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2017-07-05梁宁王慧娟

机构与行政 2017年6期
关键词:营商环境放管服

梁宁+王慧娟

关键词:商事制度改革 营商环境 放管服

威海市文登区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改革登记注册方式、推进科学高效监管等方面主动作为,加快推进登记审批便利化,全区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变“多头审批”为“集中发照”,激发市场主体膨胀发展。夯实基础工作,从人员培训、宣传发动、设备保障、流程优化四个方面入手,为“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提供有力保障。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综合受理窗口,统一接受咨询,统一办理业务。推行“一审核准”制度,受理窗口可以一次性办理受理、审查、核准等审批手续。完善“一站式”服务工作流程,落实首办负责制、限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制,建立了延时服务、错时服务等便民服务机制。截至目前,全区市场主体发展到41000多户,较改革前增长了97%。登记审批时限由改革前的3个工作日改为全部现场办结。

二、变“属地管理”为“多点审批”,让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多年来,文登区探索实施“同区异地、全域通办”登记审批新模式,打破属地管理限制,从下放企业名称核准权限入手,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将原来的登记审批的“一个点”转变为“多个点”,为市场主体就近办理业务提供便利。同时,统一工作流程,统一登记标准,从网上预审到受理审查、核准登记、发放执照、档案移交,实现了每个环节的有序运转和有机衔接。目前,实现了有限公司名称登记在全区任一登记场所“通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预先核准、设立、变更(备案)和注销登记业务在全区任一登记场所“通办”;所有类型市场主体的登记审批业务在文登和南海两个中心大厅窗口“通办”三个“通办”事项。现在,申请人可以自主选择业务量较少的登记大厅或者基层所办理,实现了业务分流,有效缓解城区登记人员紧张的问题,减少了群众的等待时间,带来了登记审批的“加速度”。2015年以来,共办理“同区异地、全域通办”登记业务4200多筆。

三、变“在家等事办”为“出门找事干”,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在提高登记审批效率,促进市场主体总量增长的同时,广泛开展“走企业、听建议、解难题、促发展”活动,根据企业发展实际,量身定做“服务菜单”,为企业发展出好点子、提好建议,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针对企业申请集团登记、免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登记、冠省行政区划企业名称登记手续繁琐,程序复杂的问题,文登区采取预约上门、靠前跟踪服务措施,帮助现场整理申报材料,提高了注册成功率,节约了企业时间。针对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开辟登记审批“绿色通道”,打破了企业注册局和基层所登记业务分工的限制,根据企业的投资意向,由项目所在地的基层所首办负责,在企业名称核准、有关前置审批、设立登记等系列工作中,给予全程指导,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登记审批中遇到的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企业核发《营业执照》,确保项目早审批、早落地、早见效益。2015年以来,发展企业集团6户、免冠行政区划企业4户、冠省行政区划企业105户,有力促进了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猜你喜欢

营商环境放管服
以壮士断腕精神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
准入规制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国家发改委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多制度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