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下种植油葵试验报告

2017-07-03王迎春贾海旺田杏娟

山东林业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油葵集镇林地

陈 松,王迎春,王 丽,楚 楚,贾海旺,田杏娟

(成武县林业局,山东 菏泽 274200)

成武县地处鲁西南平原,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1384.47hm2,其中有林地面积 9443.38hm2,占林业用地的82.9%,其中按林龄划分幼龄林6210.65hm2,占有林地面积的65.8%。按林种划分防护林4636.73hm2,占有林地面积的49.1%。这些林地中,郁闭度低于0.4的林地适合林下间作套种。如何有效的选择林下种植作物,既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又能提高林下土地利用率,单位林地的产出率,对增加中、幼龄林、疏林地单位面积的产值,有效地促进林农保护林地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2014年开始,我们项目组开始林下油葵种植推广试验,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积累了可行的试验数据,现将推广项目总结如下:

1 项目实施研究背景

充分利用林地资源,特别是提高幼龄林林地的利用率,增加林地的经济效益,是平原农区有效保护林地,减少毁林种地的有效措施。成武县取得过农桐间作推广的良好成果,农民从中受益很大,对发展林下种植有着较高认识,和较好的习惯。近几年来,林木价格逐步下滑,粮食价格逐步提高,林木种植和粮食生产的效益差逐步拉大,许多农民开始毁林还耕,大量的林地被改种农作物或者处于放任管理状态。只有提高单位面积的林地经济效益,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毁林种粮的难题。很多单位和林农做过不同尝试,比如采取林下养殖、推广林下牡丹种植等,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进一步拓宽林下种植模式,我们将林下种植油葵作为试验对比研究,项目地点设在在成武县的南鲁集镇、大田集镇、汶上集镇等,经多次观察、调查、记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项目推广的基本情况及效果

2.1 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食用油缺口很大,需大量进口才能满足需要,加大食用油生产,涉及到我国粮油战略安全。油葵也叫油用向日葵,具有很强的抗逆性、抗干旱、抗瘠薄、抗盐碱能力;生长期短,播期长(从3月下旬到7月下旬均可播种,一年可种植两季);植株矮小对林木生长影响较小,油葵的这些特性非常适合林下种植,适于大面积四旁零星林地及幼龄林林下种植,且油葵产量高、出油率高、油质好、经济效益好,所以发展林下油葵种植对于解决我国食用油紧缺、提高林地整体效益和有效地增加林农收入具有非常可行的现实意义。

根据油葵的生活特性,2014年我们在南鲁集镇开始林下油葵试种推广,并成立了林下油葵种植推广项目组,合计推广面积20hm2,积累了一定的油葵种植、管理技术方面的经验数据,2015年在南鲁集镇、大田集镇进行油葵林下种植示范推广,推广林地类型包含村头疏林地、幼龄片林、村内道路两旁、村内四旁零星林地和沟渠路两侧林带林缘,2015年春季推广面积100hm2,夏季推广面积85hm2,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平均667m2产240~330Kg,结合其它作物轮作套种,一般667m2纯收1500~2500元。

2016年项目组选择河北京德盛丰种业公司的‘超级矮大头’和‘铁杆出油王’两个品种进行了推广试种并跟踪调查,‘超级矮大头’品种选择在南鲁集镇姜海、小王庄、范张庄3个行政村,林地类型有村头疏林地、河堤幼林地及村内道路两旁绿化带内3种,每种类型的林地春播选择在3月下旬,4月上旬,4月中旬3个时间播种,夏季选择6月底7月初播种,播种方式采用浸种催芽后直播,春季播种面积150hm2,夏季推广面积100hm2。

‘出油王’品种选择在大田集镇的大碾集村和小郭庄村,林地选择幼龄片林、村内宅旁散生疏林地、沟渠路旁林下,春季播种时间选择3月下旬,4月上旬,4月中旬,夏季播种时间6月下旬,春季推广面积120hm2,夏季推广面积80hm2。我们对不同播种时期,不同林地类型的油葵进行了统计调查。表1、不同品种地类春播种植时间和面积统计表;表2不同品种地类夏播种植时间和面积统计表。

