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

2017-06-30刘炜

科技视界 2017年5期
关键词: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公路工程

刘炜

【摘 要】本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破坏类型与原因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路面施工现场准备事项,重点对碾压施工、摊铺与振捣施工、养护作业进行了介绍。通过加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可提高路面施工质量,提升工程整体性能。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破坏类型

在国家公路建设投资方面,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已成为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因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稳定性强、耐磨性好、强度高等特点,且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还可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尤为重要。

1 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破坏类型与原因

常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损坏类型有很多,但最常出现的损坏类型则为混凝土裂缝、破碎板和露骨。通常情况下,在公路投入一段使用时间后,存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一些问题就会显现出来,主要呈现为因在板变薄使路面的承载力与稳定性受到影响,从而致使混凝土下沉,失去平衡,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设计和施工环节出现问题。同时根据相关调查得知,在工程设计中主要出现问题的是结构设计,尤其是水的温度与性质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且部分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建设后并未进行养护就直接投入使用,有时超重车辆行驶在路上也会使路面受损。此外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遭到破坏的因素还主要体现在配料比例不当、基层的强度和硬度不够,以及车辆选配不恰当等方面。

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现场准备

主要为:铺筑前需清除粘层上的沥青浮石子和杂物等,同时对局部污染较严重的地方进行冲洗,并重新喷洒粘层油。其次在与沥青混凝土面层相接触的结构物面上需均匀地刷涂一层乳化瀝青,以保证与结构物的相互粘接,同时根据施工计划前后桩号应多放样10~20m,其利于数据采集和剩余料的铺筑。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2.1 施工材料选取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应在工程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选材设计。主要原则如下:(1)沥青选材;需根据工程需求以及资金进行沥青材料的选择,对于国产或是进口沥青的选用需进行原材料试验、改性纤维素试验以及掺杂剥离试验,同时在试验的过程中可选择不同的添加剂,从而改善其沥青性质,包括丁苯橡胶、苯乙烯等。其次需在高温、高压、加水、加荷等条件下进行反复试验,以从中观察沥青与混合料结合的稳定性。(2)物料选材;在沥青原料的选择中,除了需要沥青以及集料之外,还需加入矿粉、粉煤灰等添加剂,从而对沥青材料的性质进行保障,且需按照严格的要求进行采购,从而保障材料的稳定性。(3)集料选材;按照工艺需求对砂、石等集科进行取样试验,并根据路面施工中的应用区域不同,对集料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只有经过实践以及试验测定,才能获得满足工程需求的混凝土原料。比如为提升抗车辙能力,就应选择AH—50至AH—70沥青,但如在寒冷地区则主要考虑沥青混凝土的耐寒能力,所以采用AH-11沥青可使路面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

2.2 沥青混凝土拌和与运输

在沥青选料的基础上,采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机械拌和,且拌和厂的选址需要合理设计,同时在拌合的过程中,需对拌合的时间与温度进行控制,且各类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温度应满足要求,一般情况下,间歇式拌和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s。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混合料的使用材料主要为粉煤灰、沥青、混凝土、粗粒以及细骨料等,因为此种混合料的含水量相对较低,容易出现干硬情况,所以通常会选用连续的搅拌装置进行施工,其可确保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水分流失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其次在沥青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因为需要设计目标比以及生产配合比,而且所得到的的沥青混凝土需具有适当的孔隙率、透水性以及温度,因此需要对沥青混凝土的粗集料、细集料的比例进行精准设计,且所得到的的配合比结果需满足“S型级配曲线”。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尽量选择吨位大的自卸车,并且需加上防护罩,在运输的过程中还应确保运输的速度,以使其在指定的时间内到达施工现场。

3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3.1 摊铺与振捣施工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铺筑时,要对基层上的杂物进行彻底的清除,并对路面的密实度和厚度进行有效检查,同时还需对其存在的坑槽进行修整。其次要想保证基层与面层得到良好的粘结,就需在面层铺筑的4-8小时前,对基层表面进行洒布透层沥青。另外在摊铺机进行摊铺的过程中,自动倾卸汽车会将沥青混合料卸到摊铺机中,而此时沥青混合料会随着链式传送器被送入到螺旋摊铺器中,之后螺旋摊铺器会在摊铺机的行驶中进行混合料的摊铺,且摊铺带宽度要均匀。接下来则由振捣板进行捣实,震动梁振捣能够确保路面具有较好平整性,同时在进行振捣时应控制好振捣质量,防止其出现缺漏,而一旦出现缺漏应立即填补,且所选材料必须为混凝土,而不是其它填充物,并且需通过熨平板对其进行整平,同时在上层施工中应进行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的采用,其摊铺层前后要保持高度的一致,并对摊铺机的初步压实进行有效施工,从而保证路面横坡和平整度的要求符合规定。另外在进行多层混合料的铺筑时,应错开上、下层的接缝,错开程度一般为:横缝错开lm以上,纵缝错开15cm以上,主干路面层的接缝则要进行有效地削齐接平,并将沥青粘层涂刷在接缝处,最后还要进行接缝表面的烫平。

3.2 碾压施工

依照施工实验结果,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初压、复压及终压。首先需用三轮压路机静压,然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且碾压应从横坡下侧开始,并在最佳含水量得以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碾压,一般碾压不得少于6遍。其次静压的碾压速度要控制在1.5-1.7km/h之间,直线段应从两侧路肩向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另外待静压完成后需进行振动碾压,速度在2.0-2.5km/h之间,之后选用16t的静压压路机碾压两遍,为确保碾压效果,还需在接缝和调头处运用搭接的方式进行处理。此外碾压施工应做到持续进行,且压路机在工作中不可出现中途停留、转向及提速等操作,如果处于接缝处的集料温度无法满足相关施工要求,需采用加热方式以提高其温度,从而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

3.3 路面养护

养护主要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其是路面施工中一项重要环节,如在路面竣工后未及时对路面进行养护,那么路面就容易发生裂缝等公路病害。而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且效果较为明显的养护方法为洒水养护,此种方法操作较为简单,投入成本较低,同时在洒水后,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会较为湿润,因此可防止路面水分过分蒸发。其次在路面建设中还应结合实际施工环境选定养护方式,对于水资源缺乏地区则不能通过洒水进行路面养护,而要使用其它方式进行养护,如水资源缺乏又刚刚浇筑后的混凝土路面,可在其表面上覆盖一层塑料膜,以达到养护目的。

4 总结

总之,要想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得以较好应用,关键在于对施工工序的重点掌握,同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落实各项技术规范,同时还要注重施工经验总结,提高公路工程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从而促进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范粉艳.沥青路面双层连续摊铺技术的应用与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01).

[2]王斌斌.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10).

[3]朱大俊.沥青混凝土路面公路施工技术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7).

[责任编辑:朱丽娜]

猜你喜欢

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公路工程
各阶段造价控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投资快速估算法