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县农牧区妇女宫颈癌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2017-07-05张玉玲吴星燕孙桂真吴新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3期
关键词:子宫颈癌农牧区发病率

张玉玲 吴星燕 孙桂真 吴新芳

(新疆沙湾县妇幼保健院,新疆 沙湾 832100)

某县农牧区妇女宫颈癌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张玉玲 吴星燕 孙桂真 吴新芳

(新疆沙湾县妇幼保健院,新疆 沙湾 832100)

目的 调查新疆沙湾县农牧区妇女宫颈癌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防治宫颈癌,降低其发病率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于2012年~2015年在我县自愿参加“两癌”项目中宫颈癌免费筛查的15000例农牧区妇女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问卷调查,开展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统计其宫颈癌发病情况,对影响宫颈癌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上述人群共检出子宫颈癌11例,子宫颈癌前病变人数52例,子宫颈癌检出率为73.33/10万,子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为346.67/10万。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发病与年龄(≥40岁)、学历(高中以下)、人工流产次数(>1次)、职业(农民)、居住地(农村)等因素有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沙湾县农牧区妇女宫颈癌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应提倡适龄结婚,重视普及与宫颈癌有关的科普知识,积极避孕,同时养成良好的卫生及性生活习惯,以降低宫颈癌发病率。

农牧区;宫颈癌;发病相关因素

子宫颈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其病死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高居首位。有统计资料显示[1],我国是子宫颈癌的高发国家,每年新增病例约13.5万,占世界发病总量的1/3。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宫颈癌筛查技术及筛查方法的不断改进,宫颈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有所下降,但部分医疗资源匮乏、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宫颈癌的发病率仍然较高,病死率也居高不下。新疆是我国宫颈癌的高发地区,也是致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认为遗传易感性在当地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2]。本文以新疆沙湾县农牧区妇女为调查对象,旨在分析该地区妇女宫颈癌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提高宫颈癌防治水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2年~2015年在我县自愿参加“两癌”项目中宫颈癌免费筛查的农牧区妇女15000例,均为当地常住居民,年龄35~64岁,均为未孕妇女,且未曾接受肿瘤放、化疗治疗。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对上述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及问卷调查,签署自治区农村妇女“宫颈癌”自愿免费检查同意书,填写个案登记表(内容包括临床症状、月经情况、避孕方法、孕产史、以往是否接受过宫颈癌检查,既往史、家族肿瘤史。)

1.2.2 妇科检查:进行妇科外阴、阴道、宫颈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盆腔检查、阴道镜检查.对可疑或异常病例进行进一步病理诊断和跟踪随访,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1.2.3 实验室检查:由妇科医师分别用刮板和液基刷采集目标人群阴道分泌物和宫颈脱落细胞于载玻片B、C片上,B片随取随送化验室,C片于95%酒精中固定不少于15 min后送化验室,报告采用TBS报告系统,对报告中结果可疑或阳性人员进行阴道镜检查,对阴道镜结果可疑或阳性者取宫颈活检送县人民医院做组织病理学检查,所有宫颈病变的诊断均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颈管诊刮术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目标人群检出结果:2012年~2015年目标人群共检出子宫颈癌11例,子宫颈癌前病变人数52例,子宫颈癌检出率为73.33/10万,子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为346.67/10万。

2.2 我县妇女宫颈癌发病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发病与年龄(≥40岁)、学历(高中以下)、人工流产次数(>1次)、职业(农民)、居住地(农村)等因素有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某县妇女宫颈癌发病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 讨 论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大量研究证实,宫颈癌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连续性过程,其中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被认为是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因素,但也有研究指出宫颈癌发病还存在其他高危致病因素,此外还可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3]。因此,有必要通过调查分析宫颈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寻找并总结该病的有效防治措施,以减少宫颈癌发病,降低病死率。

新疆地区宫颈癌的发生率较高,现已成为导致当地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次调查发现,2012年~2015四年间所纳入调查的目标人群共检出子宫颈癌11例,子宫颈癌前病变人数52例,子宫颈癌检出率为73.33/10万,子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为346.67/10万,子宫颈癌检出率和子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我县宫颈癌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应给予必要的重视。本次调查还发现,宫颈癌发病与年龄(≥40岁)、学历(高中以下)、人工流产次数(>1次)、职业(农民)、居住地(农村)等因素有关。就年龄因素而言,虽然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趋向于年轻化,但从整体上来看仍以中老年女性为主,其中55~65岁为高发年龄段。有研究证实[1],年龄是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36~50岁的患者在所有宫颈癌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达54.63%,高于≤35岁和≥51岁者。但也有研究发现[2],年龄并非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这可能与年龄划分界限、样本数量、地区差异等因素有关。本研究也发现,≥40岁者宫颈癌发病率为66%,明显高于<40岁者的发病率(34%),提示≥40岁的农牧区妇女应加强预防,以减少宫颈癌发病。从本文调查结果来看,学历较低(高中以下)、职业为农民和居住在农村的人群宫颈癌的发病率较高,这可能与上述人群对宫颈癌缺乏认识、体力劳动较多、生活条件较差或较少重视个人卫生等因素有关。目前,流产次数过多、首次分娩年龄较小已被公认为是导致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本调查结果也显示,人工流产>1次者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无人工流产史人群,与报道相符[4]。由此可见,应避免过多的人工流产和分娩,减少HPV感染,以减少宫颈癌发病。此外,本次研究发现,生殖道感染者(各类阴道炎和宫颈炎分别为36、27例)宫颈癌的发病率高于未感染者,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报道存在差异[2],可能与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关。

综上所述,新疆沙湾县农牧区妇女宫颈癌发病与年龄、学历、人工流产次数、职业、居住地和生殖道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应提倡适龄结婚,重视普及与宫颈癌有关的科普知识,积极避孕,同时养成良好的卫生及性生活习惯,以降低宫颈癌发病率。

[1] 尹燕娜.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病相关因素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3.

[2] 王颖.宫颈癌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 21(3):345-347.

[3] 李平,陈海云,黄文,等.新疆喀什市70000例维吾尔族农村妇女宫颈癌普查报告分析[J].健康必读,2012,11(11):59-60.

[4] 杨凌云,王红静,贾西彪,等.35岁以下年轻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18):2802-2804.

R737.33

B

1671-8194(2017)13-0081-02

猜你喜欢

子宫颈癌农牧区发病率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巴林右旗达林台嘎查农牧区本土青年人才回流对策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西藏农牧区的茶叶消费:一种身心生态的微观视角
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对子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
如何早期发现子宫颈癌
得了子宫颈癌怎么办?
HPV疫苗和筛查:人类癌症防治的典范
对民族地区“后疫情时代”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以合作市农牧区中小学为例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