,反对政治活动;不依赖已成势力,不依靠过去人物;反对同任何党派携手合作;凡有朋友谈到政治二字,就联系到少数人的最大幸福、供野心家的利用、世界扰乱的原因、万恶之源。

那时,共产主义小组已经在多地出现,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开始学习并宣传马克思主义。面对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国土上角逐争夺,直、皖、奉系军阀混战的局面,唯有革命可以救国,业已成为不可动摇之信念。学会为社会活动的宗旨与部分以救亡图存为使命的青年之间背道而驰。选择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道路的会员认为只有参加政治活动,才能谋求中国社会的根本改造。而参加政治斗争,必须以一定的主义作为依归。所以,决定主义是学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接纳、传播还是反对、排拒马克思主义成为斗争的焦点。李大钊先生指出,应该赶快地不踌躇地联结一个民主的联合战线,建设一个人民的政府,抵抗国际的资本主义。

反对的一方认为任何国家参与国际事务都是以本国的利益为出发点,国际间只有一时利害的结合,而无真正国际主义可言。苏维埃俄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以摆脱在国际上的困境。苏俄承大彼得之霸略,欲假马克思之共产主义以征服世界,两次对话声明放弃帝俄时代在中国的权益是欲取故予,是为蒙蔽爱国志士。

在那个社会发生急骤变化的时期,青年内心中产生强烈的政治逼迫感,他们纷纷走出书斋,参与到社会政治和民生当中。在社会的影响之下,他们当中出现了认识分歧、思想冲突并逐步发展成为政治主张对立。他们在共产主义道路、国家主义道路、科学教育救国和专心学术研究之间做出个人的选择。有人把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的思想归纳总结为对某种理想社会的真诚而急切的信念;对科学、理性的无上崇仰;对现实政治的否定、拒绝和回避。最终,少年中国学会这个知识人的团体不可避免地政党化了,其历史和精神反映了五四青年的思想和道路选择。当年那些反对封建主义的优秀青年各自奋斗,创造自己心中的少年中国。

三、追求民主科学的九三学社

中华民国建立以后,中国人民没有享受到和平而幸福的生活。帝国主义国家借钱、提供军火给中国的军阀们,使军阀们在内战中自相残杀,以达到他们最终吞并中国的目的。中国的各派军阀为了稳固并扩大其地位,争先恐后地讨好帝国主义,出卖中国主权。中国人民生活在内部战争和外来侵略双重战乱之中,苦不堪言。在1919年初发行的《国民》杂志创刊号上,杂志编辑人许德珩先生在《国民思想与世界潮流》一文中指出:“救今日之中国者,今日之国民也;训练今日之国民克胜救国之任者,国民思想之改革也。欲发思想改革之目标,为二十世纪新兴中国之国民者,又在吾人洞悉乎世界潮流之所趋。”许德珩先生的言行代表了当时进步青年的思想立场和抵御外来侵略的不屈精神。被苦难境遇激发出来的满腔悲愤和对创造新社会的强烈追求推动中国人民探索、追求与新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和新的社会制度。

面对国家遭受列强欺凌,政府腐败无能,屈服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出卖主权,人民生活在内外战乱之中,民生凋敝、水深火热的种种现实,青年们再也不能忍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的大火,终于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为导火索,在北京的赵家楼,在全国各地熊熊地燃烧起来了。在思想文化方面,五四运动是一场以民主与科学为目标的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进步方面,学生们将工人、商人和市民发动起来,五四运动由初期的学生运动发展成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青年在中国首先点燃了民主与科学之火,推动思想解放、文化重建,进而引发一场思想文化革命,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民主与科学既是现代化发展道路,也是现代化发展方式。

陈独秀先生认为,五四运动特有的精神有二:直接行动;牺牲精神。五四青年接受世界革命的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行动。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后来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党外的马克思主义者。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造就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同样也为九三学社奠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基础。

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成立大会通过了《九三学社成立宣言》。《宣言》指出:“今日适为五四运动二十八周年纪念日。‘五四号召于国人者,为科学与民主。今时间过去虽已二十余年,而民主与科学之要求,实较前迫切。本社同人,即本‘五四精神,为民主与科学之实现而努力,始终不懈,谨此宣言。”寥寥数语,就三次提到了“五四”,也三次提到了“民主与科学”。发起九三学社的原因是发扬五四精神,推进民主与科学。

1945年9月3日,经过十余年的艰苦斗争,中国人民终于战胜了日本侵略,获得了民族解放,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名副其实的战胜国。但是,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未给中国人民带来和平幸福的生活。贪官污吏横行,民主人士受到迫害,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内战一触即发。这时,九三学社的中坚分子提出中国只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能有出路,并且认识到依靠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权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不可能的。他们不为国民党独自召开的国民大会等民主假象所迷惑,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继续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1949年6月11日,在北平中南海舉行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预备会议,预示着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即将在中国诞生。在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上,九三学社首席代表许德珩先生发言指出: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依照共同纲领,把新中国的基础建立起来!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梁希先生发言指出:我们自然科学工作者要扬弃独善其身、自我欣赏的超人思想,坚决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使科学为人民大众服务。

《法国大革命史》作者密芝勒(Jules Michelet)认为,谁把思想局限于现在,谁就不能了解当今的现实。如果没有历史,我们在现实中将找不到判断事务的标准以及通往未来的坐标;如果没有历史,我们无法走动,更不会飞翔;如果没有历史,我们既意识不到自身的能力,也意识不到自身的局限。

民主与科学是信仰。五四运动以来,面对积贫积弱、屡遭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祖国,一部分知识分子寄救国的希望于科学,科学救国是几代知识分子的理想。民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是保障主权在民的政治制度。科学,是符合实际,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即发展生产力。科学的发展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目标,科学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德先生和赛先生来到中国只有百年的时间,目前的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追随德先生和赛先生的道路是漫长的。

作为参政党,九三学社必须适应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需要,必须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必须不断地推进思想理论的创新,必须加强组织建设,必须发扬社内民主,必须提高成员素质,必须强化参政党职能,必须探寻有效的组织活动方式,使自身的思想观念、成员素质、组织结构、功能机制和活动方式等诸多要素科学化、现代化,使我们的组织走在时代前列,以应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挑战,推动自身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们要本着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把九三学社建设成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参政党。

(作者为清大筑境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猜你喜欢

九三学社民主科学
中国式民主
毛泽东阻止九三学社解散
庆祝九三学社创建75周年
点击科学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科学大爆炸
九三学社中央“五四运动与九三学社缘起”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五四运动与九三学社缘起
尼日利亚 民主日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