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徜徉学海 提升素养

2017-07-05赵承忠张静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暖手沙石比热容

赵承忠+张静

《比热容》一课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在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本节课以一阵“海陆风”启迪学生的思考、一个“暖手宝液之谜”引发学生的实验探究,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片断1

开课,教师播放海陆风现象视频:夏日的海边,白天海风阵阵、夜晚陆风习习,好舒服好惬意!咦!这样有规律吹向陆地和海洋的风是如何形成的?学生沉默思考,小声议论片刻。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学生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泥土的比热容大吧。教师随即引导学生回顾比热容的有关内容。

学生看书,小组内相互问答比热容的定义、常见物质的比热容大小、利用比热容计算物体放出和吸收热量的多少等。教师略作评价后,画出示意图让学生回到对海陆风成因问题的探讨。

学生思考、写答案、小组讨论交流。接下来是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但答案都不是很完整。教师及时进行评点,综合整理出学生们的解答。

如图所示,白天陆地和海洋在太阳光照下吸收大量的热,吸热引起沙石泥土组成的陆地、海水组成的海洋升温,沙石泥土的比热〔沙石约0.92×103J/(kg·℃),干泥土约0.84×103J/(kg·℃)〕远比海水的比热〔4.2×103J/(kg·℃)〕小,由Q=cm△t可知陆地升温比海洋快。再由于空气热胀冷缩的属性,陆地上方的空气受热密度减小上升,相对较冷的海洋近空的空气流向陆地来填充,这样便形成了白天吹向陆地的风。夜晚陆地和海洋都向空中散热,同样由Q=cm△t可知陆地比海洋降温快,陆地近空的空气流向海洋,形成陆风。

解决问题时需要画出海、陆、空构架草图,构建模型,然后进行量化分析。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的好载体。教师在启发学生思考上花了功夫,在建立自然现象与物理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上搭建了桥梁。

教学片断2

实验探究:暖手宝液体比热容的大小。暖手宝液体的比热容比水大还是小,请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要求:列出所用器材、简述实验步骤、画出记录實验数据的表格。

1.暖手宝中液体的比热容_________________水的比热容。

2.在实验过程中主要用到了什么思想方法?

3.你能根据实验中的数据计算这种液体的比热容吗?

4.为什么选用这种液体制作暖手宝?

寒冷的冬季,人们常用暖手宝暖手、暖床被。电热式暖手宝通电加热后可以供人取暖较长时间。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学生采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该套装置是由两个相同的双层保温杯及相关器材组成,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制作的。这套装置的优点是热散失少、易于控制变量Q,即用相同功率的电热器给两杯液体加热。

学生分组实验得出了前面问题的结论:1.小于;2.控制变量法;3.4.1×103J/(kg·℃);4.比热容大,散热供热时间长,能给取暖者提供较多的热量。课尾,教师启发学生质疑:这种液体是纯水吗?实际上,教师提供给学生实验的暖手宝液体是电极式暖手宝里的特殊液体,这种混合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同时掺入了适量的电解质。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思考、验证,学生的科学素养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教师要从自然与生活现象中发现物理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并作为课程资源纳入新一轮的学习,与全体学生分享。如此,学生才能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徜徉学海,深入探究、杨帆启航。

(作者单位:赵承忠,宜都市教学研究室;张静,宜都市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暖手沙石比热容
撒网的父亲
充电暖手宝的正确使用方法
暖手宝大人
沙石赋
发热
买暖手宝 “3C”标志要瞅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