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WI+ADC图在脑内血肿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17-07-05白民学梁家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3期
关键词:亚急性征象急性期

白民学 梁家明 刘 俊

(中牟县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1450)

DWI+ADC图在脑内血肿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白民学 梁家明 刘 俊

(中牟县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1450)

目的 探讨76例各期脑内血肿磁共振的影像表现,特别是在弥散序列成像的特征性征象分析,对MR诊断脑出血提出来特异性的影像表现。方法 76例经CT和临床证实的脑出血病例,对其MR表现及机制进行分析,总结MR征象的规律。结果 各期脑出血磁共振征象有其特征性的影像表现。结论 磁共振常规扫描结合弥散加权成像,可以对脑出血提出特异性的诊断。

脑出血;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序列

随着MR临床应用的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了MR无辐射危害的优势,很多患者在CT与MR检查的选择上首选MR检查。脑出血是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脑出血的诊断随着MR普及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推广[1]。然而,脑出血MR征象不仅随时间的不同而改变,也与磁共振的场强,扫描序列的参数密切相关。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应用PHLIPS Achieval 1.5T磁共振自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行MR检查考虑脑出血,经CT和临床证实,MR表现典型的76例进行分析总结。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组研究对象均选自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临床考虑脑卒中,行MR检查诊断为脑实质出血患者76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39例,年龄29~96岁,平均61.3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和局限性神经系统缺陷,在几分钟到几小时达到最高峰,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神智障碍和血压增高等。

1.2 成像设备及方法:我院使用的是PHLIPS Achieval 1.5T磁共振,采用头部8通道表面接收线圈,扫描参数为T1WI(SE序列,TR 400 ms,TE 12 ms),T2WI(TSE序列,ET 15,TR 3382.7 ms,TE 90 ms),DWI-ADC(TSE-EPI序列,ET 55,TR 2719.6 ms,TE 100.5 ms)

2 结 果

2.1 超急性期8例,表现为T1WI稍低或等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DWI、ADC明显低信号或以低信号为主的高低混杂信号(图1)。

2.2 急性期11例,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T2WI明显低信号,DWI、ADC明显低信号(图2)。

2.3 亚急性早期15例,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明显低信号,DWI、ADC明显低信号(图3)。

2.4 亚急性晚期17例,表现为T1WI、T2WI高信号,DWI高信号,ADC低信号(图4)。

2.5 慢性期早期16例,表现为T1WI、T2WI高信号,T2WI周边有线样低信号,DWI高信号,ADC低信号(图5)。

2.6 慢性期晚期9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1WI高信号,DWI低信号,ADC高信号(图6)。

本组脑内血肿位于基底节区37例,丘脑22例,大脑半球皮层下区9例,小脑半球5例,脑干3例。其中最大体积约为59 mL,最小体积约为0.5 mL。

3 讨 论

脑实质出血的MR表现复杂,信号特征变化较大,与出血的生物学变异(出血时间、出血部位、出血量、局部氧分压、局部pH值、血细胞比容、局部葡萄糖浓度、血红蛋白结构和浓度、血-脑脊液屏障的完整性、存在的基本病变、温度等)和检查者采用的扫描参数(磁场强度、磁场均匀度、脉冲序列的类型、脉冲序列参数等)有关[2]。

超急性期脑出血T1WI呈略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略高信号,而DWI与ADC均呈明显低信号或以低信号为主的高低混杂信号,与文献描述的超急性期脑出血DWI呈高信号,ADC值降低[3]不相符。血液从血管中溢出,血管外红细胞失去了能量来源,细胞内多种代谢途径丧失。血肿内氧合血红蛋白不可逆地逐渐转化为去氧血红蛋白。由于超急性期血肿去氧血红蛋白浓度较低,且T2WI采用FSE序列,尚不足以引起T2WI信号改变,而DWI-ADC采用FSE-EPI序列,而EPI为梯度回波,对磁场不均匀更为敏感,从而呈低信号改变。有文献报道超急性期出血周围脑实质水肿不明显,本组病例显示超急性期出血量较少时,占位效应不明显,不引起周围脑实质的明显水肿,而出血量较大时,也能引起周围脑实质的明显水肿。

随着时间的推移,红细胞内去氧血红蛋白的浓度逐渐加大,T1WI信号改变不明显,T2WI呈低信号,进入急性期。传统上认为T2WI低信号是去氧血红蛋白的顺磁性效应所致[4],目前普遍认为,短T2信号的呈现源于血肿内磁化率差异,即细胞内和细胞外铁的不均匀分布造成体素内磁化率不一致,使得血肿内局部磁场发生变化,引起质子失相位,T2时间缩短,在T2WI呈很低的信号。由于T1时间不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在T1WI血肿未呈现信号异常[5]。此期DWI、ADC仍呈低信号。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亚急性早期,去氧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具有明显的顺磁性作用,使T1时间缩短,T1WI呈高信号,此期红细胞仍完整,细胞内和细胞外铁的不均匀分布,使T2WI呈低信号。亚急性晚期,红细胞破例,细胞内外铁均匀分布,高铁血红蛋白使T2时间延长,因此T1WI、T2WI均呈高信号。亚急性期血肿弥散受限,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血肿进入亚急性期,周围水肿与日俱增,到亚急性中期时水肿达到高峰。

当出血超过两周后,T2加权像上血肿与周围水肿之间可出现线条状低信号环,即提示血肿开始进入慢性期。由于血肿与周围水肿都呈高信号,相比之下,上述低信号环显而易见。低信号环的形成是由于含铁血黄素沉着,再一次引起沉着处磁化率差异,使T2明显缩短所致,此期T1WI、T2WI仍呈高信号,弥散受限,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周边出现低信号是与亚急性晚期的唯一鉴别点。以后,随着血肿的进一步演变,血肿中央的铁被吞噬细胞运走,只留下胆红素,血肿呈长T1长T2信号,弥散不受限,D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周围水肿渐消退,占位效应也消失。含铁血黄素在儿童可以被完全吸收,而在成人可能长期存在,故在MR检查时常可发现陈旧出血的证据。

有文献描述脑出血MRI信号的典型演变过程一般要在出血量20 mL以上且限于脑内,小量出血如出血性梗死、脑挫伤造成的出血不呈上述变化过程,往往呈分散的小灶性短T1信号,形态也不规则。本组病例最小血肿约为0.5 mL,MR信号也呈典型表现,推断出血为团状分布,体积达到0.5 mL以上就可以有典型表现。

传统观念认为MR只有在脑出血亚急性期才可以检出病灶,对急性期尤其是对超急性期的脑出血检出不敏感;近年的研究表明,随着MR技术的不断进展,MR完全可以在脑出血的早期发现病灶。本文总结了76例各期脑出血的MR表现,得出了一些规律变化,与一些文献描述有些不同,考虑可能是出血时间的差异,或者是扫描参数的不同。本组病例显示,早期脑出血,综合分析MR征象,尤其是弥散加权成像,具有特征性的表现,与脑梗死MR征象明显不同,可以得出比较可靠的诊断。

[1] 陈海燕,陈德.MR脑出血影像学分期及DWI信号特征研究[J].海南医学,2011,17(4):106-108.

[2] (美)斯考特W.阿特拉斯,李坤成.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774.

[3] 鱼博浪.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6-39.

[4] (美)弗兰克,郭启勇.共振成像鉴别诊断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7.

[5] 高元桂,蔡幼铨,蔡祖龙.磁共振成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04.

R743.34

B

1671-8194(2017)13-0046-02

猜你喜欢

亚急性征象急性期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用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