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敲虚词,推开文言文教学的“门”

2017-07-05丁晓言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虚词现代汉语尝试

丁晓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简单的文言文,尝试梳理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用法,养成一定的语感,学会在阅读中举一反三。由于文言文虚词没有完整的语义,不能单独成句或担任语法成分,所以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较为困难。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更为灵活多变的策略,促使学生触类旁通,掌握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一、一词多义,触类旁通

在文言文中有的虚词有一词多义的现象,有时候一个虚词甚至还会同时兼有几种不同词类的语法特点。如果一一单独学习的话,过于零散,会增加学生记忆负担,不妨让学生尝试进行总结归纳,搞清楚同一词的不同语义和语法功能。当学生再次看见这些虚词的时候,便能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习《师说》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分门别类地整理文章中的虚词,说说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句子里语义和语法功能有什么不同。以“其”这个虚词为例子,它在语法功能上可以是代词,也可以是副词,即使词性相同,语义也有可能不一样。例如“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这三句中的“其”都是代词,但是它们所指代的内容却不一样。第一句是“那些”之意,指代的内容是“疑难问题”;第二句是“他、他们”的意思,指代的是“生乎吾前”的人;第三句是“他的”的意思。在《师说》中还可以找到“其”的副词用法,如“其皆出于此乎”中的“其”是“大概”的意思,表达的是揣测的语气。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带有“于、也、之”等常用文言文虚词的句子,并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在整理完毕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尝试触类旁通、活学活用,让他们全面掌握这些常见的文言文虚词。

要更好地掌握文言文虚词一词多义的问题,还要结合文本语境,通过实际语境判断分析语义就更加轻松高效。

二、以今律古,时尚解读

在高中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古今异义词是学生面临的又一个难题,这种现象在虚词中也普遍存在。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古今对比,找到该虚词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之间的差别。

在学习《赤壁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文言文虚词和现代汉语虚词,看看有哪些虚词古义和今义相同、哪些不同。在对比之后学生发现有的虚词古义和今义基本相同,如“与”,古义和今义一样都是“和”的意思,如《赤壁赋》中“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这句例句。还有的虚词有一部分语义现在依然沿用,而另一部分语义则较少使用。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中的“之”是“的”的意思,现在依然沿用,但是“扣舷而歌之”中的“之”是音节助词,现在基本不用。有的词和现代汉语的意思完全不同,如“于是”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表示承接,但是在古代汉语中则是两个词,表示“在这里”,如《赤壁赋》的“于是饮酒乐甚”就是此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将虚词的古义套入现代汉语的句子中,看看语义是否会产生巨大差别,说说由于语义不同是否会产生大笑话,这种时尚解读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对虚词的学习印象更加深刻,同时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找到文言文虚词的古今差异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历史发展,明白语言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分析语言的时候要用动态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

三、审度语境,学会判断

学习文言文虚词不能纸上谈兵,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才能真正掌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閱读,在一定的语境中检验自己掌握虚词的能力。同一虚词有不同的翻译方法,在阅读中判断不同的语义,这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

在学习《阿房宫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尝试通过语境来判断同一虚词的不同语义。如“之”是一个常用的文言虚词,可以作为结构助词使用,表示“的”的意思,也可以作为代词使用,“之”也可以当动词使用,表示“往”的意思。面对如此复杂的语义,要准确判断每一个句子中“之”的真正语义并不容易,可以让学生尝试在语段中考虑词义,学会准确判断。如“秦人视之”中的“之”,放在语境中思考的话,“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前面罗列了很多珍宝之物的名词,后文写了“不可惜”,联系起来可以得知这个句子说的是秦人对于那些珍宝并不珍惜,由此可知这里的虚词“之”是代词,指代的是前文所说的“珍宝”。在学生学会分析判断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扩展阅读,分析其他句子中的虚词“之”是什么意思。如“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语义是去垄上耕作,这里的“之”意思是“去、往”的意思。“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由于前文讲述了用刀劈砍狼头,所以这里的“之”指代的是“狼”。

对于文言文虚词的学习要建立在一定的语义环境之下,鼓励学生根据语境自主判断虚词语义,这能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和死记硬背虚词的语义相比,这样的学习方法更为灵活,也更有效果。

虚词在文言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虚词并无实意,所以往往被学生所忽视,甚至有学生错误地认为虚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要有计划地进行训练,让学生意识到虚词在句子中并非孤立存在的。在学习文言文虚词的过程中,学生能更系统地理解文言文语义和句法,促使他们更完善地掌握文言文。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虚词现代汉语尝试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尝试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