表1 林下油葵春播种植时间和面积统计表直播,密度 60×30cm2

表2 林下油葵夏播种植时间和面积统计表直播,密度 60×30cm2

2.2 经济效益

7月初春播油葵开始收获,根据不同播种时间,一直持续到7月20号。第2茬夏播油葵9月下旬至10上旬收获。收获时我们根据不同类型的林地选取3到5个面积25.82×25.82m的标准地,标准地沿对角线选取10株标准株进行取样,计算标准株总产量,再计算出平均单株产量。从表3、表4可以看出,春季平均单株产量81.3g,折合667m2产301kg,夏播油葵平均单株产量 64.2g,折合亩产238kg。3月下旬播种单株产量高于4月中旬播种,幼林地单株产量高于河堤沟渠,春季油葵产量高于夏季播种油葵。综合效益,春播葵盘直径19cm,每株平均产粒1720粒,千粒重47.3g,平均每株产量81.3g,油葵种植密度 60×30cm,每公顷 55556株,春季公顷产量4516.7kg,当年油葵价格每千克4.4元,每公顷林地增加收入19873元;秋季平均葵盘直径15.5cm,每株平均产粒1462粒,千粒重43.9g,平均每株产量64.2g,每公顷产量3566.6kg,秋葵每千克4元,每公顷收入14266元,全年每公顷增加收入34139元。相当于每667m2增加收入2276元。扣除用种费、人工费800元,每667m2纯收入增加1476元。

表3 林下油葵春播产量统计表直播,密度 60×30cm2

3 主要技术措施

3.1 选用良种

试验主推品种为 ‘超级矮大头’、‘铁杆出油王’。

油葵为一代杂交种(F1),收获后二代(F2)切不可再留种用,否则会因性状分离造成严重减产,如高低不齐、分枝严重、易发生病害等。

表4 林下油葵夏播产量统计表直播,密度 60×30cm2

表5 杂种代数对产量及叉子数量、株高变异的影响直播,密度 60×30cm2

3.2 土地选择

杂交油葵适应性强,对土壤无严格要求,各类土壤、各种地貌均可种植。杂交油葵耐瘠薄、抗盐碱、耐干旱、但不耐涝,所以不宜在低洼、易涝地块种植,但这些地块可以避开雨季进行春播。

另外,还要注意轮作倒茬。菊科不宜连作,油葵连作,病害严重,植株生长矮小,易早衰,花盘小,空秕粒多,甚至可减产可接近30%,生产上应选择禾本科作物、小麦、马铃薯作为前茬作物,以利于提高产量。

播种前要深翻土地,翻耕深度掌握在20~23cm,并精细整平。杂交油葵根系庞大,扎地深而广,通过深翻改善了耕层土壤结构,增强了孔隙度,创造了更好的蓄水、保肥、通气和增温的环境条件。

表6 重茬对油葵产量的影响

3.3 适时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春播在3月下旬到4月中旬,夏播在为7月上旬至7月中旬。由表3可知,春播以4月中旬产量较高,以4月中下旬产量较高,可能是由于倒春寒或春旱等原因,早播表现不好,具体原因仍需进一步调查研究,但产量差异可以看出,故为了合理安排复种,春播可以早播。由表4可知,夏播以7月上旬产量较高。为避免授粉期遇到高温高湿,影响授粉,夏播宜晚,考虑到雨季(7月下旬至8月上旬)来临前杂草防治,在雨季油葵应与杂草占据竞争优势,油葵应在雨季来临之前,提前10~20天以上播种,故菏泽宜在7月上中旬播种为宜。

种子处理。播种前10d在右,选择晴朗天气,将种子摊晒在普通泥土地面上晒1~2d,应避免在水泥地面上直接曝晒,并经常翻动。晒种可明显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播种前浸种催芽,用25~30℃温水浸泡3~4h,摊放在潮湿的草席上,上面覆盖湿布,放在15~20℃的暖室里催芽,当大部分种子开口露白时即可播种。

播种方法。由于林下种植油葵比较分散,单块面积小而且零星,不适合机播,一般采用人工点播,大面积幼龄林地林下种植可采用人工点播机和机播等方法,人工点播每穴两粒。砂地、砂壤地播种深度7~8cm,黏性土壤、盐碱地,墒情较好时,可适当浅播,播种深度3cm。

