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性评价的策略浅谈

2017-07-04张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发展性评价

张华

【摘 要】 评价是指对人或事物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传统教学评价方式没有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人文价值观。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与学习收获,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态度,在评价中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有必要引入发展性评价,以学生成长为基础,建立多元、客观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5-0-01

教学评价是小学数学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评价可以促进学生自我完善、不断发展,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水平、学习过程、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小学生正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的发展情况,在教学评价中给予学生鼓励,激发学生数学潜能。下面谈谈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途径。

一、多元评价主体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参与的过程,开展教学评价应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评价体系,将学生、家长引入评价主体中来,完善评价体系。

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始终局限在课堂上的短短45分钟内,每个班至少有30名学生,教师不仅时间有限,精力也有限,光靠课上的一点时间就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做出评价是不科学、不公平的。学生每天除了在校的8小时,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家长比教师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教师要邀请家长参与到评价中来,促使家长与教师一起参与数学活动的评价过程。

教师可建立微信群组,将每天布置的作业发送到群中,请家长对孩子进行提醒和指导,监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针对班里某一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与家长一起讨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方法,为学生制定阶段性学习任务,并请家长针对学生完成阶段学习任务的情况做出评价,充分利用家长的智力资源以及丰富的时间资源对孩子进行监督。

学生本人也应当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之一,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发出过“人啊,认识你自己”的呼唤,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数学课堂的主人也是学生,将学生引入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自己,促使学生自我反思,在民主、互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二、多元评價方法

教育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受教育主体、教育对象、环境资源等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如果采用定量的方法来评价受教育者的学习情况,将会不可避免地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发展性评价,教师需要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将自评与他评、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式的优势和特长,使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教师可采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实施发展性评价,由于学生所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以及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每一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都表现出个性差异,教师要允许这种差异的存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教师可为不同的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在记录袋中收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信息,如学生特有的解题方法、自认为满意的学习体验、最喜欢的书籍、自我评价与反思等等。开展教学评价时,教师可根据成长记录袋中记录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做出纵向发展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运用发展性评价

1.转变评价理念

尽管很多教师都会对学生定期进行评价,但是轻过程、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已经深入人心,把本该多元化地评价方式简化为考试一项,违背了课标评价宗旨,不利于学生学习发展。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评价理念,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与情感的变化,关心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评价结论要侧重学习过程总结与学习发展建议,同时保护学生学习信心与自尊心。

2.注重评价过程

作为发展性评价一条重要原则,评价过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评价学生过程中教师需要参考多方面资料,如学生平时上课状态、作业完成情况与课后学习情况、考试成绩等多种相关资料,全方位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最后得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如在学完《三位数乘两位数》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摸底测验,通过电话访问家长等方式掌握学生课后学习动态,再根据平时作业完成状况、上课状态等多方面全方位分析学生问题存在的原因。

3.注重个体差异与整体协调

受家庭环境、社会成长环境等因素影响,学生意识形态、认知特点与学习能力难免会有差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既要抓住学生共通点,又要抓住学生不同点,根据学生实际基础给予全面而正确的评价。数学学习需要较好的思维能力与运算能力,由于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成绩差异较大。对于优秀生,教师可以采用“先扬后抑”的评价方式,不能让学生骄傲,先表扬学生在学习上的优秀之处,再指出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指明努力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对于学困生教师要激发学生自信心,肯定学生的努力过程,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对于细微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肯定,给学生注入学习动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特长,在评价中注重学习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与发展方向建议,培养兼具个性的全面型人才。

4.评价内容要多元化

发展性评价作为以实现学生发展为目标的一种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不能片面单一,要寻求多元化,注重科学性。对学生的评价内容需要放到具体的数学学习背景当中,通过分析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考察学生情感、思维能力、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习成果、学生特长、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综合素质,客观全面评价学生。

四、结语

小学数学开展发展性评价,不能只重书本知识、轻视能力展示,教师要多元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在重视学习结果的基础上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既考虑学生的现在,也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评价过程中感受到关注和关怀,都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留下成长和进步的足迹,全面提升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微.让学生在评价中快乐成长--小班化背景下小学数学实施发展性评价的探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1).

[2]井冠博.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体系的构建[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10):34-34.

猜你喜欢

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发展性评价
基于农户层面的退耕还林工程评价内容研究综述
运用“发展性评价”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略论中学历史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探析高中教师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不同评价主体视角下的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中职信息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评价的实效性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