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个15万元” 激活微企生命力

2017-07-01方亚丽

当代贵州 2017年25期
关键词:亚军贵州省农民工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方亚丽

“3个15万元” 激活微企生命力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方亚丽

贵州省以实施“3个15万元”为抓手,打通微型企业出生、发展、壮大“三个通道”,逐渐形成在全国范围内较具影响力的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贵州模式”。

“这真是一家能够完美呈现贵州本土民族特色的店铺。贵州的‘美’一目了然。”6月15日,一位来自广东的游客在拍照时,感慨地说。

让游客流连忘返的是贵州柒黔民族文化非遗艺术体验馆,这是一家享受贵州省“3个15万元”扶持政策的微型企业。创业者蒋开雄和他的合伙人吴英才每天看着人来人往的游客,盘算着与日递增的营业额,听到顾客满意的评价,心里乐开了花。

近年来,贵州省不断加大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力度,以实施“3个15万元”为抓手,打通微型企业出生、发展、壮大“三个通道”,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快速健康发展,逐渐形成富有贵州特色、在全国范围内较具影响力的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贵州模式”。

今年一季度,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实现“开门红”。截至3月底,全省扶持发展微型企业6338户,带动就业26829人,占年度指导性计划数的31.69%。

融资需求“全覆盖”

毕业于北京民族大学美术设计专业的郭计,此前在深圳从事美术设计工作。2011年春节回到家乡威宁过年,目睹近几年家乡的发展变化,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开始着手准备开办属于自己的传媒设计公司。公司筹备之初,却因资金和技术人员的缺乏发展缓慢。

“2012年,我到当地工商局填写了微型企业报名申请书。”郭计回忆起创业初期的经历时说,当时他的传媒设计公司经当地工商分局勘验后被纳入微型企业扶持发展范畴,6月底得到了一笔5万元的财政补助金。

“利用这5万元补助金,我迅速购进了一套时下比较先进的制作设备和部分办公用品,实现了企业的生产自动化。”接下来郭计又申请到了微型企业税收奖励金和15万的低息贷款。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郭计的公司从创立之初的5人扩充到了目前的40个人就业,并成功转型升级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郭计成功创业是贵州高度重视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的一个缩影。2012年2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了“3个15万元” 为核心的扶持微型企业政策,吹响了全省大力推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冲锋号”。

5年来,贵州省通过对核心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叠加支持措施的不断探索,形成了以“3个15万元”政策为基础,各类支持措施为支撑的“3+N”政策体系,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构建覆盖微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扶持体系。

贵州每年“3个15万元”扶持措施惠及2万户以上微型企业,带动就业达10万人以上。同时,创新推出“以奖代补”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黔微贷”金融产品,有效破解微型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自2014年7月以来,贵州省农信社作为“3个15万元”承贷机构,累计向31350余户微型企业发放贷款57亿元,初步实现了对扶持的微型企业融资需求全覆盖。

返乡创业逐年递增

“从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到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政府为农民工创业想得都非常的周全。”80后的王亚军是大方县高店乡大山村村民,因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就到浙江一带打工,直到2010年接触到饰品加工业后,萌生了要在家乡办厂的想法。“打工存了点钱,就想回家乡发展。”王亚军说那段时间创业的激情时刻在心头荡漾,但要办厂开公司,人员、场地、设备、资金等难题都一直困扰着他。

2014年,王亚军得知贵州出台了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3个15万元”政策,毅然回到家乡,开始了创业之路。

“3个15万元”是贵州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措施,即投资者出资达到10万元后,政府给予5万元补助,15万元的税收奖励,15万元额度的银行贷款支持。

同年10月,在当地工商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王亚军的“大方县军鑫饰品加工厂”发展势头喜人。如今,该厂员工从4人发展到上百人规模,工人年均收入2.5万元左右。

不仅如此,现在王亚军的加工厂已发展成拥有专业设计团队、生产队伍,拥有六条流水线设备、40余台超静音可调试气泵,专业从事点钻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微型企业。

近年来,贵州省每年有数十万个像王亚军一样的农民工选择回乡发展、本土创业、就地就业,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全省通过实施“雁归兴贵”行动计划,开展国家级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建设,着力引导有资金、有技术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对正在创业和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工提供SIYB(创业课程)培训,对普通农民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据统计,2016年全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98万人,引导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90.65万人。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成为推动我省跨越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重要力量。

“三量提升”助企业升级

“我们正式投产以来,年产值达到600多万元。”黔西南州安龙县荷都门业的负责人谯田说,在政府政策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他有信心将产业做大做强,成为龙头产业。

2007年高中毕业的谯田,一直在外打工,从事套装门加工行业。

“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套装门加工,并不断考察套装门的市场前景。”谯田说自己赶上了创业的好时机。2012年,通过当地工商部门指导,谯田取得了微型企业营业执照,并于7月初顺利申请到政府5万元的财政补助资金。

2013年3月,谯田申请得到15万元小额创业贷款。“我们生产的是免漆门,经不起日晒雨淋,且容易变形,要想克服这一难题,必须再上一条生产线,生产钢木门。”为响应“5个100工程”建设,荷都门业积极入驻工业园区,新投资1100余万元,建设占地面积13亩的标准生产车间。2014年已建成投产,投产后的高档钢木门的年产量将达36000套、防盗门50000平方米,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同时带动80余人就业。

近年来,贵州省围绕微型企业数量、体量和质量“三量提升”,出生率、存活率和成长率“三率增加”,培育壮大了一批发展前景好、行业分布均衡、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领军型微型企业,全社会企业家精神和工匠氛围更加浓厚,形成了更多促进经济发展的产业业态和经济增长极,全力助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7年,贵州扶持微型企业将结合“双培育”“双服务”和“民营经济服务年”等活动,以优化政策体系、提升服务效能、打造示范亮点为主线,打造“扶得准、扶得起、能生存、能发展”的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模式。(责任编辑/蒙 珺 岳 振)

“15万元”扶持措施惠及2万户以上微型企业,带动就业达10万人以上。图为镇宁自治县工商局微企服务窗口(蒲 锐/摄)

猜你喜欢

亚军贵州省农民工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陕西农民工都在哪?在干啥?——基于农民工“输出地”的调查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马亚军、刘丽坤油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