种植密度。林下油葵种植密度一般每667m23500~4000株左右,一般为行距 50~60cm,株距 25~30cm,肥水条件较好的林地宜稀,肥力较差,缺乏水浇条件的村头荒,脊薄地宜密。人工点播,根据株行距要求进行点播,种子为2粒/穴,出苗后及时间苗,对缺苗地块选择晴天的傍晚或阴雨天气进行带土移栽。为了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减少病害,方便田间管理,为便于覆膜和机械操作等,可宽窄行种植,大行距1m,小行距0.4m,株距0.25m。

表7 大田与四旁、林下对比,土壤肥力条件对产量的影响

3.4 中耕培土、除草

补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缺苗地段进行带土移栽或催芽补种。

间苗、定苗。油葵幼苗出现一对真叶时间苗,两对真叶时定苗,单株留苗,保留那些子叶完整,粗壮的幼苗。

中耕及除草。可打破土壤的毛细管,增加土壤透气性,减少水分的蒸发,增加地温,不仅促进油葵根系发育,而且可以消灭杂草,减少杂草与林木和油葵争水争肥的矛盾,促进养分转化,促进油葵生长。一般林下种植第1次中耕在间苗后进行,深度要浅,划破土壤表皮即可,第2次中耕在现蕾前后进行,深度可适当加深,结合中耕,追施尿素225~300 kg/hm2或中耕前撒施缓控释复合肥200~280 kg/hm2,中耕深度8~10cm。盐碱地更应注意中耕,尤其是在小雨后要及时进行中耕。为防止倒伏,现蕾前结合中耕进行基部培土,培土高度应在10~15 cm左右。

打叉。现蕾至开花初期应及时打杈,保证花盘养分供应。花盘成熟前去掉茎杆下部老叶、黄叶及病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发生。

3.5 施肥灌溉

油葵生长期需肥较多,需钾较多,需氮次之,需磷最少。施肥上要注重三个关键期,基肥、种肥、追肥。基肥一般每667m2施优质农家肥2000-2500kg、过磷酸钙30~50kg、尿素10~15kg。种肥一般施磷、钾肥各5kg。现蕾至开花期追施尿素和磷酸二氨各15kg、硫酸钾10kg,花盘授粉后籽粒膨大期可叶面喷施0.2%~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提高油葵千粒重和减少空秕粒。夏播油葵一般不施底肥,适时追肥对提高油葵产量更为重要。

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土壤速效N、P、K的含量,对油葵产量影响显著。

油葵极抗旱,生育期降雨量250mm,且分布均匀时,基本上不需灌溉。苗期需水较少,抗旱能力强,宜进行蹲苗,以促进根系生长,要少浇水,防止徒长。花盘形成期、开花期、灌浆期是油葵需水关键期,如天气干旱时应注意灌水,保证水分供应。具体掌握应该是:叶片中午萎蔫而晚上仍不能恢复正常时,应及时浇水。

考虑到油葵不耐涝及鲁西南雨季集中于7月中旬至8月上旬,在雨季来临之前不积水的四旁幼林下,适宜春播。

3.6 人工辅助授粉

(1)自然条件下昆虫授粉对产量的影响

在没有传粉媒介的情况下,即使气候条件正常,也会影响授粉结实,形成空壳,致使产量降低。我们采取隔株套袋的方法,研究在花期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昆虫授粉对产量的影响。该方法采取50株为一试验小区,共6个小区,在油葵开花前,小区内每隔一株用细纱网将葵盘套严,防止昆虫授粉,临株作为对照,品种,出油王,密度60cm×30cm,测其产量差异如下:

结果显示:自然条件下,稍微大型的昆虫授粉比对照增产18%,但不排除自然授粉和能穿过细纱窗网眼昆虫的授粉作用。

(2)人工辅助授粉对产量的影响

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主要有2种:①粉扑授粉法。剪一块圆形的硬纸板,纸板的一面垫上棉花或海绵,用纱布或绒布蒙上,在另一面用绳子把纱布扎紧。授粉时扶着花盘,用粉扑先在一个花盘上轻轻擦几下,按此方法依次授粉;②花盘接触法。在盛花期把相邻的2个花盘相对轻轻摩擦几下,即可达到互相授粉的目的。在油葵进入开花期,即整个地块有70%的植株开花后,进行第1次人工授粉,以后每隔3~4天进行一次,连续进行2~3次,授粉时间为 8:00-10:00。

