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婆笑了

2017-07-05311800浙江诸暨荣怀学校初中部钟子越

作文中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我们仨寄宿制杨绛

311800 浙江诸暨荣怀学校初中部 钟子越

外婆笑了

311800 浙江诸暨荣怀学校初中部 钟子越

桌上摊开着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书中描绘的杨绛先生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时光着实幸福,令我好生羡慕。可他们仨终是走散了……我不免惆怅。想到自己,我陷入了沉思……

抬头,望向窗外,人行道两旁绿意葱茏,阳光照耀在上面,晃得人眼花。远处,出现了两个人影,近了,近了,更近了——那是我的爸爸妈妈!我兴奋起来,因为这一天我将拥有期盼已久的和爸爸妈妈团聚的快乐。

从小,父母工作就忙。他们在乡下教书,没空照顾我,便将我托付给了外婆。是外婆一直在城里陪我念小学。这或许也是我与外婆特别亲的缘故吧!与父母见面的机会不多,一周只有一次,因此我格外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当父母离去时,我更觉惆怅与思念,甚至有些埋怨。我常向外婆抱怨:“为什么爸爸妈妈一周只能来看我们一次?甚至有时一周也不能来一次?既不能陪我又不来看望您,这是不是不孝敬您呢?外婆,孝顺的儿女应该常常来看望您啊。”外婆听了这番话,只是笑了笑。

不知何时开始,大街小巷传唱着一首歌——《常回家看看》,听得我想流泪,外婆也常常听得入神。

我准备借此向外婆刨根问底。一次饭后散步时,我再一次郑重地问外婆:“爸爸妈妈是不是应该多回来看看您,才算是孝顺?”我希望外婆能赞同我,这样父母就能够多回来陪陪我了。外婆似乎知道我的心思,她又笑了。这一次,她耐心地跟我说,这的确是一种孝。但儿女一有空便来看她,她已经知足了。她认为,儿女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工作,这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尤其是儿女有了出息,父母的心是欢喜的,连出门去也觉得光彩。她的儿女兢兢业业教书,教育别人家的孩子,她感到十分欣慰。

我似乎懂了,又似乎并没有懂。但我至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一种孝。

自此之后,我不再抱怨,只是更努力地学习,也想尽一份孝。

不久后,我小学毕业了,考上了一所寄宿制初中。更可喜的是,学校还免去了我的学费作为奖励——这不就意味着我可以靠自己的能力求学了吗?我也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既不劳父母担忧,又不用外婆费心,这多好!

我决定上寄宿制初中,让父母省心,也让外婆放心。

我将这一决定告诉了外婆。外婆笑了,她欣慰地看着我,半晌,说:“好啊。你长大了。我真高兴!”我望着她,也笑了。我为自己真的尽了一份孝而高兴。

我独自一人踏上了求学之路。外婆也回到了她的小山村里。

上了初中,与父母见面的机会更少了。可我比以前懂事了,懂得了外婆的话,也懂得了父母的付出。我默默地做好自己该做的,将每一步走得更出色,自己开心也让父母高兴。

不久,我把校手抄报比赛一等奖的证书和书法比赛一等奖的奖品,交给了外婆保管;再后来,我把自己被评为学校“阳光之星”的宣传资料打印了一份交给外婆……我看到外婆一次又一次地笑了……

终于放假了,我见到了许久未见的父母,却更想念起外婆来:外婆如今可好?难得父母有假期,我们决定一同去小山村看望外婆。

颠簸的山路显得尤其漫长。一分钟,一分钟,又一分钟……我总算透过车窗在路的尽头看到了一个身影——莫不是外婆?果真是!外婆也看到了我。我一下车就冲上去喊道:“婆婆!”

青山绿水间,外婆笑了……

合上《我们仨》,我幸福地确认:做最好的自己,是一份追求,更是一份孝心。

(指导老师 张虹琴)

编后语

这组文章都很出彩,能打动人。之所以感动人,主要在于作者善于从小事着手,注重细节描写。比如《爷爷的手》,文中几次提到爷爷的手:“爷爷这双手简直像弯弯曲曲的葡萄枝,又像结满疤的老树根”“爷爷的这双手,皮肤变得更松弛,手指就同山坳里挖出的老树根一样,干、皱、糙、硬”。这些文字把爷爷的手细细描摹,具体可感,震撼人心,而且和给“我”洗脸时的温柔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显出爷爷对孙女爱得细腻真切。这样的细节描写,无需多,一两处即可动人,为文添色。《妈妈,我懂你了》从妈妈不守约定偷偷出去打工写起,写出了妈妈的爱子之切,更写出了小作者对父母之爱的深深理解和对现实生活的无言接纳,这就是锤炼中的成长,是“懂事”,是“农家孩子早当家”。《我是姐姐》一篇则欲扬先抑,先写对弟弟妹妹的嫌弃,又于生活小事中体悟到姐妹情深,体会到手足之情的温暖和珍贵,于小事中感动人。《外婆笑了》则与其他三篇略有不同,它围绕“何为孝”这个问题展开,写出了爸妈之于外婆、“我”之于爸妈、外婆的孝——做最好的自己,观点新颖;更难得的是写出了“我”认识到这个道理的过程并付诸实践的努力。细读这几篇文章,你是不是能从中感受到爱的温暖?是不是更能体会到选择材料、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我们仨寄宿制杨绛
我们仨
选择
选择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寄宿制小学推广花样跳绳的有效策略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杨绛:高雅如兰 静若止水
读《我们仨》有感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农村寄宿制初中实施特色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