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污水化学除磷研究

2017-06-30李庆吉

环境与发展 2017年3期
关键词:污水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实验,简要阐释了现有的市政污水除磷技术,深入分析了污水除磷技术的方法与效果。文章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污水;除磷;研究

中图分类号:R1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7)03-0064-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3.028

Abstract: combined with specific experiments, the existing municipal wastewater phosphorus removal technology was briefly explained. The methods and effects of wastewater phosphorus removal technology were analyzed. The article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words: sewage; phosphorus removal; research

1 污水除磷技术

1.1 生物除磷

生物除磷技术主要是通过聚磷细菌的“过量”摄磷作用和剩余污泥的排放来达到除磷的功效。其具有高效、节能以及省钱等优点,但机理复杂、稳定性缺乏。

1.2 化学除磷

化学除磷通常具有较高的效率,且可靠性高。其常利用石灰、铁盐以及铝盐等药剂进行除磷。

1.3 吸附除磷

吸附除磷主要是通过某些多孔或大比表面的固体物质对磷酸根离子的吸附亲和力来完成污水除磷。

1.4 磷酸铵镁结晶法

尽管氮磷属于营养元素,但由于该方法关系到Mg2+的累积效应,因此此方法的应用存在一定的争议。

2 化学除磷应用

2.1 项目概况

以某污水厂处理的污水为例,该污水中含磷量为26.42mg/L,其中上清液的含磷量为0.79mg/L,污水总體呈现为黑色,静置后会发生泥水分离现象。

2.2 调试情况及问题分析

该实验采用的是400mL的污泥体系,向其中分别掷入占污泥体积0.05%、0.1%、0.15%、 0.2%、0.25%以及0.3%由纯硫酸盐铁(FeSO4·7H2O)与三氯化铁(FeCl3)按照二价和三价铁摩尔比1∶1配制成的复合药剂[1]。实验共采取了两种不同程序对其进行混凝搅拌,其中程序1包括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120 s转速为 200 r/min的快搅,第二阶段为600s转速为40r/min的慢搅;程序2也包括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30s转速为200 r/min的快搅,第二阶段为加药后 600s转速为100 r/min的慢搅[2]。

图1与图2分别给出了程序1与程序2两种不同搅拌条件下混凝剂投入量对污泥进行除磷的效率。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程序下,除磷的效率都随着混凝剂的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在混凝剂含量达到0.15%时效率最高。另外,程序1与程序2由于搅拌速度不同,除磷效率会有所差异。

本实验还对污泥体积为0.15%的体系使用了复合药剂。在原始混合液中颗粒态、溶解无机态以及溶解有机态磷分别为 2.63 mg /L、0.99 mg /L以及0.28mg /L[3]。图3给出了混凝后的磷形态。实验证明,不同条件下污泥中的磷含量都大幅减少,因此,证明混凝除磷效果良好。

2.3 系统运行参数的确定

本实验中对总磷的测定采用的是钼锑抗分光光度法。将由硫酸钾消解法消解后样品测定的结果视为总磷;将由水系0.45μm滤膜测定的结果视为溶解性无机磷;将由水系0.45μm滤膜并经过消解后测定的结果视为溶解性总磷;把总磷和溶解性总磷的差视为颗粒态磷;把过水系0.45μm膜总磷浓度和无机磷的差视为溶解性有机磷。

参考文献

[1]高延耀,顾国维.水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58.

[2]贾晓燕.废水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J].重庆环境科学,2003,(12):191-192.

[3]包少可,罗丹,李正阳.A2O脱氮除磷工艺及其变型工艺比较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31(6):62-65.

收稿日期:2017-05-17

作者简介:李庆吉(1978-),男,本科学士,环境保护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为市政污水处理厂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建造,运行与管理。

猜你喜欢

污水研究
污水处理厂应急响应与措施
污水罐坍塌
公司研究
二氧化氯消毒在城北污水厂中应用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