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5m2。品种,超级矮大头。试验结果如下(单位:kg)。

表8 昆虫授粉对油葵产量影响对比

表9 人工授粉对油葵产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人工授粉比对照增产18%以上。

3.7 病虫防治

(1)选择优良抗病杂交品种

如:超级矮大头、出油王等

(2)拌种

如果购买的种子没经过拌种,可采用“小麦拌种专家——好种”拌种,可起到杀虫、防病、增产的效果,每套兑适量的水,拌种15-20公斤,让溶液充分搅匀的粘着在种子上

(3)病害防治

生长期注意防治向日葵菌核、锈病、霜霉病、褐斑病,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烧掉,并深翻土地,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20%粉锈宁400~600倍液喷雾。

(4)虫害防治

苗期注意防治地老虎、蟋蟀。夏播现蕾后及时防向日葵螟,向日葵螟是以幼虫蛀食油葵种子和葵盘,严重影响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在幼虫为害初期,可用20%杀灭菊酯或2.5%溴氰菊酯1000倍液或BT乳剂300倍进行喷雾,隔5~7天再喷一次效果较好。

(5)鸟害防治

春播葵盘成熟时,正值鸟雀食物匮乏之时,应注意防治鸟害,可在种植油葵的林下拉防鸟反光条,有条件可用纱网进行保护 (季成本每亩30~45元,可连用一至两年)。

(6)花期严禁喷洒杀虫剂

花期喷洒杀虫剂减产作用显著,在姜庄村西不喷药作为对照,村北喷阿维菌素1.8%(乳油)3000倍液,在70%的植株开花后,进行第一次喷药,以后每隔3~4天进行一次,连喷2~3次。品种,出油王,密度60cm×30cm。结果如下:

表10 花期杀虫剂对油葵产量的影响

数据显示喷药造成减产74%以上,结合上面的自然授粉试验,所以花期严禁喷洒杀虫剂。

3.8 收获与贮藏

油葵收获一般应在植株的叶片变为淡黄色,花盘背面变为黄色,茎杆变黄,舌状花干枯或脱落,花盘的边缘为褐色,籽粒变硬,颜色变为该品种种子的固有颜色时进行,此时千粒重最高,籽粒含水率在25%左右。向日葵收获的方法是割下花盘,晒干到葵盘失水变软后,人工或机械脱粒,目前多采用敲打花盘振落的方式进行脱粒。脱下来的籽粒含水量高,不宜堆放,拣出杂质,应及时摊开晾晒。含水率低于10%以下时及时加工处理,或者装仓贮存。在仓库贮存期间,不能堆放过高,并且仓库经常保持通风干燥,以利延长存放的时间及保持籽粒质量。

4 主要做法

4.1 广泛宣传引导

根据做好试点总结,逐步推广的原则,2013年先在南鲁集镇林业服务中心开始推广,印发林下油葵种植宣传手册,详细介绍林下油葵种植的优势,计算油葵种植的经济效益。利用群众到服务中心购买农药、农膜、化肥、种子等农资时,及时向群众宣传林下油葵种植的效益,免费提种油葵杂交良种让群众少量试种。同时林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利用集市、乡镇召开的村干部会议等场所向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宣传推广油葵种植。当年春季推广种植16hm2,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夏季就带动周边10多个村庄种植20多hm2。带动了油葵种子的销售,增强了林业服务中心推广油葵林下种植的决心和信心。

4.2 做好示范带动

在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每个村选取3到5户作为示范种植户,镇林业服务中心免费供种,搞好示范带动。全镇共设示范户105户,春季共播种油葵220亩,主要集中在村头疏林地、内村四旁、沟渠河堤、街道路旁林下。当年7月份,收获测产,单株平均产量 96g,每 667m23500株,产量 336kg,出油率45%。在示范户的带动下,广大林农看到了林下油葵种植的效益,当年秋季油葵种植面积达到20hm2亩。2014年成立林下油葵推广项目组,在成武县南鲁集镇、大田集镇进行集中推广种植,春季种植面积达到33.3hm2亩,2014年秋季油葵种植达到40hm2亩;2015年全县春季油葵种植面积逐步向周边乡镇扩展,全县12处乡镇办事处林下都有种植,全县种植面积达到200hm2亩。

4.3 搞好技术服务

种植初期,镇林业站成立技术服务小组,定期联系种植示范户,根据油葵的生长期,及时指导播种,定苗,施肥,采收等技术服务,2014年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镇政府多次组织油葵种植技术培训班,请油葵种植示范户现场讲解油葵林下种植技术。

