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降低精神科跌倒坠床率中的应用

2017-07-05卞小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3期
关键词:品管圈住院护士

林 炼 卞小琴 林 敏

(福建省南平市宁康医院,福建 南平 353000)

品管圈在降低精神科跌倒坠床率中的应用

林 炼 卞小琴 林 敏

(福建省南平市宁康医院,福建 南平 353000)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对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组建QCC小组,通过对住院患者跌倒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设定QCC干预目标,并实施相应的措施。结果 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QCC干预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0.40%(1/245),明显低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QCC干预前)的3.03%(6/1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取QCC活动,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提升了护理质量,为患者安全就医提供保障。

品管圈;精神科;跌倒

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环节中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利用各种统计工具,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进行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在品管圈活动中每位护士既是管理者,又是实践者,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1]。我院是一所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患者由于药物及自身身体状况等原因易摔倒。跌倒导致的损伤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迟了住院时间,增加了住院费用,并容易产生医患矛盾[3]。我院于2015年1月在一病区开展了以降低精神科跌倒坠床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经过12个月的活动,患者跌倒坠床率显著降低,报道如下。

1 方 法

1.1 创建品管圈。以自发自愿的方式成立QCC小组。小组成员11名,推选护理部主任担任圈长,由护士长担任副圈长,另选小组长1名,通过大家投票方式产生,也是护理带班小组长。活动主题为降低精神科跌倒坠床率。根据圈员讨论确定品管圈小组名称为晨曦圈,寓意在我们的精心护理下患者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对疾病的愈后充满希望,同时也寓意我们的护理品质在持续质量改进中不断的提升,我们的护理前景充满希望。圈徽的组成:带着飞翔的翅膀白色的护士帽托起红色的爱心。白色的护士帽:洁白的护士帽象征着天使般的护士带给患者关心、关怀与呵护。飞翔的翅膀:代表了和平鸽的翅膀,寓意着和谐及安宁的护患关系;也代表了白衣天使的翅膀,寓意着不断提升的护理品质。红色的爱心:代表了每一位护士的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

1.2 确定主题及活动安排。由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对我科的护理工作现在及质量检查中存在的护理缺陷进行剖析,提出多个可实行的主题,通过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成员的圈能力等4个维度进行评价最终确立以“预防患者跌倒,维护患者全面健康”为主题,并拟定活动计划。活动周期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根据本次活动内容,拟定活动的周期、进度表能及圈员的工作职责 、工作任务等。目标是将我科患者跌倒率降至1%以下。

1.3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1.3.1 现状调查:通过2014年1~12月为期12个月的调查发现期间病区患者跌倒5例,坠床1例:其中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2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造成头皮裂伤1例,躯体搽伤或红肿3例,无损伤2例。所有跌倒患者中发生于清晨3例,日间1例,夜间2例,跌倒坠床率为3.03%。

1.3.2 问题分析:经圈员讨论后,分析归纳出导致跌倒,坠床的主要原因,并绘出鱼骨图。见图1。

分析之后经全员讨论确定引起患者跌倒,坠床的主要原因为环境不达标和健康教育未落实、防范措施不到位,护理人员内险防控能力欠缺。

1.4 对策实施及评价

1.4.1 加强风险防控管理:针对管理中的薄落环节,护理部制定了患者跌倒报告制度,“住院患者跌倒风险项告知书”,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预防患者跌倒指引及意外跌倒应急预案等,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跌倒危险因素如何评估方法与技巧,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评估能力。科室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及考核患者跌倒防范与报告制度、防范措施、意外跌倒应急预案及《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等。一旦患者发生跌倒事件除立即积极救治外还应及时填写护理过失报告,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并组织完善。

1.4.2 加强宣教工作:制定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宣传册,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健康指导,并告知服药后可能发生跌倒等意外及注意事项,对有跌倒坠床风险的患者根据其风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跌倒、坠床的防范意识,对跌倒风险高的患者除反复交待易发生跌倒的场所外,还应在床尾悬挂防跌倒、防坠床的警示标志,重点交班,并经常提醒患者注意自身安全[2],对个别不配合的患者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重点观察,加强巡视,同时增加与患者家属的交流与沟通,取得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必要时留陪。

1.4.3 识别和评估患者跌倒风险:对住院患者实施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能全面有效地减少跌倒,预防盲目性和被动性[4]。患者入院或转入2 h内应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内容包括:年龄≥70岁或≤10岁1分。意识障碍1分。视觉、听力异常1分。精神躁动狂4分。步态不稳或使用辅助步行器3分。使用镇静、降压、利尿、降糖、止痛、散瞳剂、抗癫痫药等1分。病头昏、眩晕、体位性低血压2分。既往史有跌倒、坠床史1分。其他无陪伴人员1分。评分≥4分为高危性跌倒/坠床,告知患者与家属并签字,汇报护士长并签字,执行相关防护措施。高危性跌倒/坠床患者每周复评一次。病情变化及时复评。

1.4.4 改善病房环境:帮助患者熟悉环境,对新入院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尤其是易跌倒区域,保持病区内地面平坦干燥,通道通畅,各种物品放置有序。病房卫生间铺塑料防滑垫,墙壁上安装扶手;病床设有床栏,床高度适合患者需要,座椅设有靠背和扶手,病区光线充足、柔和。病房内张贴预防跌倒的标示图,以示敬告。

1.4.5 加强防控措施:实行弹性排班,增加巡视次数,加强对高危患者的监控。对一级护理患者,输液患者,保护性约束患者进行集中管理,24 h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如指导协助肌力差、老年行走不便患者床上或床边排便等生活护理;建立重点患者交班制度,每周组织全科医师、护士对跌倒坠床高风险的重点患者进行讨论,以确立针对性护理措施,尽可能减少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意外。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录入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 患者跌倒,坠床原因鱼骨图

2 结 果

2.1 有形成果: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应用品管圈方法后病区跌倒1例,跌倒坠床率降低至0.40%,与开展活动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达到预期目标。见表1。

表1 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跌倒情况对比

2.2 无形成果:通过此方法的应用使圈员之间沟通协调、团结协作、脑力开发方面能力有了很大程度改善,也增强了大家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从而激发了工作热情 ,提高了工作效率。

3 讨 论

品管圈活动为患者提供了安全保障。通过对跌倒因素的评估和跌倒高危患者的筛查,根据不同患者制定采取具体的针对性预防措施,每班护士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制定防跌倒的流程,患者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开展品管圈活动使参与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的法律意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在未来的护理工作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品管圈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值得我们持续有效推广,但是也不能把它当成万能钥匙完全依赖,护理质量的改善和提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

[1] 钟朝嵩.品管圈实物[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9.

[2] 刘跃平,龚霖岚.老年患者跌倒坠床与防范措施发表时间[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0):212-213.

[3] 陈奕平,林美莲,罗斌,等.品管圈在预防患者跌倒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18):181-187.

[4] 胡佩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相关因素与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4):40-41.

R473.74

B

1671-8194(2017)13-0038-02

南平市科技局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名称:《品管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相关性课题研究。(项目编号:N2014R07)

猜你喜欢

品管圈住院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妈妈住院了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提高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