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施肥措施对桉树生长的影响研究

2017-07-05罗旭委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产技术

罗旭委

摘 要:桉树种类多、适应性强、用途广。它的生长环境很广,其体形变化也大,包括世界罕见的树高百米的大树,也有矮小并多干丛生的灌木,还有一些既耐干旱又耐水淹的树种。有药用、经济等多种价值。

关键词:桉树植苗林;施肥时间;高产技术

桉树又称尤加利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统称。常绿高大乔木,约六百余种。 常绿植物,一年内有周期性的枯叶脱落的现象,大多品种是高大乔木,少数是小乔木,呈灌木状的很少。适生于酸性的红壤、黄壤和土层深厚的冲积土,但在土层深厚、疏松、排水好的地方生长良好。主根深,抗风力强。因此,应对其不同追肥措施进行研究,从而为桉树植苗林高产技术的推广提供一些经验。

一、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东省樟木头林场,该林场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东经113°53′-114°10′、北纬22°48′-22°58′,是一个充满悠久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省直属林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充足,湿润多雨,年均气温22.1℃,年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无霜期332天。试验地为丘陵山区,海拔为400~650米。土壤为砖红性红壤,肥力中等。

试验地于2011年5月采用植苗造林,最初植苗造林设计密度为1665株/hm2(株行距2m×3m),造林后1~3年统一按照广西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技术要求进行管理,即追3次肥(0.5kg/株),除3次草。

1.試验设计。共设3个处理:处理①,第4年第4次追肥;处理②,第5年第4次追肥;处理③,不施肥(CK)。施肥量为0.5kg/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处理3次重复,每处理0.067hm2。

2.调查方法。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进行生长量调查,标准地进行每木检尺,测定胸径、树高。根据调查数据求算林分平均胸径(D)、平均树高(H)、平均单株材积(V),根据造林年限计算年均生长量、单株材积、林分总蓄积量。胸径采用围尺测定,精度为0.1cm;采用瑞典Haglof Vertex IV-60超声波测高测距仪激光/超声波树木测高测距仪测定树高,精度0.1m。桉树单株材积(m3)计算公式:

V桉=0.000109154150×D[1.87892370-0.00569185503×(D+H)]×H[0.65259805+0.00784753507×(D+H)]

蓄积量=V桉×林分树种保存株数

对各处理分别进行成本核算,比较增长的材积收益,计算纯利润。

3.数据统计。数理统计采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不同施肥措施对桉树生长量的影响。由表1可知,各处理年均蓄积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处理②、处理①、CK。其中,5年林龄中,以处理②效果最好,胸径比CK增加1.26%,比处理①增加了0.62%;树高比CK增加3.28%,比处理①增加了0.99%;年均畜积量比CK增加5.94%,比处理①增加了4.10%。

表1 不同追肥措施对桉树生长量的影响

描述性统计量SPSS的分析表明,从均值来看,处理①、②、CK的林分胸径、树高、蓄积量增长量平均值分别为14.55cm、19.99m、0.16m3(表2)。方差分析表明,处理①、处理②、CK林分胸径、树高、蓄积量增长量的F值分别为0.109、3.045、0.280,对应的概率P值分别为0.897、0.051、0.756,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表明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这说明不同追肥措施对林分的胸径、树高、蓄积量增长量的影响不显著。

2.不同施肥措施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由表3可知,各处理均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产出大于投入。各处理纯利润从大到小依次为处理②、处理①、CK。其中,处理②较CK提高5.27%。

三、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如何保持桉树人工林的后期生长速度不下降,形成新的产量增长点,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追肥处理与CK相比中,追施第4次肥,最佳施肥时间为第5年。通过比较分析,随着桉树人工林的生长,养分消耗量增加,土壤肥力下降,科学合理的施肥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桉树蓄积量。因此,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桉树植苗林高产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并且对其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杨紫龙,蒋军林,陆湘云,唐日俊,吴道念.不同施肥措施对桉树萌芽林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技通讯.2016(05).

[2]张建平.广西桉树人工林经营状况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绿色科技.2017(05).

猜你喜欢

高产技术
高寒山区池塘养殖高产技术实例
旱田地甘蔗高产栽培技术问题探究
安徽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百香果山地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糯稻栽培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意见
杨树栽培高产技术及应用实践研究
苏中高沙土地区泰花8号花生高产技术及实践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高产技术规范
重庆玉米种植高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