4.4 做好产品回收及深加工

为解决油葵的加工销售,采用政府补贴,个人出资经营的方式,在南鲁集镇,大田集镇建立两处窄油服务部,设置两台大型窄油机,日产加工油葵800kg,解决油葵加工榨油的问题,对多余的葵花籽,南鲁集镇林业服务中心负责按市场价回收。

5 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推广经费紧张

全县只在南鲁集镇、大田集镇部分村庄进行了集中推广,推广的面积有限,影响的范围较小,资金紧张,几乎是认识较高林农自筹自种,我们项目组负责技术指导。

5.2 推广速度较慢,规模小,不便于机械化操作

大部分林农认识不足,思想保守,不愿尝试新的种植模式,林下种植地块零星分散,不合适机械作业,管理比较粗放。

5.3 推广品种较少

油葵良种是交杂品种,我县没有育种基地,主要是从其它良种公司购买,品种缺乏稳定性,种子购买成本较高,制约了大面积的推广发展

5.4 油葵籽收购市场不完备

散户种植商品化程度低导致机遇与挑战并存。由于我县林地多分布于四旁,小班面积普遍偏小,导致油葵发展规模小,没有产业化,收获的油葵多在当地小作坊压榨,仅限于农民自己食用。

这种现象利于家庭式榨油作坊发展及中小型压榨企业发展,也利于小品种油料市场兴起。同时处于对食用油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小榨坊也将在各地快速发展。这对于增加农村就业、增大内需、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人们对葵花籽油的优点认识不足,宣传需进一步加大。目前以自产自销为主,应进一步做好加工、品牌创立、市场培育等方面的工作。

5.5 缺乏油葵深加工

大部油葵径杆、采籽后的葵盘被丢弃在路旁、沟边,污染了环境,也减少了进一步深加工获得的经济效益。

6 推广的前景分析

平原地区林地面积较为零碎、分散,分布在沟渠路边、房前屋后、村头荒坡,不利于集中耕种管理,利用幼龄林,疏林地,沟渠路旁的林带林缘、村内四旁林下发展油葵能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葵花子油富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大量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的绿原酸等成分,营养价值较高,每100g葵花籽油中含有57~90mg的维生素E,亚油酸含量达60%以上,还含有植物固醇、卵磷脂、胡萝卜素。葵花籽油既可用于烹调,又可做凉拌和冷餐的调味油。长期食用可预防皮肤疾病、支气管扩张和夜盲症,降低胆固醇、减轻动脉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葵花籽出油率高,春季籽粒出油率可以高达50%,夏季栽培的葵花籽出油率40%以上。种植油葵比其它作物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油葵适应性强,在各类土壤,各种地貌都可以正常生长,具有很强的抗逆性、抗干旱、抗瘠薄、抗盐碱,不争好田而能获取较好的效益。油葵生长期短,3月-7月都可播种,一年可以栽植两季,幼龄林、疏林地、沟渠路旁林缘、村头房前屋后可见缝插针栽植。油葵植株矮,平均高度75cm左右,对林木生长影响较小,对油葵施肥管理的同时促进了对林木的管理。

油葵全身是宝:油葵饼是家畜很好的蛋白饲料,腐熟后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对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品质具有很好的作用;葵盘粉碎的是极好的粗饲料,可以用来发展牛羊养殖;油葵秸秆可制作纤维板,造纸,做燃料,还可以提取果胶。发展油葵,搞好油葵的深加工,可以拉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油葵生长期长,花盘大,色彩艳丽,村内道路,空闲宅基四旁种植油葵,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美化了环境,适合现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1]王桂华.油葵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

[2]刘素捧等.杂交油葵栽培前景广阔[J].北京农业,2010.

[3]李清等.向日葵高效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05.

[4]孟占桥等.杂交油葵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5.

[5]王进兴.旱坡地油葵综合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

猜你喜欢

油葵集镇林地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26.67公顷油葵盛开“致富花”
构建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德州市雷集镇为例
自走式油葵收割机研发成功
自走式油葵收割机研发成功
董集镇:守住文化的根脉
第一次做饭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湖南杂交油葵种植前景看好
地质灾害频发山区聚落安全性探索——以横断山系的集镇和村庄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