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二级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2017-07-05闫海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3期
关键词:不合理药师用法

孙 威 闫海艳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药剂科,北京 102206)

基层二级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孙 威 闫海艳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药剂科,北京 102206)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分析其合理性,促进门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12月门诊抗菌药物处方2078张,对应用情况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共发现用药不合理处方309张,处方不合格率14.87%。不合理处方主要有用法、用量不适宜(占34.30%),联合用药不适宜(占28.80%),无适应证用药(占20.39%)。结论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提高医师对抗菌药物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药师处方审核力度,保障医疗行为安全。

抗菌药物;处方分析;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是临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在各个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直接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和药物不良反应越发严重[1]。处方点评是判断用药是否合理的一种常见干预措施,对规范用药行为有促进作用[2]。本文选择我院2015年1~12月抗菌药物处方2078张进行回顾分析,了解医师用药的方式,探讨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和形成原因,具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5年1~12月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处方2078张。所有处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各科用药。

1.2 研究方法:依据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结合药学知识和药事管理规范,进行药事层面点评。对药物使用的适应证、品种遴选、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等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点评,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在抽查的2078张抗菌药物处方中,不合理处方309张,占比14.87%。不合理处方中以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和无适应证用药的比例最高;其次为遴选的药品不适宜,重复给药和不规范处方。见表1。

3 讨 论

3.1 用法、用量不适宜: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处方106张,排在门诊不合理应用的首位。主要表现在用药剂量过大或不足,给药次数过多或过少,治疗剂量范围不适宜。处方中发现有医师建议患者每日服用3~4次阿莫西林片(每次2 g),而阿莫西林片1 d剂量不应超过4 g。还有头孢呋辛酯片处方时,医师未注意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剂量不同,都采用每日2次,每次0.5 g的用量,上呼吸道感染未减量到每次0.25 g,导致患者服药量较大,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用法、用量不适宜出现频率较大的药物还有头孢尼西钠,阿奇霉素胶囊。反映出医师对药品说明书阅读不够准确全面同时缺乏药物动力学知识。

表1 不合理处方分类统计结果

3.2 联合用药不适宜:《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3]。门诊的上呼吸道感染及社区获得性肺炎,如果是经验性治疗,通常以单药治疗起始,首选青霉素类,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呼吸喹诺酮类,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患者可考虑联合大环内酯类。我院联合用药不适宜以呼吸喹诺酮类联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和呼吸喹诺酮类联合大环内酯类为多见,是不需联合用药而采用联合用药的情况。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造成医疗资源浪费,还可能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并增加细菌耐药性。

3.3 无适应证用药:只有明确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患者才具有应用抗菌药物指证,如缺乏细菌及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需应用抗菌药物[4]。我院处方中有医师诊断为慢性咽炎、关节炎、关节腔注射药物、腹痛等而开具抗菌药物的处方。反映出医师抗菌药物的应用指证把握不严,药师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4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主要集中在个别药物,如抗感染治疗中,处方诊断为胆囊炎,四肢软组织感染,外伤感染时开具复方头孢克洛片,其化学成分为头孢克洛500 mg,溴己新16 mg,应用于呼吸道感染并有咳痰的患者。反映了医师对复方药物的成分不了解。

3.5 重复给药:在处方中发现有医师开具抗菌谱一致的2种抗菌药物。如诊断支气管炎、皮肤感染,同时开具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药物。还有序贯使用未在用法中注明的处方。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医师对各种药物的抗菌谱没有充分掌握,药师的理论知识和用药指导工作还有待提高。

3.6 不规范处方:我院不规范处方主要有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以及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两种情况。反映出药师处方审核力度需要加强。

4 结 语

抗菌药物规范合理使用,是衡量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抗菌药物专项点评是药师干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有效途径,目的在于协助临床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治愈率,延缓耐药菌的产生,提高医疗机构药物治疗水平[5]。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提高医师对抗菌药物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分发挥药师自身药学专业知识,加强处方审核力度。使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更加合理。

[1] 焦曙光,胡世明,刘国成,等.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与给药方案优化[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4):611-612.

[2] 胡杨,张波,都丽萍,等.我院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与成效对比[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4):282-285.

[3]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S].国卫办医发[2015]43号附件.2015.

[4] 黄恩,付翔.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与分析[J].中国药业, 2013,22(24):48-49.

[5] 庄将协,王少明,陈宇星,等.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的实践与管理效果[J].海峡药学,2012,24(10):283-284.

R978.1

B

1671-8194(2017)13-0162-02

猜你喜欢

不合理药师用法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熊真的活过来了
“作”与“做”的用法
熊真的活过来了
差评不合理
特殊用法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