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区域环境治理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2017-06-30李翠平

环境与发展 2017年3期
关键词:区域影响因素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和改善。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发展对环境而产生的影响却也在不断的扩大。环境的治理与恢复成为我们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但是,我们国家国土面积辽阔,各个地区的地理、人文等条件不同,也最终造成了我们国家区域之间的环境治理效率存在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环境治理效率;影响因素;区域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7)03-0281-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3.155

Abstract: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ur country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been improved and improved. But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 is also constantly expanding.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restor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objectives in the next period of time but. In our country, the vast land area, regional geography, humanities and oth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lso resulted in big differences between our national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efficiency.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efficiency; influencing factors; regional

進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们国家的经济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在这一时期,我们过分强调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走的是一条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甚至对环境产生了破坏。现阶段,这种环境被破坏的状况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很多地区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污染的治理工作。但是由于经济条件、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区域间环境治理的效率有高有低。

1 中国区域环境治理效率的分析

1.1 分析区域环境治理效率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分析区域环境治理效率方法的时候,我们主要采用数据包分析法(DEA)对区域环境的治理效率进行了研究。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利用线性规划将最优生产前沿面求出来将他与每一个多投入多产出同类决策单元(DMU)的可能集进行对比分析最终获得所有DMU相对有效的测度。在进行评定的时候,先假设规模报酬是不变的,对地方环境污染治理效率评价实际上是求解下列非线性规则(见图 1)。

在这套线性规则中x表示投入、y表示产出、z表示权重,N,M和K分别表示头图变量、产出变量和DMU的个数,Fi为第i个DMU的技术效率。显然,Fi的取值为不大于1的正数,等于1说明该UMU出于最优生产前言面,其生产为DEA有效,小鱼1说明该DMU出于最优生产前沿面之内,其生产为DEA非效率,取值越大说明DMU的技术率越高。[1]

1.2 对区域环境治理效率的研究进行的总结

运用数据包分析法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们国家东部和西部的环境治理效率低于中部地区的环境治理效率。这种地区间治理效率不同造成的差异是自然环境原因和人为原因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1.3 分析区域环境治理效率的意义

从我国不同区域间的环境治理效率的分析研究中可以发现不同地区之间环境治理效率的不同。在研究结果中可以体现出我们国家环境治理难度较大的地区,以及较容易治理的地区。根据分析的结果,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进行环境治理的时候就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对环境治理效率低的地区进行治理,加大对这些地区环境治理的力度,分析这些地区环境难以治理的原因,最终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地区的环境污染、破坏的问题。[2]

2 不同区域影响环境治理效率因素的分析

2.1 自然环境原因

2.1.1 降水对环境治理效率造成的影响

降水对我们国家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非常大。在我们国家东部地区受到季风性气候的影响比较大,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在这两种季风气候的影响下,我国东部以及南部地区的降水非常丰富。这些地区的降水量丰富,河流的水流量大,就更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降解。相对的,我们国家西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控制下的地区常年降水较少,造成了这一地区的环境治理效率要低于东部地区。[3]

2.1.2 季风对环境治理效率造成的影响

季风对于清除空气中的污染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我们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而重工业的污染也在不断的加剧。每年冬天,华北地区的大部分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雾霾天气,这种天气产生的原因是有人为原因造成的,但是这种天气治理效率低下,却是因为自然原因造成的。我们国家华北地区的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盛行两季风。其中夏季风是东南风,冬季风是西北风。华北地区雾霾比较严重的季节在冬季,而华北地区的地形却出于我们国家地势阶梯的第三阶梯,西部有太行山吕梁山,北部有燕山山脉,这两座山脉阻挡了华北地区冬季盛行的西北季风,造成这一地区的雾霾一旦形成,很难自然消散。

2.2 社会原因对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社会原因主要是指人们从事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产生了影响,造成了某一地区的环境治理效率低。比较典型的地区就是我国京津冀地区的重工业带。比较典型的就是最近几年华北地区特别严重的雾霾天气。每年到了冬季,北方地区都会进行集体供暖,供热站空气中排放的废气、人们使用家庭炉灶时向空气中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重污染工业排放的废气,燃烧秸秆、燃放鞭炮等都会造成这一地区的PM2.5严重超标,产生雾霾。而这些产生雾霾的原因却都比较难以解决,比如家庭炉灶、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不能因为治理雾霾而将这些生产生活活动一概取消。所以治理的难度就非常大,需要投入的成本高,污染治理的效率自然就低。再比如前不久天津与河北地区出现的大面积的渗坑(见图2)也是社会因素造成环境污染难以治理的代表性事件之一。这些地区的重工业企业违规向土壤里排放废水,而这些废水在经过大量的积累之后从地面渗出形成大面积的渗坑。这些渗坑中多带有有害物质,在空气中不断的挥发会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重大的影响。但是这些渗坑是周边的企业长时间的向土壤里排放废水形成的,简单的针对某一地区的渗坑进行处理很容易出现渗坑反复出现的状况,需要对这一地区的渗坑进行大规模的集中治理,治理的效率非常低。

3 结语

对于中国区域环境治理效率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分清中国区域环境治理的重点以及治理的方向,使我们在今后的环境治理中更够更加有侧重点和针对性,针对重点污染地区进行重点治理,使环境的治理更有效率。

参考文献

[1]许陈生.我国地方环境污染治理效率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05):198-201.

[2]赵峥,宋涛.中国区域环境治理效率及影响因素[J].南京社会科学,2013,(03):18-25.

[3]曾贤刚.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10):103-110.

收稿日期:2017-05-20

作者简介:李翠平(1985-),女,副站长,初级,研究方向为环境保护。

猜你喜欢

区域影响因素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区域发展篇
分区域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