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鱼县甘蓝病虫综合危害损失评估研究

2017-07-03张占英黄怡兵王娟

湖北植保 2017年3期
关键词:防区甘蓝损失率

张占英黄怡兵王娟

(1.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武汉 430070;2.湖北省咸宁市植保站 437100)

嘉鱼县甘蓝病虫综合危害损失评估研究

张占英1黄怡兵2王娟2

(1.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武汉 430070;2.湖北省咸宁市植保站 437100)

通过设置不同防治区,应用农作物病虫危害损失测算系统V1.0分析甘蓝主要病虫综合危害损失。结果表明:2016年~2017年嘉鱼县甘蓝虫害自然危害损失率48.56%,病害自然危害损失率25.43%,通过防治,主要病虫挽回损失率45.12%。

嘉鱼县是湖北省最大的露地蔬菜生产基地县,种植面积常年在1万hm2以上。由于甘蓝产量高、营养价值高,近年发展为嘉鱼县的农业支柱产业,也是全县大部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为提高甘蓝病虫害统计的准确性,科学评估病虫害对甘蓝产量的影响。2016年~2017年笔者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进行了甘蓝病虫综合危害损失评估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嘉鱼县潘家湾镇菜地进行,种植面积1hm2,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前茬作物为南瓜,该地常年种植甘蓝,病虫草害发生较重。

1.2 试验处理与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试验地种植甘蓝品种为久久红,试验各处理区土壤类型、种植期、肥水及栽培生产条件基本一致。详细施药时间及防治对象见表1。

处理A:专业化综防区(专防区):根据病虫草害发生情况,按照防治指标和防治规程,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适时进行科学地综合防治,其余的栽培管理正常进行。

处理B:农民自防区(自防区):按照大面积病虫测报和防治要求,在没有任何专业人员指导下,由当地群众自行防治,其余的栽培管理正常进行。

处理C:不防治区:对甘蓝全生育期杂草用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而对其他的有害生物不做任何防治,其余的栽培管理正常进行。

处理A面积667m2;处理B面积10000m2;处理C面积333m2,不设重复,各处理间隔20m,农民自防区与试验区间隔30m以上。

1.3 试验调查

1.3.1 病虫调查种类及时间

试验期间重点对历年来发病较重的甘蓝菌核病、黑腐病、软腐病及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发生防治情况进行调查。

2016年10月9日,甘蓝幼苗期调查斜纹夜蛾、甜菜叶蛾和小菜蛾防效;2016年12月23日,甘蓝莲座期调查黑腐病和软腐病防效;2017年2月14日,甘蓝收获期调查甘蓝菌核病防效。

1.3.2 病虫害调查方法

在甘蓝移栽至收获期间,病虫发生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各调查1次,记录病虫害发生种类、密度和发生程度,发生程度的判定按全国病虫测报调查规范等国家或行业标准执行。

病害调查方法:采取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取20株,共计100株,记载发病株数,计算各处理病株率和防病效果,准确评估发生程度。

虫害调查方法:采取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取5株,共计25株,记载各处理有虫数量,计算各处理百株虫量和防虫效果,准确评估发生程度。

1.3.3 计算公式

注:CK1——处理C病株率

PT1——处理A、B病株率

注:CK2——处理C百株虫量

PT2——处理A、B百株虫量

1.3.4 防治用药情况调查

每次进行防治时,调查记录用药品种(包括农药含量及通用名称)、用药量(商品量)、农药价格,计算防治成本,同时调查防治效果。

1.3.5 甘蓝产量调查

2017年2月17日,在甘蓝收获时,随机抽取每处理同样株数称重测产,折合667m2产量。1.4损失分析方法

表1 不同处理区病虫草害防治情况记载表

利用不同处理的甘蓝产量、病虫草的防治效果及发生程度等因素,采用“农作物病虫危害损失测算系统V1.0”软件,分析不同病虫草的实际损失率与挽回损失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效果

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结果见表2、表3,根据全国病虫测报调查规范等国家或行业标准,试验区甘蓝菌核病发生级别4级,黑腐病发生级别3级,软腐病发生程度2级,斜纹夜蛾、甜菜叶蛾和小菜蛾发生级别均为3级。通过专防区、农民自防区与杂草防治区对照,计算出专防区、自防区病虫防效,以三病三虫防治效果为基数,通过农作物病虫危害损失测算系统V1.0计算出专防区病虫综合防效82.08%,推算出嘉鱼县小菜蛾自然危害损失率11.69%,斜纹夜蛾自然危害损失率21.01%,甜菜夜蛾自然危害损失率15.86%,虫害危害损失率合计48.56%。嘉鱼县菌核病自然危害损失率5.47%,黑腐病自然危害损失率18.91%,软腐病自然危害损失率1.05%,病害危害损失率合计25.43%。病虫综合挽回损失率45.12%。

2.2 经济收益分析

2017年2月17日,采摘期测产,折合经济收入,专防区与农民自防区由于甘蓝看相较好,平均0.8元/kg,杂草防治区由于甘蓝个头较小,且幼苗期受到虫害危害,成株数量较少,莲座期又受到病害危害,看相较差,平均0.5元/kg,扣除防治成本,专防区效益达4037元/667m2,农民自防区效益达3 208元/667m2,比杂草防治区865元/ 667m2,多收益3172元/667m2和2343元/667m2。

表4 同处理区甘蓝采收期测产情况记载表

表5 甘蓝病虫害不同处理效益分析单位:667m2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甘蓝田间试验测产,并进行农作物病虫危害损失测算,2016年咸宁市甘蓝病虫综合自然损失率73.99%,主要受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叶蛾和黑腐病的影响。其中,甘蓝幼苗期受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影响极大,甘蓝生长后期受黑腐病影响大。

为准确评估草害对甘蓝作物的影响,需增设病虫防治区,对专防区和病虫防治区进行量化对比,同时做好杂草的取样调查,此篇文章不作分析,日后结合后期试验数据再评价分析。

甘蓝病虫害受降雨、气温的影响,每年主要发生的病虫害差别较大,为准确论证嘉鱼甘蓝病虫危害产量损失,还需多年试验。

表2 2016-2017年嘉鱼甘蓝试验区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效果统计

表3 嘉鱼县甘蓝病虫害危害损失估测表

S436.35 文献识别码:B

1005-6114(2017)03-019-004

2017-04-02

张占英(1982-),女,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工作。Tel:18986289186,E-mail:94190025@qq.com

猜你喜欢

防区甘蓝损失率
农业农村部印发《意见》提出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降到5%以下
变色的紫甘蓝
带有治疗函数及免疫损失率的SIRS流行病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加州新小绥螨控制薄荷叶螨的研究
双尾新小绥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控制效果评价
电力电缆线路回流缆防盗报警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甘蓝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紫甘蓝
12部使用一年后最廉价转售车
2014~2015年冬季美国蜂群损失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