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

2017-07-05蔡品一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36期
关键词:房颤冠心病

蔡品一

【摘要】目的 分析观察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对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房颤患者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的临床症状、性别、年龄、病程、类型合并危险因素心室率等,并根据临床症状探讨中医症候分布规律。结果 各种证型中占大多数的为气滞血瘀型以及痰浊阻滞型,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顺序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气虚血瘀>痰火扰心>肝肾阴虚。结论 冠心病房颤患者中医证候以气阴两虚为多数,其次为痰瘀、气虚等症素,相兼多数,多数虚实夹杂、多证相兼,病情较为复杂,中西药治疗具有疗效高、副反应少、毒性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36..01

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心房颤动,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心悸”、“怔忡”等范畴,冠心病房颤是指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有房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冠心病房颤所占比例也在逐渐上升,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房颤患者大约有800多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冠心病房颤采用单纯医药治疗可转复,但容易复发甚至导致新的心律失常;中药可调整气血,延缓复发,可提高疗效[1]。针对以上这种情况,我院研究冠心病房颤的中医证候分布,以便探讨冠心病房颤中的中医症候分布的规律及关系,为其防止和治疗提供依据。现将报告分析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房颤患者96例,确诊为冠心病房颤,中医分型标准为六个证型,分别为肝肾亏虚、水饮凌心、心脾两虚、痰浊阻滞、气滞血瘀,要注意的是,合并有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等其他严重心率失常,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及甲状腺机能亢进者均不能列入此次数据。其中男41例,女55例,年龄大多为45~89岁,阵发性房产为73例,持续性房颤为15例,永久性房颤为8例。其中数据要确保患者都知情。

1.2 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以及临床相关调查,运用中医辩证的思想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主要对辩证要素间的关系以及症候演变进行分析,探讨出冠心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对临床的用药和疗效起到指导作用。

1.3 疗效判断标准

本次研究中的疗效判定标准具体表现为:无效表示的含义是指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的趋势;有效表示的含义是指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显效表示的含义是指临床症状基本消失[2]。这些都可对临床的治疗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數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比较中医证型与病程的关系发现心脾两虚、水饮凌心、血瘀气滞等症候患者在病程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候患者在年龄分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与冠脉危险因素无相关性。

3 讨 论

在临床上,造成心脏病猝死的主要病因之一就是冠心病实性心律失常,特别是患有心梗后的患者其猝死发生率更高,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房颤所占比例也在逐渐上升,而且由于房颤患者心输出血量减少,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灌注不足,容易形成血栓,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房颤患者大约有800多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因此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中医辩证进行研究,有利于探讨出心率失常中医辩证的实质,为中医辩证提供依据。本次研究主要是对我院的患者96例的中医证候分布状况得出:冠心病室性心率失常患者分布最少多的证候是痰浊阻滞,在冠心病室心律失常的患者中,病变支数即虚证、实证间的血管病变支数具有差异性,中医证型与病程的关系发现心脾两虚、水饮凌心、血瘀气滞等症候患者在病程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医中药治疗冠心病心房颤动有很多优点,比如疗效高、副反应少、有发展前景等,我们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房颤提供依据[3]。

在本组研究中,病变支数即虚证、实证间的血管病变支数具有差异性,中医证型与病程的关系发现心脾两虚、水饮凌心、血瘀气滞等症候患者在病程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候患者在年龄分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与冠脉危险因素无相关性。由此可见,冠心病房颤患者中医证候以气阴两虚为多数,其次为痰瘀、气虚等症素,相兼多数,多数虚实夹杂、多证相兼,病情较为复杂,加强中医中药结合理论治疗,其具有疗效高、副反应少、毒性低等优点,为治疗冠心病房颤提供了依据,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玉霞.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前临床心衰阶段神经内分泌影响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06(139):210-211.

[2] 吴国宝.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18(116):137-141.

[3] 常爱娟.2004年度、2014年度心房颤动病人发病及治疗情况调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19(231):246-257.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房颤冠心病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预防房颤九妙招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二尖瓣病变合并冠心病13例外科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